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家庭面临的财务困境,如何解决?
发布时间:2021-9-17 08:43阅读:371
最近银行利率又下降了,在这个低利率时代,要把钱放在哪里才安全,将会是一个“甜蜜”的烦恼。
保险,虽然没有股票、基金的高收益,但是胜在资金安全。对于富人来讲,保证资金安全是资产配置里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样无论未来发生什么,至少能保证自己和家人正常生活,甚至是东山再起。
这是很多人对保险在财务规划中所扮演的角色认知,认为保险是有钱人才买的,没钱的就不必考虑,但这个认知是正确的吗?我们来思考一下。
1.有钱人要注重资金的安全性,那普通人就不需要注重了?
2.我们应该向有钱人学习财富管理,还是向普通人学习财富管理?
保险从来都不是富人的标配,相反,相比于风险承担能力更强的富人,中产阶级和想成为中产阶级的人更需要保险。
中产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中产的困境主要在于可支配的资产极为有限,不同于手里有大把可支配现金流的富人,中产相对有钱,但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或资产基本没有。
首先房子占了资产的大头,收入又被房贷挤压一半,这是大多数中产所处的困境。自住的房子,看起来是可以缓慢增值的资产,但实际上是负债,它不能变现,提供现金流。
中产只能在奶茶自由和菜市场自由这种有限空间里大呼自由,可一旦要面对教育、医疗、房子这三座大山,底气全无,开始一筹莫展。而且更残酷的事是,中产的可支配资产已经很难得到提升。
在中产的资金池里,其支出端所需要的房贷和孩子的教育备战,需要的花销不断,同时收入端,中产所流入的现金流也是极其不稳定的。
一个普通人要成为中产需要这几点:时代的机遇+不懈的奋斗+不错的行业+合适的家庭,运气好一点的话,只要5-6年,而运气不那么好的话,需要10年。
假设一个普通毕业生,24岁,摸打滚爬了十年,终于拿到高薪,成为大家眼中的中产,那么,接下来他会遇到什么?——35岁的死亡线,前十年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终于拿到高薪,后十年也因时代而陷入职场危机,靠出卖自身的劳动力和时间成为的中产,未来很容易陷入中年危机,并很大可能造成阶级下滑,一旦下滑,花费所有青春和费尽心思爬上去的这批人,很难再有机会重新开始了。
中产的财务规划
上班划水,看股票K线,讨论房价涨跌是中产日常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乐趣,不同于消费主义的小资们,中产对车厘子和牛油果没有那么多的沉迷和执念,相对富足小康的生活已经让他们不用在朋友圈靠展示消费品来获得多巴胺,事实上,账户余额里不断增长的数字才是他们实打实的幸福源泉。
股市给中产机会,增加被动收入稳住现有生活,但同样,股市的巨大不确定性也让中产无法不完全担心明天。
增额终身寿对中产的意义
增额终身寿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的稳定性。
如果此时在职场上一帆风顺,步步高升,那每年可以自由领取的钱,就可以成为进一步长期投资的现金流,让投资和生活储蓄完全分开,安安稳稳滚雪球。
而如果遭遇职场危机,生活条件开始下降,这个时候,现实的中产经济情况会是这样的。
房产:占开支的大头,稳健增值,但没有办法提供现金流,在自住的情况下也无法变现,成了纸面财富;
工资:提供现金流,但要用来还房贷、车贷,且现金流不可控,容易受到调薪、失业等风险的影响;
储蓄:中产的现金池,一些非常规性的开支会从里面支取,且资金利用率很低,一般很难防止过多;
股票和基金:增长不稳定,是有滚雪球的可能性,但需要长期投入现金流,并进行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
增额终身寿:纯资产,每年提供固定的增额,必要时还可以提取现金价值或保单贷款。
只要资产还在继续增值,现金流也能持续运转,那就依然是稳稳的中产阶级。毕竟,生活里的小确幸并不能持续产生多巴胺,而只有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才可以提供幸福源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