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仑战役”的一些思考
发布时间:2021-8-18 11:50阅读:232
昨天的一篇专栏:一份来自比亚迪“昆仑战役”的“战报”,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到了昆仑战役所取得的成果。
今天我们换另外一个视角来聊一聊“昆仑战役”
首先,从主机厂的角度来简单的聊一聊。

聊之前,可以先看一张内部的照片:来自重庆区域。可以明确看到,以重庆为例子,3-6月的市占率,仅仅只有2.23%。但经历过昆仑战役之后,重庆的市占率已经达到7.39%,DM-i车系仅仅只用了1个月的时间销量接近了之前4个月的销量,这还是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达成,如果能够充分供应,7月超越上半年累积销量也不是说不可能的。
我们再来看一看与竞品车型的销量对比,从上险数据来看,7月秦Plus DM-i上险量711辆,逸动606辆,轩逸551辆,朗逸Plus 507辆,卡罗拉425辆,在同级别的燃油车相比,销量也实现了反超。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DM-i车系对于燃油车型的优势与替代,这个趋势已经开始并且无法避免。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真正刺激的环节了。假如,你是比亚迪的决策层。在面对一个需求爆棚,同时供给缺货的市场环境之下,应该如何决策呢?
在这里有两个前提:
第一,DM-i的缺货周期普遍在3个月以上,同时工厂这边的产能爬坡较为缓慢。
第二,比亚迪之前没有面向客户的订单预定系统,所以,从技术上暂时无法完成按照客户预订编号发货。
在这种情况下,缺货3个月是前提,没有客户订单系统是前提?一边是15万+的订单,一边是缓慢爬坡的产能。只要缺货,永远不可能避免被骂?特别是缺货周期普遍超过3个月以上的情况下。让你来做选择,你会选择什么?
我们可以做一次“推演”:
方案一:全国各个区域,一碗水端平,普遍撒胡椒面。大家都能匀上几台,但始终处于缺货状态(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全国都被骂)。
方案二:选择优质经销商,向优质经销商略微倾斜。至少能够稳固与优质经销商的关系,并把它们深度捆绑在一起(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引发经销商与厂商之间的矛盾)。
方案三:选择重点区域,集中仅有的优势兵力,提升比亚迪在局部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除重点区域外,其他区域被骂得更惨)
…… ,当然在这两个前提下,还可以提出更多解决方案……
在这两个前提下:无论怎么选择,都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但用户和网友们可不用承担后果)
如果,真的换一个位置,很多朋友也许就能明白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一碗水端平:那就是100%全部被骂。
经销商倾斜:也会引发经销商之间以及经销商与厂商之间的矛盾。
区域攻坚战:尽可能保证部分战略优先区域(至少在这个区域不太被骂),挤压其他区域的供应——被其他区域的客户骂得更惨。
交出不车,对于比亚迪而言属于“甜蜜的烦恼”,从总体情况来看,只要交不出车,一定被骂;既然被骂是一定的了,你会怎么选呢?
在资源优先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攻下重点市场。这才是比亚迪继续往年销售100万辆前进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消费者一定会不满意)。
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视角,从消费者角度聊一聊

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付了钱了(更多是订金),提不到车?如果一视同仁,大家都在排队等,也就算了。结果厂商来了一个重点供应“天津、重庆、江苏、湖南与广西”,这一下子就爆了,一边是大家等3-4个月都提不到车,一边是有的区域优先供应。一堆什么“地域歧视”、“退钱”的舆论就被带起来了。再叠加,比亚迪之前没有订单系统,这一下子消费者的情绪就一下子被带爆了。
不过实话实说,要说“地域歧视”首先应该说的是特斯拉呀:你看每个季度的第一月,特斯拉就是不供应国内,要把车辆出口给海外,这不就是“优先海外、歧视国内”么?怎么不见有一个人跳起来骂特斯拉呀?不信,大家自己看看现在预订降价版本的 3 和 Y 看看能不能够当月提车?既然国内的需求这么旺盛,为什么要优先出口呢,而且7月出口居然达到了2.4万辆,留给国内的仅仅只有8600多辆?
其实,供应节奏与区域属于主机厂自己经营计划与安排。典型如特斯拉中国: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优先保障出口;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优先保障本地交付。它就是这么一个经营节奏,4月就是,7月还是。
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比亚迪至少有三个主要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没有预料到DM-i车型的销量会如此火爆,因此在产能的安排、订单系统等方面,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只能怪比亚迪自己,在进入2015年之后从来没有享受过订单爆棚的状态,虽然汉上市的时候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订单超预期,但在比亚迪心中认为“汉”的热销属于车型准备的足够充分(在汉上市前,内部设定的销量目标仅仅只有几万辆),但这次的DM-i车型的热销程度则远远超出比亚迪自己的想象。但整个生产体系、订单体系,其实是完全没有跟上比亚迪产品热销的节奏的(从最近的海豚的发布,发现营销体系和订单体系,还是更不上节奏,不要说和新势力比了,就是与传统品牌比都比不过)。
第二个错误:自己的经营思路或者说意图,被提前曝光了。本来等待提车就是一件非常让人痛苦的事情,结果还出现了厂家有选择的保障供应而放弃其他区域的供应。一下子,让整个事件的舆论,变成另外一个模样了。所以说,厂家有思路执行就好,千不该万不该提前曝光了。
第三个错误:DM-i车型的定价。这次的DM-i的定价与以往合资车混动车型的定价完全不同,一改以往混动车型比燃油版贵4-5万的定价策略。就是贴着燃油车的定价,适当增加一点成本而成的(仅仅比燃油版贵了1-2万元),这就导致了对于消费者而言,DM-i的性价比和经济性都非常得高(所以,才会在5月底积压10万张订单,在7月底积压15万张订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比亚迪还不像某些日系品牌,一看供不应求就开始搞店内加价。
不过,从8月开始,其他区域的客户可能也没有那么多怨言了。因为,一场全新的、面向全国的战役也即将打响:这一次是面向全国的,每一家经销商、每一个客户都能感受到,9月供应开始全面放量(当然,由于芯片短缺原因引发的暂时缺货产品例外)。
不仅仅是青海刀片电池工厂的30条功率型刀片电池产线投产(规划年产能10GWh),西安第二工厂也与7月底正式投产了,全面提升DM-i整车产量,同时长沙工厂也新改造了一条DM-i的产线,来满足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
但无论如何这次比亚迪的“三宗罪”是逃不了的:经营计划保守的问题、营销的订单系统及区域供应的问题、车型定价的问题。
但对于比亚迪自身而言,既然消费者“用钱投票”都选择比亚迪了,比亚迪自己也要争气一点,能够进步更快一点,能够更贴近市场一点。要不然,怎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呢?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