明世伙伴基金 霍霄:半导体产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上)
发布时间:2021-9-28 13:30阅读:423
全球和国内半导体产业2021年变化:
1、产业趋势:2021年半导体景气程度提升;
2、国内产业环境:美国对华为芯片制裁持续加码,对中国科技及其他领域施加制裁,拜登上台以后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大方向不变;
3、国内自给率方面:进口替代加速,当前中国集成电路自给率为16%,自给率尚且不高。预计国内产值未来5年内保持17%左右的复合增速,自给率在2024年有望超过20%;
4、国内产业链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集成电路重视度进一步提升,升级财税政策,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后续有望将三代半导体纳入“十四五”规划;
5、地方建厂方面:国际产业链向大陆转移,当前国内12寸晶圆厂产能约67万片/月,预计2021年底将超过100万片/月。国内二三梯队产线较多,部分存在过剩产能,建厂潮带动设备需求。
6、资本市场方面:2020H1集成电路领域投融资交易67起,交易总额359亿元;二级市场鼓励上市,2019年7月科创板设立以来,半导体板块上市公司19家,合计募资规模801.75亿元,总体保持扩张趋势。
----------------
半导体的投资难度比较大,但半导体产业的景气趋势在2021年是持续提升的。大家一直在关注拜登上台以后,贸易战和特朗普对中国的打压会不会持续?我们的观点是,拜登上台以后中美之间的关系大概率会有所缓和,但这种缓和只是基于政治层面,美国对于中国大体的方向是不变的,已经把中国列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很多领域,包括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等领域,整个产业链是最全的。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随着中国GDP体量的变化,预计在未来(尤其五年时间)跟美国的直面竞争,将会愈演愈烈。高端芯片,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新能源汽车,IGBT、被动元器件的进口替代将会加速。目前来看中国集成电路自给率大约是16%,自给率尚且不足。
2019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每年进口电子元器件在1.4万亿美元左右,进口石油在1.4-1.7万亿的水平,这基本是过去十年的状况。我们知道石油确实非常卡脖子,但没想到我们在高端领域的“卡脖子”更严重,所以在“十三五”到“十四五”规划的转型过程中非常掷地有声地提出,一定要进行“卡脖子问题”的突破。去年大家口诛笔伐的:台积电不给代工,光刻机不给运,诸如此类一系列的新闻都在反向说明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现在中国需要突破之前没有的领域,需要打破之前自给率比较差的现状。未来五年的规划,预计在2024年高端设备领域有望(自给率)超过20%。
整个国产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将会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大基金的投资方向,设立一级学科,开展强基建的计划,三代半导体已经明确纳入到了“十四五”规划中。这一系列的升级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明确的现象:中芯国际上市,对一系列半导体公司给予非常高的估值,支持它在二级市场进一步融资,开展进一步的资本开支和研发费用投入。
中国是人口大国,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工程师红利及人口红利,现在很多国际产业链逐步向大陆转移,比如苹果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这会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比如苹果产业链进入中国,会给我们带来标准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培育出非常多的代工公司,包括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诸如此类的一系列公司,这些公司通过从苹果学到更多代工及制造的能力,将精密制造能力逐步延伸到华为、小米、OV等企业。
特斯拉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中国要给予特斯拉非常大的支持,在上海建厂同时又给它非常低息额度的融资,其实就是想让特斯拉进来后逐步拉动中国的产业链,拉动中国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在世界前列,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电机、电控、电池再到一体化、车壳等一系列设备都是完备的。
特斯拉进来以后可以带来很多主机厂的标准化及零部件的标准化,像宁德时代、三花智控等公司逐步切入到特斯拉供应商的地位,就代表他们拿到了一张特斯拉的“毕业证”,代表他们有能力去给别的整车厂代工。整个国际产业链的转移会铸就中国自主产业链的崛起,它其实是一个反哺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在当前时间节点没有任何理由去看空中国的市场。结合经济环境及宏观背景简单总结一下目前的宏观情况。
2020年中国的实际GDP差不多是90万亿,美国是100万亿,中国的名义GDP是100万亿,美国是120万亿。如果从GDP的体量来看,中国已经无限接近于美国,但我们的核心增速比它快很多,可以看到中国GDP的增速每年保持在5%-6%的区间上下浮动,而美国基本在3%-4%。如果以此线性外推,也就是说从2021年往后五年中,中国有可能会赶超美国,这个概率还非常大。
在美国整个GDP的结构占比中,更多是第三产业。何谓第三产业?我们需要逐步归纳回溯一下,中国整个的产业链正在从“微笑曲线”的下端向“微笑曲线”的上端进化,最早中国是“五朵金花”,包括大基建和房地产,现在我们每天谈的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和被动元器件等一系列高ROE、高毛利润的行业,这些行业的附加值会更多,行业被替代的可能性更小。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日本这些先进国家第三产业的占比在70%-80%左右(美国在80%左右,日本在70%左右),但中国这部分仍然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我们的经济结构中更多是依赖于基建产业,依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包括房地产,以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拉动,再对GDP进行推动。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是63%,而美国接近70%,从城镇化率的水平来看,我们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峰值,而在峰值状态下我们需要增速换道以及制造业转型。
以前我们更多是处于低毛利率、低附加值的产业,包括修铁路、修公路,虽然它是永续现金流,虽然它可以存续很长时间,但从产业业态和GDP的结构来看,它并不支持我们未来可以扬帆启航的前提,所以我们认为中国GDP的结构从2018年开始,从“十三五”规划完成以后,从2020年往后,我们会看到一次大范围升级,而大范围升级更多是集中在制造业、集中在高ROE的行业中。
下面我们从宏观经济结构分析一下未来A股的走势以及未来的方向。我们的投资视角是依赖十年的长周期视角,认为A股将会持续向美股进化,A股可能会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向美股切换)。我们可以看到过去A股的演绎轮动非常快,比如2015年比较热的是TMT,2018年底熊市过后是消费,基本上可以看到每一轮风格的切换在三年左右,从最早的“五朵金花”、地产基建、消费制造,再到TMT,最后再到消费服务。
对于A股投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整体轮动偏快,造成了赚钱效应低。但我们认为A股极快轮动的现象将在未来变得平滑。反观美股过去十年的增长来源于内生增长。我们对比了整个数据,可以看到一个不是特别好的现象,美股过去十年涨的是“FAANG”,包括苹果、亚马逊、谷歌等龙头个股,这些龙头个股更多支撑了美股市值内生式的增长,而中国的市值增长,包括沪深300和上证指数,它的整体市值增长更多来源于外延式增长。
什么是外延式增长?比如IPO上市,那可能是翻倍的增长,甚至10倍、20倍,这种增长更多支撑起了A股整体市值,这种增长方式显然是不健康的,我们判断在未来随着整个产业链迭代,从微笑曲线下端向微笑曲线上端进化,A股热门股的轮动周期将会变慢,同时随着整体业绩的增长以及产业业态逐步向高端进化,可以看到现在中国第三产业的占比持续提升。而中国高质量发展是从追赶变成逐步领先的经济体,进化完成以后更多企业其实已经提升了ROE水平,提升ROE水平之后,原来龙二切龙一的速度会更快,因为原来整个行业的壁垒以及护城河相对偏低,这时有两个竞争对手,一个竞争对手大,另一个竞争对手小一点,这个小的竞争对手由于一次技术或行业的变革,很容易把龙一切换掉。
随着中国完成从追赶型经济体向领先型经济体的转型之后,企业毛利率、净利率提升,相应的进化速度将会变慢。我们认为在整个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之下,贴现率将会下行,同时龙头的净利润将会提高,最终的结果可以看到,很多龙头、很多行业细分子赛道的龙头将会变得越来越大,也是强者恒强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布局哪些行业?首先我们要表达一点,往后我们看好几个行业:集成电路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我先给大家简单展开一个行业:半导体产业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3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33
-
【券商教学】为什么高手看到 “放量下影线” 会兴奋?小白必学~
2025-11-03 09:33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