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又跌了!出栏价同比暴跌60%,生猪期货再创上市新低!后市咋走?
发布时间:2021-8-26 13:48阅读:228
短暂反弹后,国内生猪价格又陷入阴跌行情。8月24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201跌破17000元/吨大关,刷新上市以来新低。
猪价再陷阴跌行情
早盘,生猪期货价格再度领跌,突破17000元/吨大关后持续向下,上午收于16800元/吨,跌幅2.33%。
与期市近期走跌行情相同,生猪现货市场价格也不乐观。据搜猪网数据,8月23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4.75元/公斤,较前一日的14.8元/公斤下跌了0.05元/公斤,单日跌幅0.34%;较去年同期的37.28元/公斤下跌了22.53元/公斤,同比跌幅60.43%。
近一周以来,猪价呈小幅下行态势,最近三四天猪价跌势趋缓企稳,围绕14.8元/公斤保持窄幅平稳震荡局面。目前最低价东北地区行情维持在13-13.5元/公斤,多地大肥猪出栏价格低于12元/公斤。南方高价区大部市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除广东和海南两省高位持稳外,其他各地维持在15.5-16元/公斤左右。
对比此前生猪价格高企时供应紧缺的市场环境,目前国内生猪供应量较为充足,成为导致猪价难以提振的原因之一。
近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消息称,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猪产能持续扩大,出栏大幅增长,猪肉市场供应充足,全省生猪存栏1688.7万头,同比增长39%,完成全年任务的102.3%,恢复到2017年末的104.2%;生猪出栏1567.4万头,同比增长37.6%,达到2017年同期水平。
猪价弱势下,养殖户亏损明显。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养猪场户每头生猪销售收入为2056元,养殖总成本2185元,每出售一头商品猪亏损129元。持续亏损已使得部分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
8月温氏股份发布的7月份销售数据显示,当月公司销售肉猪127.85万头(含毛猪和鲜品),环比增加26.46%,同比增加73.1%;收入22.66亿元,环比增加28.68%,但同比下降32.84%。温氏股份表示,公司投苗增加带来肉猪销量同比上升,但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近而导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公司提醒,基于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行业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未来出栏量仍存在月度波动的可能性。温氏股份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6亿元,同比下降14.81%;净利润亏损近25亿元,同比下降160.14%。
养猪企业亏损的同时,或仍要面临饲料价格上涨压力。中国饲料协会在8月17日公布了7月份全国饲料生产形势,数据显示,全国生猪饲料产量环比、同比均出现增长,其中同比涨幅更是达到了66.4%。
搜猪网消息称,8月16-22日,新希望、正邦、海大、安佑、特驱、澳华等一大批饲料企业陆续宣布饲料涨价,猪料、鸡料、鱼料齐齐上涨,上涨幅度在50-125元/吨。
疫情防控致回涨预期破灭
“早在7月下旬,国内多数养殖企业便对8月行情抱有较大的期许,看涨情绪升温,带动全国均价由7月26日的15.1元/公斤涨至30日的15.62元/公斤。但进入8月份,新冠疫情形势的加剧导致供需格局呈现双低态势,消费端再度遭受打击,从而导致猪价上涨势头戛然而止,市场供需长期博弈,8月份生猪价格呈现窄幅震荡走势。”对于近段时间国内生猪市场的震荡行情,卓创资讯分析师牛哲分析表示,受新冠疫情防控局势升级影响,国内消费深受打击,尤其是高风险地区,疫情管制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断发酵。聚餐、聚会、宴请等活动受限,原本8月下旬陆续展开的升学宴基本停滞,但国内中、低风险地区的各大院校或于8月底按时开学,届时对行情仍有微弱的利好拉动。
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也认为,自6月末猪价触底快速反弹后,进入7月以来近2个月时间里生猪价格呈现僵持胶着局面,全国均价于14.5-16元/公斤较为狭小空间内呈明显底部横盘态势,出现此种局面的主要根源在于市场供需端激烈博弈。
在国家收储政策托底提振下,市场恐慌情绪有所缓解,养殖户对屠企持续性压价抵触情绪较强,限制了猪价下跌表现;但由于饲料养殖成本上涨叠加双疫情压力影响,养殖端趁猪价稍有上涨有一定的逢高出栏情意愿,持续对猪价反弹上涨形成牵制,另一方面,下游消费需求表现持续不佳,虽立秋节气后,市场贴秋膘需求增多,但受国内新冠疫情散发病例增多,餐饮行业及户外旅游消费需求受到阻碍,终端消费季节性转好不及预期,屠企高价接受度有限,加剧了屠宰压价情绪的反弹。
政策扶持短期难改猪价颓势
面对猪价超预期下跌,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系列举措,以期稳定市场。
农业农村部近日就表示,8月初,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业农村部正在制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分省明确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并出台考核办法。各地要对照任务指标,细化落实方案,继续稳定落实财政、金融、用地、环保等长效性支持政策,逐步建立市场化调控机制,防止“急转弯”“翻烧饼”,让养殖主体有稳定的政策预期。
冯永辉认为,政策出台的原因是因生猪市场在去年的时候利润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今年急转直下,出现了深度的亏损,之前保生猪供应的任务要完成,而现在价格一降再降并已出现亏损,感觉是因产能过剩导致的,所以因产能的巨幅波动对生产者,对消费者都是不利的。在这个背景下,出台了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并分省明确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
“由于前期猪价持续走低,养殖端陷入深度亏损,国家开启收储政策,带动猪价稍有回升,但可持续性较为有限。”牛哲也表示,目前国家虽发布稳定猪价的提议,但决定生猪价格走势的仍是供需层面,在当前供略大于求的背景下,预计行情难有明显的反转。
他认为,短期来看,8月下旬养殖端仍有抗价惜售意向,月底规模场出栏计划减少;同时,学校开学对消费有一定提振,预计下旬生猪价格或先跌后涨,其中跌幅相对有限。将预测周期拉长,9月份生猪存栏增加,供应依旧充足,但养殖端抵触低价,或仍存抗价惜售的心态。需求方面,随着天气转凉,终端消费或有一定好转,但幅度或有限;中旬左右部分高校开学,南方疫区或解封,月底有双节提前备货,或皆对需求有一定提振。综合来看,预计9月上半月生猪价格震荡运行为主,下半月价格有上涨可能,整体月均价与8月或差距不大。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生猪期货入门”,可获得关于生猪期货入门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猪价再陷阴跌行情
早盘,生猪期货价格再度领跌,突破17000元/吨大关后持续向下,上午收于16800元/吨,跌幅2.33%。
与期市近期走跌行情相同,生猪现货市场价格也不乐观。据搜猪网数据,8月23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4.75元/公斤,较前一日的14.8元/公斤下跌了0.05元/公斤,单日跌幅0.34%;较去年同期的37.28元/公斤下跌了22.53元/公斤,同比跌幅60.43%。
近一周以来,猪价呈小幅下行态势,最近三四天猪价跌势趋缓企稳,围绕14.8元/公斤保持窄幅平稳震荡局面。目前最低价东北地区行情维持在13-13.5元/公斤,多地大肥猪出栏价格低于12元/公斤。南方高价区大部市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除广东和海南两省高位持稳外,其他各地维持在15.5-16元/公斤左右。
对比此前生猪价格高企时供应紧缺的市场环境,目前国内生猪供应量较为充足,成为导致猪价难以提振的原因之一。
近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消息称,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猪产能持续扩大,出栏大幅增长,猪肉市场供应充足,全省生猪存栏1688.7万头,同比增长39%,完成全年任务的102.3%,恢复到2017年末的104.2%;生猪出栏1567.4万头,同比增长37.6%,达到2017年同期水平。
猪价弱势下,养殖户亏损明显。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养猪场户每头生猪销售收入为2056元,养殖总成本2185元,每出售一头商品猪亏损129元。持续亏损已使得部分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
8月温氏股份发布的7月份销售数据显示,当月公司销售肉猪127.85万头(含毛猪和鲜品),环比增加26.46%,同比增加73.1%;收入22.66亿元,环比增加28.68%,但同比下降32.84%。温氏股份表示,公司投苗增加带来肉猪销量同比上升,但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近而导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公司提醒,基于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行业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未来出栏量仍存在月度波动的可能性。温氏股份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6亿元,同比下降14.81%;净利润亏损近25亿元,同比下降160.14%。
养猪企业亏损的同时,或仍要面临饲料价格上涨压力。中国饲料协会在8月17日公布了7月份全国饲料生产形势,数据显示,全国生猪饲料产量环比、同比均出现增长,其中同比涨幅更是达到了66.4%。
搜猪网消息称,8月16-22日,新希望、正邦、海大、安佑、特驱、澳华等一大批饲料企业陆续宣布饲料涨价,猪料、鸡料、鱼料齐齐上涨,上涨幅度在50-125元/吨。
疫情防控致回涨预期破灭
“早在7月下旬,国内多数养殖企业便对8月行情抱有较大的期许,看涨情绪升温,带动全国均价由7月26日的15.1元/公斤涨至30日的15.62元/公斤。但进入8月份,新冠疫情形势的加剧导致供需格局呈现双低态势,消费端再度遭受打击,从而导致猪价上涨势头戛然而止,市场供需长期博弈,8月份生猪价格呈现窄幅震荡走势。”对于近段时间国内生猪市场的震荡行情,卓创资讯分析师牛哲分析表示,受新冠疫情防控局势升级影响,国内消费深受打击,尤其是高风险地区,疫情管制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断发酵。聚餐、聚会、宴请等活动受限,原本8月下旬陆续展开的升学宴基本停滞,但国内中、低风险地区的各大院校或于8月底按时开学,届时对行情仍有微弱的利好拉动。
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也认为,自6月末猪价触底快速反弹后,进入7月以来近2个月时间里生猪价格呈现僵持胶着局面,全国均价于14.5-16元/公斤较为狭小空间内呈明显底部横盘态势,出现此种局面的主要根源在于市场供需端激烈博弈。
在国家收储政策托底提振下,市场恐慌情绪有所缓解,养殖户对屠企持续性压价抵触情绪较强,限制了猪价下跌表现;但由于饲料养殖成本上涨叠加双疫情压力影响,养殖端趁猪价稍有上涨有一定的逢高出栏情意愿,持续对猪价反弹上涨形成牵制,另一方面,下游消费需求表现持续不佳,虽立秋节气后,市场贴秋膘需求增多,但受国内新冠疫情散发病例增多,餐饮行业及户外旅游消费需求受到阻碍,终端消费季节性转好不及预期,屠企高价接受度有限,加剧了屠宰压价情绪的反弹。
政策扶持短期难改猪价颓势
面对猪价超预期下跌,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系列举措,以期稳定市场。
农业农村部近日就表示,8月初,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业农村部正在制定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分省明确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并出台考核办法。各地要对照任务指标,细化落实方案,继续稳定落实财政、金融、用地、环保等长效性支持政策,逐步建立市场化调控机制,防止“急转弯”“翻烧饼”,让养殖主体有稳定的政策预期。
冯永辉认为,政策出台的原因是因生猪市场在去年的时候利润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今年急转直下,出现了深度的亏损,之前保生猪供应的任务要完成,而现在价格一降再降并已出现亏损,感觉是因产能过剩导致的,所以因产能的巨幅波动对生产者,对消费者都是不利的。在这个背景下,出台了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并分省明确能繁母猪存栏量和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等核心指标。
“由于前期猪价持续走低,养殖端陷入深度亏损,国家开启收储政策,带动猪价稍有回升,但可持续性较为有限。”牛哲也表示,目前国家虽发布稳定猪价的提议,但决定生猪价格走势的仍是供需层面,在当前供略大于求的背景下,预计行情难有明显的反转。
他认为,短期来看,8月下旬养殖端仍有抗价惜售意向,月底规模场出栏计划减少;同时,学校开学对消费有一定提振,预计下旬生猪价格或先跌后涨,其中跌幅相对有限。将预测周期拉长,9月份生猪存栏增加,供应依旧充足,但养殖端抵触低价,或仍存抗价惜售的心态。需求方面,随着天气转凉,终端消费或有一定好转,但幅度或有限;中旬左右部分高校开学,南方疫区或解封,月底有双节提前备货,或皆对需求有一定提振。综合来看,预计9月上半月生猪价格震荡运行为主,下半月价格有上涨可能,整体月均价与8月或差距不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您好!2023年底猪价是否会涨还存在不确定性,对生猪期货来说,如果预期2023年底前有利于生猪价格上涨的因素会占据主导,可以考虑买入生猪期货合约。反之,如果上涨因素不明显,甚至变化方向...
猪价何时上涨全国生猪价格走势
可以参考期货的价格,然后判断现货的价格
生猪期货上市,猪价还会出现波动吗?
生猪期货上市,猪价还会出现波动吗?生猪期货上市,猪价还会出现波动吗?在生猪行业中,我们通常用“猪周期”来反映我国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对生猪价格造成影响的三要素分别为:母猪繁殖...
猪价破历史高点,后市应该怎么看??
你好,按照目前的走势来看,后期有很大可能走强
生猪期货周报:出栏缩量挺价,猪价小幅走强
2024年初以来,商品及权益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回落,生猪期现货价格偏弱震荡。基本面上,1月份出栏量预计环比增幅趋弱。出栏体重节后止涨回落,反应市场出栏仍然较为积极,冻品库存高位回落但仍然偏高,压制白条价格,春节前中下散户仍有集中出栏压力,供给仍然较为宽松。中期供需基本面上,暂时产业链供大于求局面难以迅速扭转,现货价格预期将维持底部震荡为主,年后处于消费淡季,市场预期偏弱,但节奏上三季度仔猪补栏环比下降一定程度可能令年后出栏压力也有缓解。期价上,目前整体估值不高,等待供需环比边际...
节后生猪期货价格再创新低,猪价将何去何从
1月30日早盘,生猪期货价格再度暴跌,其中生猪主连期货合约盘中大跌近5%,价格最低触及14480元/吨,创下10个月以来的新低。 图片来源:同花顺 据市场分析,年前虽然大量养殖户抛售前期压栏肥猪,但由于生猪价格持续走低,长期亏损严重,部分养殖户选择将大猪留至年后进行抛售,因而年后的生猪产能依旧十分充足,养殖户们普遍看空后市,纷纷选择在短期内竞争出栏;而消费市场方面急剧降温,猪肉需求转差,居民消费积极性普遍不高,可能是近期猪价持续回落的主要因素。 日前,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月16日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