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天下事,熙熙攘攘平常心》
发布时间:2021-9-6 09:27阅读:228
《潮起潮落天下事,熙熙攘攘平常心》
——喜马拉雅音频投资分享稿提纲
作者:冰冻三尺一
音频:冰冻三尺一投资漫谈
各位喜马拉雅音频的投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公元2021年9月5日,我是网友:冰冻三尺一,是一名普通的业余投资爱好者。有缘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投资学习体会。我分享的题目是《潮起潮落天下事,熙熙攘攘平常心》。
今天聊一下投资体系的话题。投资体系主要分为两种投资体系。一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开投资体系。比如格雷厄姆、费雪、巴菲特、芒格等这些价值投资大师们的投资思想,实际也是这些投资大师们各自实践的一种投资体系。还有李录公开演讲的买入股权,安全边际,市场先生和能力圈,实际上就是他的投资体系。你像段永平的投资体系实际就两条,一条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另一条是买好的商业模式和好的企业文化,支付合理价格。其中李录理解整个投资体系比段永平要更完整,而段永平对商业的认知比李录更深刻。另一种是个性的投资体系,比较适合不同个性品性的投资者。投资体系因人而异,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对于投资体系的作用,我认为一套完善的投资体系是每个投资人走向成功的基石。投资体系与商业认知,就如同投资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对于一些商业认知没那么深的投资者,投资体系尤为重要,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部分商业认知上的不足!反正我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手抓投资体系建设,一手抓商业逻辑认知。
我早期有比较原始的投资体系,一是投资理念:辩证思维,集中投资,关注成长,心法自然。二是投资心得:潮起潮落天下事,熙熙攘攘平常心。
投资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随着认知行为的提高而不断修正和完善。我以前的投资体系不接地气,继续修正和完善。
一是投资理念。就是价值投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一手抓价值规律,一手抓企业本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是投资标的。就是“垄断+成长”,垄断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成长能疯狂创造价值。坚持用合理价格买伟大公司。
三是自我修养。就是认知自己,认知个性品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遵循未雨绸缪,富有耐心,律己严厉和不偏不倚的处事原则。
支撑整个投资体系的底层逻辑,就是七大逻辑,分别是价值规律的安全边际、市场先生、定价权、人性博弈四大逻辑,和企业本质的股权思维、能力圈、洞察力三大逻辑。
先解读,整个投资体系的七大逻辑,就是价值规律和企业本质。
第一大逻辑:安全边际。安全边际实际就是企业内在价值打折,企业内在价值由其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和可清算的账面资产价值决定的。
一是早期安全边际概念,就是用4毛钱买一块钱的东西。这是格老的静态安全边际。
二是安全边际的进化,就是用合理价格买优质公司。从格老的静态安全边际转移到了的公司理解度和商业智慧这一层动态安全边际,也就是说,安全边际依然在,只不过它也跟随市场变化发生转移了。
第二大逻辑:市场先生。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中最具生命力的观念之一是“市场先生”。在一般情况下,市场先生是一个脾气温和、头脑理智的家伙,但有时候他也会受到非理性的恐惧或贪婪的驱使。格雷厄姆提醒投资者,对于股票的价值,要亲自去作出客观的判断,不能依赖金融市场常见的躁狂抑郁的行为。
市场先生的唯一作用是区别投资和投机,投机就是零和,是信息剥削;投资是复利,是价值增长。如果一个人既有投资也有投机,那么我们持开放态度,如果他赚钱的部分最终创造了价值,就是投资部分,而如果赚钱的另一部分最终证明是零和,就是投机。
证券市场的存在几乎就是为了找到人的弱点,人的不诚实,以及自命不凡,急躁而又糊涂的观点。如果不具备理性诚实的人生态度,那么你在投资生涯中的某个时点会被金融市场摧毁。因为金融市场几乎就是为套住你的弱点而设计的。这也是投资的难点之一,很多人搞不懂这点,机械学习了一些价值投资理念和案例,就想跑到证券市场赚钱,结果可想而知哈!
第三大逻辑:定价权。主要作用是理解主流机构的行为,大多机构是很难做真正的价值投资的,因为他们的考核体系是用一年来计算的。机构这些人的问题不是傻而是都太聪明了(好像是芒格讲的),他们是聪明的旅鼠(巴菲特语)。比如,股价疯起来,涨的让你瞠目结舌。但跌起来,一定跌倒你痛不欲生。这就是股市神秘的地方,也是魅力所在。因此,只有对“机构”这个物种的行为有深刻的认知,才能真正做好“个人”的投资。
定价权和内在价值肯定是有关系的,别管涨多高,跌多少,长期还是围绕内在价值理性波动。长期没有暴利,只有合理回报率。当定价权把股价打到低于内在价值时,你可以拥有安全边际;当定价权把股价涨到极度高估于内在价值时,如果你真的可以准确定价,就可以卖出赚泡沫的钱哈!正是这些可爱的机构一次又一次的创造了巨大的安全边际和超额收益的意外来源哈!
定价权的认知有个过程,机构背后也是“人”,既然是“人”,也就符合人类的特征,人类短期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但长期一定是理性的。因此机构长期一定是理性的。
第四大逻辑:人性博弈。人性博弈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不博弈哈!当然,投资最好还是要懂点心理学。我没学过心理学,但我知道心理学一定很重要。这里面有全人类人性的特征,也有环境的影子。比如说一个从小生活在没有爱的孩子,他成年后会非常敏感,特别害怕失去爱;一个自信到目空一切的人,可能只是想隐藏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而那个自卑一定是童年的阴影。因为,人性自古都一样,中国人和外国人也都一样。
《穷查理宝典》是金融投资行业当之无愧的圣经。但看芒格的东西有时候很费劲,巴菲特的东西更专注,更简单一些。这本书最精彩至极的部分一定是“人类误判心理学”的篇节。查理·芒格为我们总结了影响人类的25种心理学倾向。这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也是推动市场经济的力量。比如,人类社会在1800年以前的近1万年的漫长时间里,经济几乎零增长。而1800年后的200多年,人类社会却获得了惊人的经济增速。我想,这要感谢自由市场经济给与的,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的巨大作用。因为在残酷的自由市场经济竞争中,那些努力工作存活下来的企业主们将获得“更多的金钱、更高的社会认可、……等诸多奖励。”而那些被淘汰的企业主将一无所有。每一个存活下来的企业主都非常之了不起。他们时刻防范企业的任何浪费行为,这可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每一家企业都要靠竞争性价格和总体成本的利差维持生存和发展。私营老板们每一刻都有可能活不下去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恰恰是经济繁荣的根本动力!
第五大逻辑:股权思维。投资就是生意,必须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系统认知企业基本面,投资挣钱的企业。投资的本质是股权思维,是一种商业行为,是以净利润为锚的十年回本生意思维,也就是年化7.18%的回报率。
我们做股票和做生意的思路是一样的。做生意时,我们会问:“投入多少?产出多少?风险多大?”做投资时,我们会评估:“收益如何?风险大不大?确定性强不强?”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里现金流指的是净现金流,未来指的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是3年,也不是5年。所以投资一家公司就是要接受这家公司的全部现状,如果不满意这家公司,可以选择不投的。
第六大逻辑:能力圈。能力圈主要来源于工作、生活经历,以及自我兴趣领域。但这里面有个误区,就是有人在一个行业里面可能干了几十年,但其实自己只是身处某个行业或公司的某一环节,很难看清行业或公司的全貌,更不懂得其中的生意,所以就很难理解自己工作生活范围内貌似熟悉的公司了!我最近几年都在折腾扩大能力圈的事,几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能力圈包括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对于能力圈内的公司,我们有三个选项:可以投资,不能投资,太难理解。无论投资什么行业,都要选择垄断企业,这样未来的收益才能稳定且确定性高,任何风险都来自于竞争,只有垄断企业才能把风险化为零。这类垄断企业就是赚钱机器类型的公司。它们通常身处朝阳行业,拥有垄断利润,可以源源不断地赚钱。投资者一定不要投资盈利没有确定性的公司。
所以我们偏向于把大量的钱放在我们不用再另外做决策的地方。如果你因为一样东西的价值被低估而购买了它,那么当它的价格上涨到你预期的水平时,就必须考虑把它卖掉,这很难。但是,如果你能购买几个伟大的公司,那么就可以安坐下来啦,那是很好的事情。因此当我们喜欢一家企业的时候,我们会下非常大的赌注,而且通常会长时间地持有该企业的股票。这就是被查理·芒格称之为的“坐等投资法”,是特别适合“个人”投资者的方法。
第七大逻辑:洞察力。所谓洞察力就是每个人的悟性,就是思考事物本质的能力,也就是要努力认清什么是对的事情,认清事物的本质。我觉得没人天生有悟性的,我看到的有悟性的人一般都非常肯悟,会习惯想本质及长远。
洞察力就是对未来的预测。投资是面向未来的,必须对企业未来前景有基本预测,市盈率代表过去,不能作为能不能投的标准。关键是未来的盈利能力,比如预判三、五年,或多想想十年后。
投资惟一的获胜方法就是阅读,调研,分析,判断,决策,并希望拥有一点洞察力。
这七大投资底层逻辑,既是投资的基本功底,也是我投资体系的精髓哈!
再解读,投资体系的投资标的,就是买入“垄断+成长”的优质公司,长期持有获得合理回报,而且坚持用合理价格买伟大公司。买入并持有优质公司,一定要把优质公司放在自身发展阶段,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去分析,去判断。
最后解读,投资体系的自我修养,就是认知自己,认知个性品性。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认知个性品性的重要性。因为不同的个性品性,在股市上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
按悲观主义者(对应恐惧)和乐观主义者(对应贪婪),主要分四类投资者:第一类,极度悲观主义者。更注重安全边际,比如格雷厄姆等。第二类,理性悲观主义者。既注重安全边际,也注重成长逻辑,比如巴菲特,李录等。第三类,理性乐观主义者。既注重成长逻辑,也注重安全边际,比如段永平等。第四类,极度乐观主义者。更注重成长逻辑,比如芒格,包括有名的“茅粉”等。
当然,由于投资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不同个性品性的投资者之间会有很多融合,交叉,甚至统一的地方,但时间长了,每个人都是会自觉、不自觉的回归到自己的个性品性上去,这个没有意外哈!
其实价值投资基本理论大家都一样,理解上都没撒大问题,实践分化主要是个性品性,性格天性,还有宏观视角,认知深度等,造成的哈!
一份认知一份收获!据说在2000年的一个早上,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给巴菲特打电话,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回答说:“因为没人愿意慢慢的变富。”贝索斯突然明白,关注长期的人,比关注短期的人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因此更加坚定了关注长期,忽视短期的想法。
其实投资就是我的爱好,我愿意花时间和大家分享我对投资的体会,我觉得我的分享确实能帮到一些人,同时也能帮助我思考哈!
最后用我总结的投资心得作为结束语:潮起潮落天下事,熙熙攘攘平常心!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看2017市场潮起潮落外汇有总结的吗?
想问一下,股票投资中如何做到保持平常心?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