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妥协!医药投资价值被集采摧毁,未来如何投资医药行业?
发布时间:2021-9-6 09:22阅读:288
恒瑞医药最近动作频繁、到处购买药品代理权和进行股权投资,开始走外延式扩张道路,说明了企业的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向,由之前的自研转变为代理收购与自研并重,目前主要在扩张收购代理业务。(抄送: $沃森生物(SZ300142)$ $复星医药(SH600196)$ )

集采极大的改变了国内医药行业的生态,连恒瑞都开始大规模的扩大外延式业务了,搞代理搞收购,内生增长动力这么快衰竭了!如果没有集采,恒瑞还能坚持内生增长超过10年以上!大家都去挣快钱了,忘了研发和创新才是医药企业的立身之本,中国医药的未来堪忧!
强调一句话:集采破坏了整个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彻底摧毁了整个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对于这一点,一定要有深刻的认知,不要再抱有幻想!
1、恒瑞业务模式的转变意味着什么?
恒瑞过去是国内坚定走自研道路的药企,也被誉为中国医药界的王者;今年以来,受到集采的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发生了转向,由坚定自研转变为开始依靠外延式增长,拓展代理业务和收购业务或BD模式;
这种战略转变毫无疑问受到了集采的影响,如果没有集采恒瑞依靠内生增长动力,再增长10年是没有问题的;目前,恒瑞的自研为主的内生增长已经无法支撑企业的业绩增长了,所以被逼迫采取外延式并购的策略;
很多人就觉得BD是很多西方大药企发展的路径,就简单认为这也是中国药企要走的路。我认为这种观点不对。
首先,中国的内生增长红利还没完全结束,企业的规模尚且还小,通过自主研发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内生增长模式是优于外延并购代理增长的;
其次,代理和收购,要求企业要有雄厚的资本实力,现在国内哪家药企有这个条件?西方发达国家的药企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并购,企业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资金积累,所以他们有钱买药品、买小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
恒瑞的营收才200多亿,而且随着集采还有可能会大幅下滑,哪里来的钱到处买来买去的,不可持续,难以有什么作为!
第三,西方巨头代理和收购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他们的市场开拓能力强,他们的市场是全球化的,能够迅速兑现代理产品和收购企业的价值,从而形成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中国企业没有这方面的积累,销售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偏弱,国际化拓展能力更是几乎没有,收购的这些产品未必能够迅速兑现价值。
第四,自主研发才能享受高估值,并购代理是成熟药企要选择的路线,随着并购代理业务扩张,恒瑞的估值会不断下降,最终降至跟西方国家医药巨头同等的估值中枢即20倍以下,甚至15倍,这个很多投资者要做好心理准备!
结论:代理和收购业务的崛起是恒瑞走向平庸化的开始,也是走下坡路的开始,以后难以再享受高估值,属于恒瑞的时代不再了!
2、恒瑞的时代已经结束,谁是下一个时代的恒瑞?
为什么说恒瑞的时代已经结束?
我们的判断基于两个变化:集采对医药逻辑的改变,以及新一代底层平台技术的迭代崛起。
除了集采对仿制药大品种的摧毁,还有以mRNA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到来,整个技术处于换代升级迭代的过程中,恒瑞难以再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这个因素比集采更为致命。
恒瑞赖以称王的肿瘤领域,新兴的mRN技术主攻方向就是肿瘤,跟恒瑞之前的单抗技术存在迭代升级的关系,这就麻烦了!恒瑞基于单抗技术的近百条抗肿瘤产品线价值被极度压缩,甚至可能一文不值,胎死腹中!
并且恒瑞在下一个时代注定跟不上步伐,因为下一个时代的巨头借助这次疫情已经崛起了,那就是艾博生物(这次疫情让艾博生物一步登天建立了绝对优势,C论融资是7亿美元或45亿人民币),所以mRNA领域恒瑞没戏了,所以它难以再称王了!
所以,我们判断下一个时代中国医药的王者会是艾博生物,现在来看没有问题,不过还需要一个验证信号:那就是艾博的mRNA在肿瘤领域诞生重磅产品,如果它能在肿瘤领域实现重磅产品零的突破,基本上就是王者没有问题了!
3、集采对医药行业商业模式的改变
其实,集采对恒瑞的改变,也体现在复星医药上,复星医药最近几年也是到处收购,与别人合作研发,在积极转型。但效果并不理想,传统业务下滑严重,新兴业务接不上来!
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研发的产品主要是仿制药、容易被模仿和跟随,难以享受足够久的超额红利、很容易被集采。
自主研发的能力不行,怎么办?就是收购和代理那些不受集采影响的药品和公司,这就导致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恒瑞过去受到集采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恒瑞的产品相对而言在国内是比较先进的,随着国内创新药企的不断增加,恒瑞的产品陷入了红海,所以也被集采了。
真正能够对抗集采的需要两个因素:
其一,底层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底层平台技术创新,才能摆脱单个产品的依赖,近年来恒瑞的所谓创新药其实都是高端仿制药,没有底层技术的,还是聚焦在产品技术上,很容易被国内其他企业模仿跟进;
其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国内企业基本没有这个能力,都是在保护主义的国内市场中,享受着人口红利,不愿意跳出舒适圈、也没能力走出去,所以集采到来时,轰然倒塌,难以避免;
4、在集采背景下,中国的医药行业该如何投资?
① 聚焦具备底层平台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
具备底层平台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批量化的生产重磅产品,这些产品的组合,具备抗集采能力;
很多创新药企不具备这种能力,只能够生产某款重磅产品,这些产品是大型药企要收购的对象,但是这些企业很难有长大的机会,由于让渡了产品的销售权益、要和收购代理企业分成,基本上被掐住了命运的咽喉,难以成长为大企业。
像此次疫情中崛起的mRNA技术领域的艾博生物,拥有mRNA平台技术,集采对它来说构不成太大威胁;
②聚焦具备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药企
目前能够具备开拓国际市场的药企很少,大部分都是在国内称王称霸,对外没什么具备影响力的药企;
不过,这次疫情让疫苗企业的走出战略获得了巨大机会,比研发mRNA疫苗的沃森生物。
③聚焦已经已经经过集采,走出集采泥沼,实现第二曲线增长的企业
像疫苗行业,一类苗是经过集采的,二类苗主要是创新苗,不受集采影响,疫苗行业有一些可以选择的标的!
或许等企业找到应对集采的策略后,医药行业还能迎来第二春!
④聚焦具备某种抗集采的特殊属性的领域,比如消费升级属性、非必需品,中药中的片仔癀,还有医美这个超级大品种,但是牙科和眼科是绝对会受到集采影响的,这个关系民生,没有回旋的余地!当然还有一些CXO、关键材料新型材料供应商这些不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B端环节!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4
-
炒股总踩坑,结果靠它理清了所有思路!
2025-11-10 09:44
-
第一次开户,如何选券商?(附7家券商测评表)
2025-11-10 09:44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