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讨论沃森的前景
发布时间:2021-9-27 15:18阅读:297
昨晚秦成峰教授披露了部分一二期数据后,引发市场讨论,应该来说,多数人还是满意的。但是,在目前的位置,除了临床成败外,竞争格局也让很多人担忧。这个有必要在当前继续讨论。
首先,摩德纳传出明年疫情将结束的判断。这个与之前病毒长期化的判断有出入。从概率来看,所谓结束应该是结束大流行,而不是病毒消失。新冠病毒的传染性/生存能力都是史上最强的,长期化基本可以确定。但是,明年开始,全球高效力疫苗全球可及后,结束大流行状态仍有可能。但是,也可能不会。做一个未必正确的对比,德尔塔病毒目前的传染性比流感还要高,但是,流感100年了,还是没有消失。新冠病毒显然也不那么容易对付。
由于病毒可以反复感染,既往感染者并不能避免再次感染,而且,疫苗的有效率也会大约只有半年的有效期。所以,疫苗的需求包括初次免疫和加强针。它的需求叠加后,在明年仍然超过100亿剂。在继续流行年间,按半年一针,全年也仍有150亿针的理论需求。这个乐观需求预计会维持几年。
当然,目前的产能规划都是几十亿剂的递增,理论上,简单相加明年过剩的风险仍是有的。只是,这个150亿剂的大蛋糕仍在,竞争格局维持住,仍是大蛋糕。按照内卷的层次,必定是从各种疫苗的有效率递进到mRNA疫苗的内卷。最后,假如沃森能实现理论上的产品力,它将会是mRNA疫苗的最后一个赢家。所以,在明知即将产能过剩之下,选择沃森仍是一个最优解。
事实上,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从短缺到过剩,再由过剩出清恢复到长期均衡值,从而维持了终局的长期现金流。所以,投资的根本不是要选择短缺还是过剩,这些都是长期无效变量,竞争力维持的终局赢家才是最根本的变量。
再退一步,即便沃森的产品力没有达到理论值,在mRNA里面处于劣势,最终在mRNA的内卷中难免出局。但是,考虑到mRNA产能和技术的灵活性,它也可以通过其他产品来消化技术和产能,最终,当下的技术和产能仍不会造成绝对损失。秦成峰也说了,产能是可以很容易切换到不同的产品。只要沃森证实工艺能力,换成蓝鹊或者其他家的mRNA产品就可以了。
最后,讨论一下更为根本的问题。我们在讨论市场需求时,只是简单的按照全球人口总数乘以2剂得到150亿剂的需求,然后,按照半年有效期,换算为全年仍是2剂需求,于是无论是否初次免疫,年均150亿剂的需求在流行年间都维持住。可是,这个市场是如何产生的呢?换句话说,我们能拒绝打疫苗吗?从这可以看出,新冠疫苗是强制性需求,源自于病毒的毒性和社会系统冲击成本。所以,更加经济学的表达,新冠疫苗的市场价值是个体及全社会应对新冠病毒的机会成本。国外曾对新冠疫苗给社会冲击成本的10%作为其市场价值。这个就是机会成本定价。
为什么要思考新冠疫苗的市场价值呢?因为长期注射疫苗的成本非常大,以中国为例,每一次成本高到2000亿元,长期打医保很难撑得起。可是,从机会成本看,相比不打疫苗的社会冲击成本后,那么,这个成本仍是合理的,毕竟只有10%嘛。
最后,对比新冠药物和疫苗。很多人在新冠市场分析中,搞不懂到底疫苗/检测试剂/药物,谁价值更大。显然,疫苗价值最大,因为只有疫苗才防感染,才能根本解决大流行。此外,疫苗是全人群使用的,药物和检测都是病患使用的,市场级别起码差一个量级。那么,所谓特效药出现后,是无法改变疫苗的价值。它们是互补的。原因也在于特效药不防感染。当然,市场可能会说疫苗防感染也不理想啊,但是,长期看,仍是升级疫苗来解决而不是特效药。即便将来大流行结束了,仍有加强针的需求,因为疫苗本来就是预防的。所以,机会始终还是在疫苗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有没有好的期货讨论平台?
沃特股份上龙虎榜了,后市会如何?沃特股份是做什么的?沃特股份是什么概念?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