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报告指5至8年内中国仍可保持较高经济增速
发布时间:2015-7-26 20:41阅读:474
中新网上海7月26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6日在沪发布的《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显示,从长远看,中国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这其中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释放,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发展驱动方式的改变来实现。
该份报告基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量化准结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IAR-CMM Model),就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趋势分别从基准情景(央行已于6月27日降准降息,故设三季度无额外政策力度)、乐观情景(“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开展,假设下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投资、政府支出增长的预期均上调2%)、悲观情景(美联储提高加息的速度和力度,假设由此引起下半年新兴国家对中国出口需求降低15%)进行了情景分析。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完成政府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难度较大,政策需要十分谨慎应对。
报告认为,可通过定向财政政策与定向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方式等促使投资有效流向实体经济,包括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PPP等创新融资模式大力吸收民间资本、提高公共资金效率的方式来推动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如城乡管网升级改造、城际铁路、新一代互联网以及教育、医疗、文化基础设施等等。
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美国Vanderbilt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美联储堪萨斯分行高级经济学家、美联储费城分行经济顾问黄晓东分析称,经过测度,即使不考虑深化改革和加强治理等制度建设可能带来的改革红利,从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等要素的中长期基本面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没有出现大幅下滑,5到8年内有望继续保持在7%以上。
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发展的逻辑与治理的逻辑,并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辩证关系。
在黄晓东看来,政府工作焦点应是深入进行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治理边界的制度性和结构性改革,鼓励经济上的自由选择和竞争,消除不利于企业创业创新和挤压民营经济的制度性障碍。
“当前改革的重点应是深化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要素市场的改革,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从而促进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乃至创新驱动的转变”,黄晓东说,政府必须从法治、执行力、民主监督三个维度来推进综合治理,同步解决政府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于2009年底发起成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作为课题组的核心成果之一,该报告力求体现三大特点:一是聚焦中国宏观经济中面临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基于丰富完整和可靠性强的数据,应用国际最前沿的宏观预测分析思路;三是既给出短期政策选项,也给出长期治理方案,实现短期对策与中长期治理的有机结合。目前该报告每年1月和7月出版两期。
作者:许婧
该份报告基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量化准结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IAR-CMM Model),就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趋势分别从基准情景(央行已于6月27日降准降息,故设三季度无额外政策力度)、乐观情景(“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开展,假设下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投资、政府支出增长的预期均上调2%)、悲观情景(美联储提高加息的速度和力度,假设由此引起下半年新兴国家对中国出口需求降低15%)进行了情景分析。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完成政府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难度较大,政策需要十分谨慎应对。
报告认为,可通过定向财政政策与定向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方式等促使投资有效流向实体经济,包括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PPP等创新融资模式大力吸收民间资本、提高公共资金效率的方式来推动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如城乡管网升级改造、城际铁路、新一代互联网以及教育、医疗、文化基础设施等等。
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美国Vanderbilt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美联储堪萨斯分行高级经济学家、美联储费城分行经济顾问黄晓东分析称,经过测度,即使不考虑深化改革和加强治理等制度建设可能带来的改革红利,从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等要素的中长期基本面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没有出现大幅下滑,5到8年内有望继续保持在7%以上。
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发展的逻辑与治理的逻辑,并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辩证关系。
在黄晓东看来,政府工作焦点应是深入进行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治理边界的制度性和结构性改革,鼓励经济上的自由选择和竞争,消除不利于企业创业创新和挤压民营经济的制度性障碍。
“当前改革的重点应是深化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要素市场的改革,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从而促进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乃至创新驱动的转变”,黄晓东说,政府必须从法治、执行力、民主监督三个维度来推进综合治理,同步解决政府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于2009年底发起成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作为课题组的核心成果之一,该报告力求体现三大特点:一是聚焦中国宏观经济中面临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基于丰富完整和可靠性强的数据,应用国际最前沿的宏观预测分析思路;三是既给出短期政策选项,也给出长期治理方案,实现短期对策与中长期治理的有机结合。目前该报告每年1月和7月出版两期。
作者:许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非农就业报告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您好!非农报告就好比美联储的成绩单,衡量美联储在一个阶段的货币政策效果。非农报告从就业的角度、分析美国的经济到底如何。非农报告的主要意义如下:1,就业报告是市场最为敏感的月度经济指标,投资者通常...
国际黄金交易为什么关注就业报告呢
就业报告(TheEmploymentReport),包括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分别由两个独立的调查得出,即企业调查和家庭调查。美国于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五公布前一个月的统计结果。那么...
外贸增速低于预期,2015中国经济开局承压,该如何看待?
经济增长压力大,转型困难重重。
行业报告中关于QMT的市场调研数据?
市场份额:QMT在国内量化交易平台市场占有率达35%,位居第一在证券行业渗透率超过60%,在基金公司渗透率超过45%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评分8.7分(满分10分)功能完整性评分9.2分系统稳定...
【亚行报告称2015年印度经济增速超中国】
亚洲开发银行24日发布了《2015年亚洲发展展望》,其中预测2015年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达7.8%,超过中国的7.2%。
兰格钢铁:2024年内中国总量钢材需求形势谨慎乐观
据兰格钢铁,尽管受到一些不利因素冲击,但是2023年中国钢材出口显示出极强韧性,取得不俗成绩。基于上述世界经济有所回升、美国经济有可能“软着陆”、欧美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停止加息甚至降息、中美贸易氛围改善等因素判断,预计新一年内中国钢材出口环境会比上年友好,而非更差。受其影响,新一年的钢材出口有望保持较大数量规模。预计新一年内中国钢材间接出口继续较高水平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占据全部出口的半壁江山。总体来看,2024年内中国总量钢材需求形势谨慎乐观。...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