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潜在盈利能力几何?
发布时间:2021-9-2 10:05阅读:349
昨天说到,我看中的并非当期报表的利润水平,而是春秋潜在的盈利能力。大家都知道疫情对公司的盈利影响巨大,这段时间的月度经营也是随着疫情反复起伏很大,那么当我们聊公司的潜在盈利能力的时候,需要假设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的盈利能力呢?
当前国际疫情特别复杂,各国疫苗普及率差异巨大,疫苗防感染有效性也不太灵,所以我认为,国际疫情将会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我在测算盈利能力的时候,暂且不考虑国际线恢复的情况。
仅凭国内本土市场内循环,公司能恢复到什么样的盈利能力呢?有两个重要的观察窗口,值得我们重视,这两个窗口也成为了航司对未来票价制定的一个重要指引。
第一个窗口是今年五一假期的异常火爆,可以用量价井喷来形容也不为过。
量的方面,五一期间公司日均航班在500以上,一架飞机每天飞5个航班,飞机利用率达到11小时,基本上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价格方面,五一期间票价水平也已经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不过因为航线结构差异(低线国内市场替换疫情前国际市场),造成平均票价比疫情前仍有较大差距,对于平均票价的差距,需要结合另外两点信息一起考虑:
1. 航线结构差异造成票价差距的同时,也带来了成本的巨大下降;
2. 暑运7月第4周的平均票价已经达到疫情前的水平,这意味着同样航线的票价水平已经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这一点从三大航和吉祥的报表也能得出相同结论)。
这意味着,五一期间的盈利水平已经和疫情前相当了,而7月第4周的盈利水平甚至已经超过疫情前了。
我们再来定量分析看一些数据:
今年Q2的单位成本是0.2613元,2019年同期是0.2980,降幅12.3%。这是在5、6月份还有广深疫情,影响了飞机利用率,如果将来本土疫情比Q2好一些的话,飞机利用率再提升一些,单位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收益方面,今年Q2单位收益是0.3005元,2019年同期是0.3433元,也差不多降低了12.5%,收入成本同步降低,基本不影响利润水平。考虑到7月下旬的票价上涨已经和19年持平,相信在今年国庆的盈利水平就会超过19年同期。
单位收入的最小细胞是单客,单位成本的最小细胞是单座,之间还有一个重要数据就是客座率。今年Q2的客座率是88.15%,而2019年Q2是91.25%,下降了3个百分点,这是造成利润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还是受到局部疫情影响了,如果本土恢复正常的话,这个客座率也基本可以恢复。
最后一个就是规模的变化了,2019年中期飞机数86架,目前飞机数109架,且有8架是240座的321,运力提升了约30%,潜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最后,就让我YY一下,凭借本土内循环,疫情不要来干扰正常经营,相比2019年,我们将迎来这样的美好画面:
单客收益持平,或者略低5%;单座成本降低10%;客座率持平,或者略低3%;上述因素汇总,造成利润率提升2%,2019年利润率水平是12%,所以未来某个时间可以提升到14%运力提升30%
综上,基于目前的运力,如果本土顺利的话,当前公司潜在的利润=2019年利润÷12%*14%*130%=27.9亿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潜在送转股能力是什么意思?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