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暗示最快11月减少购债计划,鲍威尔再回应“炒股风波”
发布时间:2021-9-23 10:20阅读:342
因为美国新冠疫情中的社交隔离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次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在这场病亡人数超过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疫情初期,他所领导的美联储曾经紧急推出多项刺激政策,包括降低利率至零,购买企业债和市政债券,并紧急注资隔夜拆借资金等。但宽松货币政策保障金融系统正常运转的同时,廉价借贷也助长了投机冒险。
如今,在美国疫苗接种率提升和变种德尔塔再度侵袭的大环境下,美联储如何开启“收水”面临两难。
2021年9月22日,美联储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决定,维持基本利率在接近零的低位不变,同时暗示,最快将在今年11月,缩减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后推出的每月1200亿美元债券购买计划。政策会议结束后公布的新预测显示,18名联储官员中,有一半预计将在2022年年底前加息。在6月,只有7名官员如此选择。那时,大多数人预计在2023年才会开始加息。
但明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两党缠斗或给市场带来扰动,也会给号称独立的美联储保障金融系统稳定以更大压力。2022年2月,也是鲍威尔美联储主席第一届任期到期的日子。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鲍威尔,是否愿意连任,是否已经和白宫沟通?鲍威尔未置可:“我还没有更多的信息。我需要做好的是当下的事。”
这位热衷于在崎岖野地里骑自行车的前私募高管正在寻找着平衡之道,也在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地形。
	根据疫情里社交隔离的要求,鲍威尔远程开发布会。提及美联储高官陷入“炒股风波”,鲍威尔难得攒紧拳头
美联储“被市场绑架”?
“如果经济发展如预期,委员会认为,资产购买步伐可能很快就会放缓。”在9月议息政策会之后公布的声明中,美联储如此写道,但市场并没有等来放缓的速率和减少购债时间点等更为明确的路线图。
洛克菲勒家族办公室首席投资官张致铭对作者表示,美联储暂时按兵不动,可能源自多方原因,除了“华盛顿联邦债务面临违约尚未解决之外,8月就业数据差于预期,也让联储的政策决定,需要更多宏观数据支撑”。
张致铭认为,美联储也有“被市场绑架”的嫌疑。他表示,美联储即便开始减少购债也会缓步进行,逐步减少流动性注入,并非抽走流动性,“美联储的逆回购工具的使用规模已经飙升到1万亿美元以上,还要按照每个月1200亿美元的规模把市场上最安全的资产买走,这不合逻辑。但是美联储一旦停下,又担心市场的负面反应,骑虎难下。”
2020年3月,在新冠疫情中,美联储紧急下调短期基准利率至接近零,同时从2020年6月开始,每月至少购买800亿美元国债和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券,以提供额外的刺激。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因此从2020年2月的4.2万亿美元翻了一倍,至8.4万亿美元。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美联储花费6年才将资产负债表扩大约4万亿美元。而在新冠疫情中,美联储只用了6个月。
“我们不知道经济会如何表现,不知道疾病的传播途径,也不知道何时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研制出疫苗。”鲍威尔在今年4月在回答媒体提问时,为美联储的救市措施辩护。
一年之后,美国经济面临不均衡复苏的复杂局面,美联储看重的就业和通胀两大指标中, 失业率虽在8月降至 5.2%,低于 2020 年 4 月的峰值14.8%,但高于 2020 年 2 月疫情前的 3.5%。而截至 7 月的 12 个月通胀率为 4.2%,远高于央行 2% 的目标。
“经济已炙手可热,不需要所有刺激措施。”曾经成功预言1987年股灾的传奇基金经理保罗·都铎·琼斯(Paul Tudor Jones)今年夏季公开炮轰美联储迟迟不作为,认为CPI指数的连续上涨,已经持续“挑战联储的任务和模型” 。他同时表示,美联储的所谓的通胀暂时论,“并不是我看到样子”。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疫情期间从4.2万亿美元激增一倍,至8.4万亿美元附近。
联储高官身陷“炒股风波”
除了货币政策是否已经滞后于经济数据之外,鲍威尔也面临公众对于“联储官员炒股”的信任危机。
发布会前不久,媒体曝光了多名美联储地区官员的年度股票仓位,显示不仅大额持仓,而且出现买入卖出的多次交易。考虑到去年美联储宽松政策曾引发股市暴涨,局中人似乎也在积极炒股的形象,引发公众对于美联储官员或存在“利益冲突”的讨伐。
外媒揪住鲍威尔本人的投资组合中有五分之一为市政债券的问题不放。这笔债券虽然在2019年之前购买,但在去年美联储狂扫50亿美元市政债券后继续持有。对此,鲍威尔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称,都是很久之前购买的,现在也无法卖出,同时强调,美联储会继续更新道德准则,来回应公众的质疑。
“我们非常清楚,公众的信任对我们有效履行使命,至关重要。”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难得握紧拳头,美联储目前的规则“现在显然不足以真正维持公众对我们的信任,我们需要做出改变”。但他并未提供具体时间表。
信息披露文件显示,多名联储官员去年具有大额股票持仓。如图表中所示,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在2020年曾买入苹果、谷歌、亚马逊等股票,大量个股持仓价值超过100万美元
一位美国投资经理对作者表示,一来,此次曝光股票仓位的官员中,有两位属于鹰派,观点实则偏向于货币紧缩;二来,政府官员在买股之前都需要各自通过合规部门审批,并且美联储官员的道德准则中规定,在公开议息期间不可以调仓。所以,并非外界理解的“内幕交易”,但公共部门从业者理应面对公众审视,否则会影响公信力。
除了联储官员之外,美国议员也曾经在炒股的问题上,多次面临公众问询。
公开信息曾经显示,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和丈夫就曾在2020年12月22日购买了25份特斯拉的看涨期权,期权行权价为500美元,到期日为2022年3月18日。考虑到佩洛西本人会参与拜登政府新能源车的一系列政策制定和投票,佩洛西是否利用职权,抢跑市场,备受质疑。
“因此,为避嫌,一些政府官员会采取保密信托的方式。”上述投资经理表示,“委托财产投资交由他人打理,受托人不向受益人提供任何关于信托管理的细节。”
鲍威尔连任悬念
美联储官员此轮陷入“道德丑闻”或也与下一届美联储主席人选的博弈相关。
鲍威尔在奥巴马任期内提名成为美联储理事,后在2017年接任耶伦,成为新一任美联储主席,到期日为2022年2月。目前,白宫正处在甄选下一届联储主席的博弈中。
但民主党激进派对鲍威尔并不满意,认为共和党人鲍威尔出身华尔街,要求提名一位更有可能加强银行监管的人,来替换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如果民主党激进派阻击成功,继任者的头号人选,为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她被认为会在利率政策上保持连续性,同时,在金融监管方面更为激进。
美国利率交易主管格雷戈里·法拉内罗曾经表示,拜登或许会选择鲍威尔留任,同时让布雷纳德成为副主席分管金融监管,以两全其美。
在美联储官员“炒股风波”中,民主党激进派代表沃伦就曾经给美联储12家地方联储主席发送公开信函,要求他们“实施强有力的、可执行的道德和金融利益冲突准则”,并在10月15日之前发送一份行动计划。沃伦是参议院金融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会将对联储主席的提名人选进行审查。她曾在四年前反对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
“但华尔街普遍预计,鲍威尔连任概率仍然很大。”张致铭对作者表示,“因为鲍威尔是温和派。如果拿不到提名,反倒会成为下半年的风险事件之一。让鲍威尔连任,应当是最安全的选择。”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炒股”,可获得关于炒股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炒股”,可获得关于炒股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美联储理事鲍威尔大选这对黄金有什么关联?
                                        美联储理事鲍威尔大选这对黄金有什么关联?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17 2025-10-27 09:17
- 
                                    刚出!十五五目标藏4大投资机会,券商都在盯
                                     2025-10-27 09:17 2025-10-27 09:17
- 
                                    未来产业AI如何投资?20+人工智能ETF排名来啦~
                                     2025-10-27 09:17 2025-10-27 09:17

 
                        
 
                 
                                                             问一问
问一问 当前我在线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分享该文章
                     4092
4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