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账户创了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21-8-25 11:17阅读:309
今天涨的最好的是今年最弱的宽基指数——上证50,涨了1.54%;而涨的最弱的宽基指数是中证1000和国证2000,分别涨了0.82%和0.64%。但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注意,恰恰这两个今天最弱的宽基指数,今天盘中分别创出了近4年来的新高。
对比上证50和沪深300,目前基本上在下降通道中,而中证1000和国证2000明显在上升通道中。其实也不奇怪,在最近4年里,上证50和沪深300已经强了3年了,今年开始中证1000和国证2000走出了和上证50、沪深300相反的趋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国证2000基本没有对应的基金,中证1000倒是有一些,但最好的品种不是中证1000的基金,而是和中证1000、国证2000相关度最大的可转债。
今天我的可转债部分大概涨了2.07%(网页链接),主要是第一重仓钧达转债大涨了18.18%、第二重仓鸿达转债涨了2.35%、第三重仓华锋转债涨了7.27%。而可转债目前大概占了我所有仓位的85%,所以今天整体涨了2.01%,今年涨了20.18%,第一次站上20%,而且创出了历史新高,还战胜了最好的宽基指数国证2000,今年国证2000涨了19.18%。
创了新高当然高兴,但更重要的是学会总结经验,便于复制成功。其实我今年大部分时间现在回想起来做的并不好,春节前重仓了茅台等股票,春节后一路暴跌差不多要跌出负数了。好在当时还持有一部分Q债和可转债。Q债的确定性很强,赚了一波后来了恒大债,我买了一点,后来发现风险很大,就割肉了。现在回想起来还好当时的决断。否则到现在会亏损很多了。不过整体Q债上赚了不少,也弥补了贵州茅台等茅组合的一部分损失。
可转债当时的比例不高,而且我最早采用的策略是类似双低的双排序策略,其实和双低基本类似,1月份暴跌后更是心有余悸,不敢配置过高的比例。长期以来可转债有个经典理论,就是超过130元可能会强赎,所以失去了保护,很多策略把130元作为一条红线的。我当时也是很长时间接受的这个观点。直到去年12月今天1月份双排序可转债暴跌。引起了我的思考,既然双低或者双排序可转债在大跌的时候无法避免,那么打开这个紧箍咒,还能找到什么样的更好的策略呢?
后来我尝试过一段时间的单因子低溢价策略,虽然涨的不错,但跌起来也非常厉害,一直到6月份,我花费了真正一个月时间,回测了从2018年开始的几乎所有因子的结果,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多因子策略的配方。从2021年7月5日开始,这个组合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21.77%的收益率,同期最好的宽基指数国证2000涨了10.83%。
有人觉得目前可转债的风险大,主要理由是双低系数比较高。我觉得这个系数高,对双低策略可能是偏风险大,但对转股溢价率比重高的策略,不能刻舟求剑的去看这个问题,比如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的策略是30%的价格价值70%的转股溢价率,那至少也要计算30%*价格+70%*100*转股溢价率,或者在双排序中考虑权重才能对应上,而不是用一个系数来评判所有的情况。极端的说,如果100%的转股溢价率因子,那么可转债的价格高低,基本是没什么影响的。
再说了,即使有点回撤的风险,按照我的回测,能安全度过2018年的熊市和在去年12月、今年1月取得正收益,还怕什么呢?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