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上海将建设世界级财富管理中心城市
发布时间:2021-9-9 15:18阅读:751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海峰会8月23日在上海召开,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金兴明表示,上海明确提出,要打造财富管理中心。此外,他还认为,中国多个城市都具备打造财富管理中心的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升和金融改革深化,财富管理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金融产品的供给方式和供给内容。满足了居民的理财需求,也对资本市场发展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产生深远的影响。
金兴明表示,本届论坛以“资产管理市场的开放与变革”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开放创新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新型金融业态的发展趋势。
金兴明在论坛上还透露,当前,在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内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财富管理需求旺、空间广、潜力大、前景好,大力发展财富管理,对进一步丰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和功能,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上海明确提出,要打造财富管理中心。上海股指期货开户,我们将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先行先试的机遇,加快完善金融市场功能,健全金融机构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管理服务效率,努力为财富管理市场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和坚实的支撑。
金兴明认为,觉得打造财富管理中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功能。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民间资本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经济实力提升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加上金融的对内对外开放,对内主要民营资本的进入,对外跨境人民币的使用,这个过程中迫切需要在中国能够有一个或者若干个财富管理中心。
金兴明表示,中国多个城市都具备这样的条件,成为财富管理中心。
在2020年已经基本建成的基础上,未来五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措施。
8月24日,上海市正式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同时,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在详解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情况。
总目标与6个具体目标
《规划》提出的“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需放在国际国内格局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虑。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指期货开户,未来伴随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而‘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是这一内涵的具体体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峰在解读《规划》时表示。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6个具体目标,可概括为打造“两中心、两枢纽、两高地”。
“两中心”即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生态系统更加成熟,更好满足国内外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需求;金融科技中心全球竞争力明显增强,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
“两枢纽”即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基本确立,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人民币跨境使用枢纽地位更加巩固,“上海价格”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
“两高地”即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加快构筑,金融人创新活力不断増强;金融营商环境高地更加凸显,国际金融中心软实力显著提升。
上述目标如何衡量?《规划》给出了由7个预期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包括金融市场规模、直接融资功能、金融开放程度、金融科技发展共4个维度,更加注重发挥上海金融市场在促进直接融资中的作用,注重反映国际化程度,注重金融科技创新等最新发展趋势,突出规划引领作用。
“国际化、市场化、数字化、绿色化、法治化”如何推进
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上海市将紧紧围绕《规划》发展目标和重点举措,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支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将从“国际化、市场化、数字化、绿色化、法治化”方向加快推进。
对此,李峰表示,“以市场为导向,打破当前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壁垒、制约和政府干预;不断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统筹利用在岸、离岸两种资源;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市场定价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优化金融法治环境,营造金融发展良好生态。”
金融“国际化”方面,《规划》提出,要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上海股指期货开户,全面落实中央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部署,进一步提升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地位。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能级,便利全球投资者在上海开展跨境投融资活动。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推动设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推进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扩大“熊猫债”发行规模,支持境内发行人面向国际市场发行“玉兰债”。推进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先行先试,支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围绕离岸经贸业务提供金融服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发展国际再保险市场,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集聚中外资金融机构,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示范效应。集聚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打造国际金融人才高地。
“把握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重大机遇,在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自贸区银行业务创新监管互动机制等方面深入探索,率先实施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等创新举措。”吴清表示。
“十四五”期间,在推进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方面,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表示,将在重点领域、重点主体内实现人民币跨境使用重点突破。坚持市场驱动,以原油、铁矿石、粮食、橡胶等大宗商品和境外承包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一些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培育市场主体人民币结算习惯。此外,完善制度,形成规则明确、条文规范、体系完备、可操作性强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体系,推动落实“凡是外汇能做的,人民币都能做,而且更为便利”。
金融“市场化”方面,吴清表示,支持多元化金融市场创新,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深入推进科创板建设及注册制试点改革,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支持金融市场产品工具创新,稳步推进30年期国债期货等产品研发上市,发挥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功能。支持“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上海胶”等“上海价格”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使用,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
“下一步,上海证监局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要求,继续大力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提高发行融资数量和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拟上市企业的质量和结构,通过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特别是中介机构‘看门人’的作用,也就是让更多的资本市场的‘好钢’用到支持服务上海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刀刃’上。”上海证监局局长兼上海稽查局局长程合红表示。
在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方面,《规划》提出,上海股指期货开户,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数字技术应用,推动在浦东设立国家级金融科技硏究机构。促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吸引和培育国际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支持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沪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探索金融科技监管模式创新,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坚持守正创新,加强金融信息安全保护,建立完善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机制和推进监管科技发展。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依法有序丰富金融科技数据资源。
“更多的金融科技主体在上海集聚发展,对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设的意义和推动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支持人民银行整合在沪金融市场科技力量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同时也欢迎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在上海展业。”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解冬表示。
在率先探索金融“绿色化”路径方面,《规划》提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依托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科技和产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等优势,率先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碳金融市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支持碳金融业务创新。集聚绿色金融专业服务机构,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引导作用。探索气候投融资试点,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业务。深化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新开发银行等机构发挥积极作用。优化绿色金融支持政策,打造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孙辉透露,央行上海总部将强化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上海股指期货开户,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即将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作用,将《绿色信贷指引》《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纳入信贷政策,加强与政府性融资担保的协同,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信贷项目申请信贷补偿和信贷奖励。
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刘琦表示,将丰富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对接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区及绿色生态城区等建设需求,提升保险风险保障能力。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引导企业践行低碳发展。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和碳金融市场发展。
在切实加强金融“法治化”建设,《规划》提出进一步发挥上海金融法院等职能和示范作用,增强案件审判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上海股指期货开户,探索实践证券代表人诉讼、全国性证券期货纠纷调解等制度创新,建设法治诚信资本市场的示范区。推进多元化金融纠纷化解机制建设,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监管科技运用,提高金融风险监浏预警能力。依法稳妥处置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城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征信和信用评级机构。充分利用“一网通办”平台,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培育和引进专业服务机构,提高行业服务水平。
期货开户联系电话:13115050095(同微信)苗经理,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正规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号F3084690,可登录中国期货业协会查询网站查询:http://www.cfachina.org/informationpublicity/publicityofemployees/。
咨询QQ:437812343(备注期货开户)
商品期货开户,股指期货开户,原油期货开户,国债期货开户,企业套期保值期货开户,商品期权开户,股指期权开户,基金产品购买,网上期货开户、手机期货开户,均可免费办理开户手续及总公司强力技术、策略支持。
期货开户预约联系苗经理,可以免费网上为您办理期货开户,也可以免费上门为您办理期货开户手续,并为您申请优惠的手续费,提供优质的服务。
我司子公司致力于服务企业客户做好现货生意,拓展买货卖货渠道,欢迎联系我咨询!
企业套期保值期货开户,微信号:13115050095(一对一的客户服务,总部强大资源支持),为企业做好现货经营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