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双弱,谁将主导旺季钢价
发布时间:2021-9-10 19:24阅读:417
终端需求:增速回落,徐而不急。未来的货币政策有望延续宽松,但流动性恢复节奏将相对较慢,而财政跨周期调节叠加地方隐性债务严监管下,基建对于用钢需求的带动不宜过于高估。海外需求见顶,随着在手订单出口完成,未来新接订单减少将逐步拖累板材制品的出口需求。地产管控较严背景下,销售下行导致地产端用钢需求走弱较为确定,但施工端建筑工程投资仍保有一定正增长,地产端需求不会过快回落。随着淡季因素和疫情影响消退以及资金面阶段性改善,旺季需求降幅有望收窄,对需求过于悲观的预期差有望进一步修复。
供给端:减产存加码预期,供给将继续收缩。按照当前(9月初)的减产力度进行外推,到年底下半年粗钢产量将同比下降4000余万吨,但仍不足以完成全年平控目标,因此减产政策仍存在加码预期。进入9月之后,从各方面讯息来看,减产确实有进一步加严迹象。据部分钢企消息,压减粗钢产量的平控目标将在11月底前完成,如该情况属实,则9-11月月均须同比减产1500万吨,同比降幅达到16%以上。即减产力度将大幅加强,减产落地将进入新的阶段,供给的较快收缩将对钢价产生较强支撑。
总结:基本面将逐步改善,钢价有望震荡上行。总体而言,我们认为钢材三四季度将呈现供需双弱格局,应该更注重把握阶段性的供需节奏错配和预期差。7、8月终端需求偏弱,除地产下行所导致的刚需回落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延长的雨季、散发的疫情以及年中地产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消退,我们认为旺季需求同比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前期需求过于悲观的预期可能会有所修复。与此同时,粗钢压减政策存在进一步强化预期。在供需此消彼长之下,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我们认为9-10月份钢价有望迎来震荡上行。
风险因素:减产政策执行力度超预期(上行风险);终端需求失速下行,减产政策放松(下行风险)
正文
一、 综述:钢材供需双弱,基本面有望改善
回顾7、8月,旺季需求预期无法证实或者证伪,而且减产是在从预期向落地过渡,因此盘面先重点去交易减产预期,我们看到前期盘面利润一度逼近2000元、螺纹期价升水超过400元,实际上当时已经给予减产预期比较充分的定价。
但是随着减产预期逐渐明朗,以及实际减产的推进逐渐放缓,再加上时至8月中下旬,需求也在从淡季向旺季过渡。正如我们在8月的供需报告中所指出,市场的交易逻辑就要开始向需求端转移。而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7月的宏观经济数据给予了相对悲观的预期,另一方面8月的现实需求也给予了相对较差的印证,因此8月期价震荡下行。
展望未来的行情,在期价升水收窄后,交易逻辑将转向现实。一方面检验旺季的需求成色,另一方面交易供给端进一步收缩的力度。总体而言,我们认为需求在排除延长的雨季、散发的疫情以及年中因集中供地占用保证金所导致的地产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之后,旺季其同比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前期需求过于悲观的预期可能会有所修复。与此同时,粗钢压减政策存在进一步强化预期,且9月初确已看到部分地区加严限产的情况。在供需此消彼长之下,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我们认为9-10月份钢价有望迎来震荡上行。
节奏上,建议注意9月表需的回归进度,如中旬螺纹表需仍低于360万吨,叠加8月经济数据大概率较差,或导致阶段性整理,如届时钢价出现回调,建议回调买入与区间操作相结合的思路对待。
图片
二、终端需求:增速回落,徐而不急
1、流动性难有明显恢复,后置财政阶段性发力
上半年是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经济运行整体稳中向好,政策组合倾向于稳货币、紧财政、紧信用。从7.30政治局会议以及国常会对的信息来看,高层认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对下半年经济形势的判断较为谨慎,因此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相对宽松。但从历史经验来看,宽货币仅是宽流动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地产融资受限、地方隐性债务严监管的背景下,实体融资需求改善空间不大;而制造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坏账率较高,银行的风险偏好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总体而言,下半年流动性即使有所恢复也会较为缓慢。
另一方面,上半年不论是公共财政还是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均出现明显明显后置,财政后置也是预留政策空间,应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预计在财政发力的支持下,下半年基建端需求相较于上半年会有所改善,但在城投债和地方隐性债务受监管仍较严背景下,基建端回升力度不宜高估。更进一步考虑到财政的跨周期调节,其转化成实际的用钢需求可能也主要集中在年底或明年初。因此基建改善以发挥托底作用为主,而非刺激作用。
图片
2、地产需求:地产走弱较为确定,但不宜过于悲观
图片
从7月的数据表现来看,地产端数据明显偏弱。首先,新开工7月大幅走弱,两年复合同比-6.5%。这一方面是由于去年8月以来拿地持续下行的长期拖累;另一方面6月以来,销售已经出现疲态,地产商对于开工也会更加谨慎。展望下半年,拿地的下滑目前看不到企稳迹象,22城中部分城市集中供地又有所推迟,土地资源紧张对新开工的拖累将进一步延续,叠加新房市场遇冷,房企开工意愿明显不足。在2020年下半年的高基数下,预计新开工表现将长期疲弱。
除新开工下行之外,销售端的走弱更令人担忧。我们注意到,从今年年初以来,在银行放贷集中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地产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项增速就已开始转弱,下半年国内贷款增速更是加速下行,因此房企更加依赖销售回款。但是随着政策面对地产的调控趋严,多地限购、限贷、限售政策频出,叠加疫情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逐步显现、房贷利率持续回升增加购房成本,7月地产销售面积增速结束了长达14个月的正增长,相较去年同期增速下滑8.5个百分点。而且从我们跟踪的周度高频数据来看,8月地产销售延续走弱趋势。销售回落一方面直接影响销售的回款增速,另一方面也使得回款周期显著拉长。这将导致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更加紧张。在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均受限后,地产企业愈发依赖销售回款,销售回款与建筑工程投资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已经成为地产企业维持施工周转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销售回落可能会逐步影响到地产企业的施工进度。
施工端仍然构成用钢需求基本盘,但资金紧张可能影响赶工强度。16-19年高周转时期的“欠账”导致当前仍有较大的存量施工面积,同时在竣工交付与降低杠杆率的双重压力下,施工端有着较强的赶工动力,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新开工的下行,构成地产端用钢需求的基本盘。但是随着资金收紧,主要作用于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投资增速7月也出现明显回落, 8月销售对投资的拖累也仍将持续,地产端的赶工强度相较于上半年或有所回落。
总体而言,地产端在强监管下,整体用钢需求会表现偏弱,这也是对钢材需求悲观预期的主要来源。但在减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比较需求与供给下行的幅度以及节奏。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对地产用钢需求的走弱不宜过于悲观:
1、目前来看,政策对地产的监管强调“稳”字当头,虽然销售近两月走弱较为明显,但其快速转弱的持续性尚存疑,且从销售转弱到拖累钢材实际需求也需要时间传导。
2、虽然施工端的赶工受到资金紧张的干扰,但建筑工程投资总体仍保持正向增长,地产端用钢需求的降幅相对有限。
3、考虑到7、8月份部分地区的集中供地,很多房企调集资金交竞拍保证金,这进一步加剧了年中资金的阶段性紧张,随着集中供地推迟,预计资金使用节奏也会回到正常节奏。
4、从微观层面而言,疫情散发和延长的雨季对地产端的施工进度也造成了明显干扰,这部分干扰消退后,预计地产端用钢需求的降幅将有所收敛。
综上所述,虽然地产端用钢需求见顶回落相对确定,但我们认为其下行幅度及节奏相对可控。特别是随着淡季以及疫情等外生变量的干扰消退以及年中资金最为紧张的时期过后,地产施工增速有望在旺季迎来阶段性改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供给端:减产存加码预期,供给将继续收缩。按照当前(9月初)的减产力度进行外推,到年底下半年粗钢产量将同比下降4000余万吨,但仍不足以完成全年平控目标,因此减产政策仍存在加码预期。进入9月之后,从各方面讯息来看,减产确实有进一步加严迹象。据部分钢企消息,压减粗钢产量的平控目标将在11月底前完成,如该情况属实,则9-11月月均须同比减产1500万吨,同比降幅达到16%以上。即减产力度将大幅加强,减产落地将进入新的阶段,供给的较快收缩将对钢价产生较强支撑。
总结:基本面将逐步改善,钢价有望震荡上行。总体而言,我们认为钢材三四季度将呈现供需双弱格局,应该更注重把握阶段性的供需节奏错配和预期差。7、8月终端需求偏弱,除地产下行所导致的刚需回落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延长的雨季、散发的疫情以及年中地产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消退,我们认为旺季需求同比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前期需求过于悲观的预期可能会有所修复。与此同时,粗钢压减政策存在进一步强化预期。在供需此消彼长之下,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我们认为9-10月份钢价有望迎来震荡上行。
风险因素:减产政策执行力度超预期(上行风险);终端需求失速下行,减产政策放松(下行风险)
正文
一、 综述:钢材供需双弱,基本面有望改善
回顾7、8月,旺季需求预期无法证实或者证伪,而且减产是在从预期向落地过渡,因此盘面先重点去交易减产预期,我们看到前期盘面利润一度逼近2000元、螺纹期价升水超过400元,实际上当时已经给予减产预期比较充分的定价。
但是随着减产预期逐渐明朗,以及实际减产的推进逐渐放缓,再加上时至8月中下旬,需求也在从淡季向旺季过渡。正如我们在8月的供需报告中所指出,市场的交易逻辑就要开始向需求端转移。而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7月的宏观经济数据给予了相对悲观的预期,另一方面8月的现实需求也给予了相对较差的印证,因此8月期价震荡下行。
展望未来的行情,在期价升水收窄后,交易逻辑将转向现实。一方面检验旺季的需求成色,另一方面交易供给端进一步收缩的力度。总体而言,我们认为需求在排除延长的雨季、散发的疫情以及年中因集中供地占用保证金所导致的地产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之后,旺季其同比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前期需求过于悲观的预期可能会有所修复。与此同时,粗钢压减政策存在进一步强化预期,且9月初确已看到部分地区加严限产的情况。在供需此消彼长之下,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我们认为9-10月份钢价有望迎来震荡上行。
节奏上,建议注意9月表需的回归进度,如中旬螺纹表需仍低于360万吨,叠加8月经济数据大概率较差,或导致阶段性整理,如届时钢价出现回调,建议回调买入与区间操作相结合的思路对待。
图片
二、终端需求:增速回落,徐而不急
1、流动性难有明显恢复,后置财政阶段性发力
上半年是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经济运行整体稳中向好,政策组合倾向于稳货币、紧财政、紧信用。从7.30政治局会议以及国常会对的信息来看,高层认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对下半年经济形势的判断较为谨慎,因此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相对宽松。但从历史经验来看,宽货币仅是宽流动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地产融资受限、地方隐性债务严监管的背景下,实体融资需求改善空间不大;而制造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坏账率较高,银行的风险偏好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总体而言,下半年流动性即使有所恢复也会较为缓慢。
另一方面,上半年不论是公共财政还是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均出现明显明显后置,财政后置也是预留政策空间,应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预计在财政发力的支持下,下半年基建端需求相较于上半年会有所改善,但在城投债和地方隐性债务受监管仍较严背景下,基建端回升力度不宜高估。更进一步考虑到财政的跨周期调节,其转化成实际的用钢需求可能也主要集中在年底或明年初。因此基建改善以发挥托底作用为主,而非刺激作用。
图片
2、地产需求:地产走弱较为确定,但不宜过于悲观
图片
从7月的数据表现来看,地产端数据明显偏弱。首先,新开工7月大幅走弱,两年复合同比-6.5%。这一方面是由于去年8月以来拿地持续下行的长期拖累;另一方面6月以来,销售已经出现疲态,地产商对于开工也会更加谨慎。展望下半年,拿地的下滑目前看不到企稳迹象,22城中部分城市集中供地又有所推迟,土地资源紧张对新开工的拖累将进一步延续,叠加新房市场遇冷,房企开工意愿明显不足。在2020年下半年的高基数下,预计新开工表现将长期疲弱。
除新开工下行之外,销售端的走弱更令人担忧。我们注意到,从今年年初以来,在银行放贷集中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地产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项增速就已开始转弱,下半年国内贷款增速更是加速下行,因此房企更加依赖销售回款。但是随着政策面对地产的调控趋严,多地限购、限贷、限售政策频出,叠加疫情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逐步显现、房贷利率持续回升增加购房成本,7月地产销售面积增速结束了长达14个月的正增长,相较去年同期增速下滑8.5个百分点。而且从我们跟踪的周度高频数据来看,8月地产销售延续走弱趋势。销售回落一方面直接影响销售的回款增速,另一方面也使得回款周期显著拉长。这将导致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更加紧张。在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均受限后,地产企业愈发依赖销售回款,销售回款与建筑工程投资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已经成为地产企业维持施工周转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销售回落可能会逐步影响到地产企业的施工进度。
施工端仍然构成用钢需求基本盘,但资金紧张可能影响赶工强度。16-19年高周转时期的“欠账”导致当前仍有较大的存量施工面积,同时在竣工交付与降低杠杆率的双重压力下,施工端有着较强的赶工动力,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新开工的下行,构成地产端用钢需求的基本盘。但是随着资金收紧,主要作用于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投资增速7月也出现明显回落, 8月销售对投资的拖累也仍将持续,地产端的赶工强度相较于上半年或有所回落。
总体而言,地产端在强监管下,整体用钢需求会表现偏弱,这也是对钢材需求悲观预期的主要来源。但在减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比较需求与供给下行的幅度以及节奏。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对地产用钢需求的走弱不宜过于悲观:
1、目前来看,政策对地产的监管强调“稳”字当头,虽然销售近两月走弱较为明显,但其快速转弱的持续性尚存疑,且从销售转弱到拖累钢材实际需求也需要时间传导。
2、虽然施工端的赶工受到资金紧张的干扰,但建筑工程投资总体仍保持正向增长,地产端用钢需求的降幅相对有限。
3、考虑到7、8月份部分地区的集中供地,很多房企调集资金交竞拍保证金,这进一步加剧了年中资金的阶段性紧张,随着集中供地推迟,预计资金使用节奏也会回到正常节奏。
4、从微观层面而言,疫情散发和延长的雨季对地产端的施工进度也造成了明显干扰,这部分干扰消退后,预计地产端用钢需求的降幅将有所收敛。
综上所述,虽然地产端用钢需求见顶回落相对确定,但我们认为其下行幅度及节奏相对可控。特别是随着淡季以及疫情等外生变量的干扰消退以及年中资金最为紧张的时期过后,地产施工增速有望在旺季迎来阶段性改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创业板发行价由什么主导
创业板发行价保留了市盈率定价法,但主要是通过询价的方式来确定发行价的,询价是是企业发起人股东与承销机构向投资者通过询问的方式来确定发行价,询价的对象限定在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
螺纹钢供需双弱格局,盘面维持震荡对待
注:点此进入主页查看全部最新行情分析。螺纹钢供需双弱格局,盘面维持震荡对待。从基本面来看,供应端持续减产,需求深入季节性淡季,维持供需双弱格局,上周全国主要城市螺纹总库存录得292.31万吨,环...
原木到港走低,供需双弱,期货怎么做?(20250109)
注:点此进入主页查看全部最新行情分析。1月3日当周,原木港口日均出库量5.48万方,较上周减少0.06万方,其中山东港口2.41万方,较上周减少0.05万方,江苏港口2.46万方,较上周增加0....
沪镍处于供需双弱格局,接下来怎么做?
注:点此进入主页查看全部最新行情分析。今日镍主力期价围绕12.8万一线震荡运行,午后一度跳水逼近12.7万关口,随后触底反弹,沪镍持仓量变化不大。宏观层面,国内氛围乍暖还寒,期价承压。产业层面,...
结构钢:供需双弱库存低位短期钢价有韧性
【导语】钢材库存水平直接反映了市场需求和供应的状况,对于钢铁行业的影响较大。12月随着原料价格上涨,钢厂亏损空间扩大,而面临季节性淡季需求不佳,部分钢厂检修增多,供应下降,供需基本面处于弱平衡状态,12月结构钢库存处年内偏低水平,短期钢价有韧性,大概率呈现窄幅震荡行情。 卓创资讯数据监测,12月最新一期国内主流的29家长流程结构钢生产企业库存为81.21万吨,较上月库存下降了0.82万吨,降幅1.00%,但较10月中旬下半年的库存高点降幅14.90%。社会库存方面,最新一期国内山东、江浙、河北等地...
螺纹月报:供需双弱但低位,钢价或震荡偏强
摘要: 1.行情回顾:10月,螺纹钢价格呈单边下跌走势,截至10月31日,螺纹钢2301合约收盘报价3397元/吨,较9月30日 (3799元/吨) 下跌402元/吨,跌幅10.58%。 2.利润分析:螺纹钢高炉整个十月一直处于持续亏损并且不断恶化中,最高亏损一度达到145元/吨,电炉虽然也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但利润处于震荡修复中。 3.供给分析:由于高炉跟电炉均处于亏损状态,钢厂继续增产意愿不强,且北方采暖季来临,钢厂面临政策端限产压力,11月螺纹钢产量或逐渐减少。 4.需求分析:进入11月,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北方开始下雪...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