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开学前夕,教育部最新发布三大“重磅消息”,但却不得人心
发布时间:2021-9-1 10:15阅读:362
教育减负的口号天天都在摇旗呐喊,减负的改革政策也层出不穷地推行出台。
纵观当代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
本应该天真烂漫的孩子却整天都布满了愁容,因为他们不是被作业考试所缠绕、就是被补课班特长班所绑架,毫无喘息的空间。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相继出台了双减等各种减负的政策,以减轻中小学生身上不堪负重的压力。眼看着临近开学,教育部继续颁布了一些有关“减负”的新规定。

教育部新规,中小学生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秋季开学正式实施
开学前夕,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的秋季开学工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主要发布了三个方面的“重磅消息”,意味着各地中小学生这个学期将迎来“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变化一:禁止中小学周考月考单元考,低年级不得进行纸笔考试
在很多成年人的学生时代,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在如今教育部的新规定中,对中小学生的考试安排做出了不小的调整。
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不得以测验调研等名义变相组织考试,比如安排周考、月考、单元考等。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学校不得给学生安排纸笔形式的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可酌情安排期中和期末考试。

变化二:学校不得设置重点班,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为了进一个重点学校、重点班级,孩子牟足了劲头地拼命学习考分,家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关系、散钱财。
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在新学期开学会有新改革。
司长吕玉刚指出,学校要严格按照“均衡编班”的规定执行,禁止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等特殊班级,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变化三:考试结果不排名公布,不得按照成绩分班排座位
此次新闻发布会强调,各地中小学要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
首先不违规组织考试,其次考试结果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但是不得公布和进行排名,禁止用成绩给学生“贴标签”,不能把分数当作分班和排座位的依据。

各项管理规定下发后,从即将迎来的秋季学期开始正式实施,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新变化看似是在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但实际上会引发很多新问题,家长群体们的反应并不尽如人意。
教育部新规不得人心,从不排名到不考试,为了减负而减负是否“矫枉过正”了?
针对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减负”消息,无论是对老师、学生、家长各方面都是一个不小的变化和挑战。
新规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家长来说却未必,当减负的步子太大、速度过快时,孩子的学习问题就成了家长所担忧的问题。

这一系列教育改革,似乎在家长群体中并“不得人心”,很多家长在评论区表示: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了?
减少考试次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业负担、避免教育焦虑。
但一个学期只进行一次甚至不考试的做法,的确有些不合理,除非中考和高考也不考试、不以分数论英雄。
而且,低年级孩子必须靠不断练习来建立认知,如果不以纸笔形式考试如何确保学习基础是否扎实?

另外,对于考试成绩不公布、不排名一事,网友们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觉得,这样的方式能最大程度上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考得不好没关系只要努力就好。
也有人持相反态度,认为这种做法是在“掩耳盗铃”,毕竟考中学考大学都是按照排名“择优录取”,如果不提前知道学生的分数和位置很难在高考时有胜算。

写在最后
小编认为,有些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学生群体的压力,但也有的方案应该三思而后行,如果为了追求减负结果而盲目减负,会进一步造成“本末倒置”的结果。
减负,是当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虽然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主要出发点,但如果“矫枉过正”的话,就与原本的减负意义“背道而驰”了。
关于新学期的教育部新规,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疫情搞得人心惶惶,哪个保险有用?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7 09:46
-
一键查看《国泰海通君弘APP新手操作指南》
2025-11-17 09:46
-
小白必读的基金书单,掌握这10本收益翻倍!
2025-11-17 09:4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