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日本篇
发布时间:2021-9-22 10:45阅读:523
【2021年医疗器械】日本篇
众所周知日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高龄者的增多,医疗费用也在增长。整个发达国家也都有老龄化的问题,这是还有相当成长余地的业界。
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下医疗器械业界日本的主要厂商和他们的营收/主要产品/利润率。
【医疗器械的分类】
医疗器械大的可以分成诊断器械,治疗器械,耗材三种。
诊断器械:PET-CT,肠胃内镜,超声装置,核磁共振,x线拍照,体温计,血压计,心电计等
治疗器械:嘴管体液诱导管,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注射器,人工心肺,支架等
耗材:齿科材料,家用按摩椅,手术手套,隐形眼镜等各种耗材。
【医疗机器业界的现状和今后的动向】
日本2019年(令和元年)医疗器械的生产金额约2.57兆日元(大概按100日元兑1美元257亿美元),进口金额2.72兆日元。合计生产5.29兆日元。
日本国内市场出货3.98兆日元,对外出口1.09兆日元。
日本国内4兆日元大概是多大的市场呢?半导体的日本国内市场差不多也是4兆日元的样子。
日本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历史推移。

蓝柱是市场规模,黄线是成长率。从2000年的1.94兆日元成长到今年的4兆日元。除了08年,10年,15年略微缩减,整体来说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成长比较稳定。
然后是按照诊断器械,治疗器械,耗材分市场规模。(这里只有到2015年的数据)

这里边有个明显的倾向是,这十年里治疗器械(蓝柱)各种植入的器械成长最好,其次是耗材(灰柱),我们相对熟悉的诊断器械(绿柱)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实增量不大。
【医疗器械的国际市场】
全球的医疗器械市场如下:

2019年全球市场为4678亿美金。美国的1774亿美金为最大市场。日本365亿美金其次。这十年成长比较明显的是【美国】及【亚洲除日本以外地区】。
这十年里平均成长率,北美(5.2%),中南美(8.0%),中国(9.6%),东南亚(7.4%),东欧(4.9%),中东(7.0%)和日本的3.0%。全球市场成长较块。
美国的快速成长,源于负责医疗器械认证的美国食品药品局(FDA)对于最新锐医疗器械的早期承认表现了非常积极的态度。其中对于帕金森症和阿兹海默的机器,AppleWatch里搭载的心电图就是代表例子。和日本比,医疗器械厂商和数字革命的融合,技术开发的速度加快方面美国要强得多。
欧洲各国在推进医疗器械的流程方面跟美国是一样的,但是在承认方面比美国要更严更保守,导致市场成长不如美国。
亚洲圈里,中国市场的成长预期是最高的。国家主推的产业政策的扶持下今后也将维持高速成长。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而医疗器械市场和日本差不多,直观来说有很强的增长预期。跟发达国家比,癌症和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需求还有很多空间。
【日本医疗器械公司/营收排名】
先上图,这是营业额前28。


这是营业额和营业利润

横轴按营业额排序:1 富士film,2 konicaMinolta,3 奥林巴斯,4 欧姆龙,5 terumo
纵轴按利润率排名:1 mani, 2 menikon 3,lion 4, 欧姆龙
我们大概也可以想到按营业额排名的都是行业巨头,利润率高的则是某些产品的龙头企业。
富士film:市值500亿美元。PSR 2.3。虽然富士胶卷已经是昨日黄花,但是利用长期积累的化学技术,居然完美转身成为液晶材料,医药,医疗器械为一体的日本排名第二的化学公司。医用画像情报系统全球第一,另外还有内视镜,超声诊断。富士film利润率不高是因为他混合的业务太大,本身器械和创新药的部门营收是55亿美元,利润5.6亿美元,属于合理的范围。他自己也雄心勃勃的在计划里提出2023年把营业额提升到86亿美元,利润10.3亿美元。
奥林巴斯:也是脱胎于上个时代的产物,消化器内视镜(含软镜硬镜成像)达到世界的70%当之无愧的龙头,最近和索尼联合成立了公司致力于4K外科手术用内视镜。医疗器械部门的单独营收是64亿美元,利润是13.55亿美元。
欧姆龙:欧姆龙生产的体温计和血压仪被大家熟知。其他他主要还是一个工业控制为主的公司,医疗器械占比大概25%的样子。
terumo:终于出现一家整个公司415亿美金市值完全靠医疗器械支撑的公司了。上个季度单季营业额17亿美元,利润3.62亿。下面这张图是我见过的对自己公司增长最好的说明资料。告诉大家他怎么从去年一季度的2.17亿美元增长到3.62亿的。正的负的都写上去了,负的甚至还有我们中国的支架集采导致价格下降。我一般认为写成这样是管理层对企业未来有信心的表现。

terumo的主要产品有:
导管疗法,在人手上开个孔,然后利用导管把药剂输送到粘着的地方。此疗法用于心血管和脑部肿瘤。目前还在研究堵塞给肝脏的癌细胞运送营养物的肝动脉来把癌细胞饿死的疗法。
血液装置,用于採血,储存,不良要素分离的器械。
【医疗器械厂商/国际竞争力】

日本是一个医疗器械输入远大于输出的国家。蓝的是出口,橘黄的是进口,绿线表示差额。如图在2017年,出口达到6190亿日元,进口16492亿日元,入超大概10000亿日元差不多100亿美元。并且这个明显的扩大趋势。
输入比输出多逆差的产品,有隐形眼镜,导管,人工关节,支架,缝合用器械等。
输出比输入多顺差的产品,有血液检查器械,採血管,输血机,透析器,医用拍照机,透视镜,X线装置等。
日本的医疗器械,按我们诊断器械,治疗器械(主要是植入物),耗材的区分,就是在诊断仪器这个比较二流的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在治疗器械上主要靠欧美输入。
现在看一下日本企业在主要的器械分类里占的比例,数字是2015年的,当时世界医疗器械的总市场大概3000亿美元。

人工关节。市场143亿美元。美系85%,欧系15%。
支架。市场65亿美元。美系97.5%,欧系1.3%,日系1.2%。
化疗装置。市场51亿美元。美系74.6%,欧系24.4%,日系1%。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市场24亿美元。欧系65.2%,日系34.8%。
腹膜透析装置。市场21亿美元。欧系67.1%,美系32.9%。
心律管理装置。市场20亿美元。欧系11.0%,美系89%。
可以看出在主要的细分市场上,日本都只是个配角,而最大最好的植入市场,美系才是唯一的主角,市场大,研发强。这里说个题外话,你看微创医疗的老常他搞的东西好像又多又杂,其实他都是冲着最大的肉人工关节,支架,心率管理去的。
下图是日本在世界舞台上还能拿得出手的领域。

超声诊断装置。市场52亿美元,日系33.1%,欧系34.9%,美系32.1%。这个是三分天下,各用各的。
核磁共振。市场50亿美元,日系23.5%,欧系51.8%,美系32.1%。
CT。市场45亿美元。日系30.9%,欧系47%,美系22.1%。
内视镜。市场12亿美元(15年数据,19年已经翻倍)。基本日本独占。这个市场其实不大,但是也养活了富士和奥林巴斯两个日本小巨头。
【小结】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医疗器械的市场和日本的现状应该有所了解了。现在总结一下。
①今后医疗器械的发展应该是从传统的【诊断,植入】往上下游拓展到【预防早筛,诊断,植入,术后保养】一体化。
②赛道非常好,老龄化社会的需求非常明确。
③这个市场很大,现在是美系在唱主角,但是也容得下很多鱼。像营业额不大但是利润很高的mani是做齿科的手术刀的。
④都说药不如械,械里诊断的不如植入的。
⑤日本比较占优的,是诊断里跟成像有关的部分内镜也是。这一块也是我们比较容易突破的领域。别忘了中国手机崛起,挤掉的不是苹果,是产业跟我们接近的三星和索爱。迈瑞和开立做超声和内镜,离日本的距离肯定比微创做机器人赶超达芬奇的距离要近。
⑥最后说个不好的哈,就像医药靠化工一样,我感觉器械跟一个国家的医疗关系都没跟精密制造关系大。我有点担心我国的企业专工器械的,精密制造的能力毕竟根基尚浅。
⑦集采是个问题,但应该是个次要矛盾。看了不少日本人的资料和全球的市场,一方面他们对中国的市场都很看好,一方面真把本国企业的利润打下来最终还是挡不住各种进口的。我们要相信人在富裕了以后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本能。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