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的医药股可以抄底吗?
发布时间:2021-8-25 11:10阅读:237
近期医药股大跌,特别是医药一哥恒瑞医药、迈瑞医疗周五放量大跌,这可不是啥好现象!
一般情况,这往往是机构资金彻底失去信仰,选择砸盘走人,机构如果都失去信仰,那跌下去是没有底的,往往是医药股熊市正式开启的征兆。
在集采大棒和医药股大跌的反身性下,作为非专业的散户,现阶段该如何投资医药股呢?
01医药股暴跌的原因
周五医药双雄恒瑞医药、迈瑞医疗放量大跌,毫无疑问有恐慌情绪在里面,但更重要的是基本面、逻辑和认知的崩塌。
医药龙头包括恒瑞医药近期大跌,主要是二季度净利润不及预期,甚至令人大跌眼镜。
原本市场给的是成长股估值,预期打满,2-3倍PEG给予估值。
好家伙,中报出来,单季度增速创下历史最差纪录,能不暴跌,能不跌停吗?
这就是典型的成长股陷阱,岁月静好的时候估值上天,虎落平阳的时候人人喊打。
回到迈瑞医疗身上,安徽集采座谈会语出惊人、技惊四座,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纳入集采产品范围,下半年高值耗材、医疗器械集采预计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之前化学发光在讲一个「销售仪器带动试剂销售,试剂销售反哺仪器销售」的封闭故事,是不是很像左脚踩右脚。
现如今安徽集采直接给出白日做梦的红牌警告,试剂也要参与集采谈判,专机专用不存在的,乖乖听从规则,否则滚蛋。
而迈瑞医疗就是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厂商,体外诊断收入占比近三分之一,后续集采压力在所难免。
02成长股陷阱
看到很多人已经在思考如何抄底恒瑞和迈瑞,但叶秋还是想说一句实话,抄底需慎重,耗子尾汁。
很多人估计没经历过成长股的腰斩,所以这方面上的投资经验比较欠缺。
成长股投资有一个割韭菜于无形的天坑:早期估值高不可攀,没几个人敢买,但是等到估值合理,你觉得可以够得着的时候,往往是成长陷阱。
比如曾经的老板电器、南极电商、信立泰、上海机场、东阿阿胶等等,股价腰斩60%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且持续时间长达两三年,甚至更加。
成长股陷阱一般有三个杀人诛心的阶段 。
第一波杀跌是公司逻辑和基本面刚刚出现恶化,业绩出现下滑的时候。
这个阶段一般是急跌,短短几个月股价跌去百分之三四十 ,此时部分坚定持有的人还深信不疑,不相信牛股就此陨落,等待着反转的带来。
第二波杀跌是很多前期错过牛股的人终于等到抄底的“机会”。
但是基本面的恶化那是一时半会可以修复的,暴跌过后股价往往还会继续暴跌30%-40%,这个阶段往往持续一年半载,磨人且煎熬,很多人亏钱也就是亏在这里。
第三波杀跌是最坚定的投资人也彻底失去信心,整个市场鬼哭狼嚎,只能等待公司自身业绩出现反转。
第三个阶段股价从最高点已经跌去60%以上,没有人再相信公司能重复荣光,这个阶段往往是超跌阶段,至于股价能否逆转,全靠公司自身基本面能否突破,否则就在不断的震荡磨底。
目前的恒瑞在创新药和国际化上破局尚早,逻辑尚未修复,利润下滑趋势初现,绝非一两年时间就可以恢复元气。
而迈瑞医疗的集采预期刚刚开始,集采的结果只有一个放量不增收,直接把行业的天花板降低好几个档次,这也是杀估值的一个过程。
大佬都倒下了,小弟哪有不遭殃的道理,这就是近期医药股大跌的缘故。
03后续如何投资医药股
具体到医药股投资,集采大背景下,万物皆可集采,企业、机构、散户千万不要一厢情愿,认为XXX绝无集采可能性。
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创新发展依旧是医药股投资的大逻辑、大方向,但是短期集采大棒必然是大利空。
国内「重营销,轻研发」的毒瘤体制急需纠正,看看行业一哥恒瑞、迈瑞,哪家不是销售费用远大于研发费用,通过集采倒逼创新,淘汰落后产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集采的本质是变革原本路径依赖、过度营销的腐朽制度,建立起真正有利于创新的土壤,让药企真正愿意去搞创新,真正有所收获。
后续可以关注集采暴跌过后、真正有创新硬实力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注定绽放光芒,目前叶秋也在密切关注这一块的机会。
最近一点探讨:在集采大棒下,不少企业纷纷转向消费型医疗,比如医美、OTC等非集采重地,企图逃离集采的既定规则 ,这种方式真的可行吗?
国家又怎样应对这种医药企业的大逃亡对策,如果真的都跑去大搞消费属性的医药,那么谁来搞创新呢?
某些暴利行业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未知的隐患和雷随时可能暴露,高位多思考敏感度注定不会错,不要心存任何侥幸心理。
近期很多人被医药股重伤,一点思考、总结和展望,欢迎大家探讨哈~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