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上涨,揭示一个道理
发布时间:2021-8-25 11:19阅读:253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连续上涨一扫上周的阴霾,投资者的信心大为提振。而就在几日前,赛道热门股与资金权重股齐跌,一时间悲观之声骤起。仅过了个周末,仿佛利空随时间烟消云散。
短短几日,投资标的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变化的,只有人心。
周一上涨后,周二食品饮料板块继续大涨,截至收盘食品饮料(中信一级)上涨2.52%,有卖方机构也表示,白酒优质龙头已处于合理估值中枢偏下水平。
近一段时间来,白酒等食品饮料子板块走势不佳,显示出其自身消费属性外,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类似上周白酒的走势,产业政策的监管消息甫出,资金往往未来得及消化其本质便习惯性地“先走为上”,回头细看,政策的调控更加利于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白酒龙头随着市占率的提升势必更为受益。
其实类似于对于监管政策的“误读”或不充分理解,在股市投资中并不鲜见。这类与资产价值无关、但却能够影响股票价格的信息,在行为金融学中,便叫做“股市的噪音”。
“总是会有事让人担心。不要为周末报刊上那些危言耸听的分析评论而焦虑不安,也不要理会最近新闻报道中的悲观预测言论,不要被吓得担心股市会崩盘就匆忙卖出。放心,天塌不下来。”美国传奇投资人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写道。
的确,二级市场投资中,噪音不可避免。特别是资金关注度越高、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更是容易出现各种噪音。
股市中出现噪音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不一样,对资产的定价也有差别。如果按照错误的定价进行交易,就容易产生噪音。特别是在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导的A股,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2,投资者的心理偏差。
有一种思维模式叫做“可获得性偏差”,也称为易得性偏差或易得性偏见,是启发式偏差的一种,指人们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时间的可能性。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新的信息出现后,投资者更容易被影响——而不是那些已经存在的、但需要缜密逻辑、复杂计算得来的旧信息。事实上,后者才是影响证券价格的核心。
3,自媒体发达。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无孔不入。与投资有关的(自)媒体,每天不间断输出各类信息。诚然,其中有些信息的确重要、关乎未来,但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的“标题党”也比比皆是。算法之下,信息更是对个人形成包围之势,泥沙俱下。
4,理解偏差。
很多时候,投资者总是习惯放大当下、而忽略长远;总是看到局部、而无视整体。对发展过程中一些政策、消息的不正确理解乃至误读,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实现了快速放大。
5,羊群效应。
资本市场中,羊群效应屡见不鲜。小部分投资者跟随大众和追随领导者的做法,也许事后看起来并不理智,但难以避免。其实在本质上,羊群效应也是源于信息不对称,在没有足够的信息时,“从众就是最有效的信息”。
每一次大跌后,市场总是习惯找一大堆理由,或佐证先见之明、或总结经验教训。但每当走过一个大的周期行情,我们就会发现:股市噪音是常态,投资要做的,就是将精力放到基本面研判中,回归投资本质,才是长久之道。
尽可能忽略噪声,股市投资就成功了一大半。股票投资中,是坚守仓位纹丝不动还是跟随消息不断判断投资时机这两种方式,往往后者的投资业绩更好。这两日的上涨,也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不为噪音左右,才能在投资世界中成为赢家。
彼得·林奇便说,如果你不被短期交易所左右、所迷惑,真正坚持长期的价值投资,那么你的竞争者会更少、成功的几率会更高。
近一段时间来,股市跌宕起伏,特别当大涨大跌变为一种常态后,我们应该逐步适应这种市场节奏。
当然,就像现实生活不可能完全消灭噪音一样,股市中的噪音同样不可能完全祛除。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理性看待噪音,学会在噪音中保持独立思考,在此基数上,辨别信息的真伪、为重要性排序、只关注主要矛盾、分析核心信息。
忽略噪音,让投资回归本源,就是寻到了投资的真谛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