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经济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8-18 11:47阅读:339
林毅夫先生一直是我敬佩的国师级别的人物,他的思想睿智,见识深远,态度和蔼,泅渡金厦的传奇的经历,都给我以震撼,我经常在B站上搜索林毅夫先生的音视频,反复的观看和体会。受益良多。为了更深刻的理解他的思路,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读了他的著作《新结构经济学》。虽然有很多晦涩性的专业词语,不太好懂,但基本感受到了他的大体的思路,其中有很多的见解,对我们投资很有帮助,我将自己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我理解的《新结构经济学》的主体思路,是国家要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来做自己最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积累经济盈余,再投资改变提升自己的要素禀赋,使得自己在新的禀赋条件下,形成更高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如此螺旋向上,达到产业升级,GDP提升,人均收入增长的目的。实现国家由穷向富的过程。

以改革开放之初的三来一补的服装行业为例,我们在初期的最重要的优势要素禀赋,就是人力成本便宜,但资本缺乏,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当时的服装行业在全国各地零散而分散,服装行业需要的进出口,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国家穷,也不可能进行全国性投资改善,这些靠企业本身就更不行了。于是国家实行有利的产业规划,在靠近香港等口岸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区,举全国之力于一个点,突破基础设施的瓶颈,放开人口流动,让低成本的人口涌向出口加工区,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期行业形态。因为我们的人力成本的优势,我们的三来一补利润丰厚,迅速的积累起了早期的资本盈余和税收,国家利用这部分的盈余和税收,又开发更多的基建等设施,投资教育,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提升人力的素质,新的要素不断的提升,人力禀赋从普通劳动力的优势,慢慢转化为更高的人力素质禀赋提升,产业也从低端制造,向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端如机电制造等产业的跃进,随着资本的积累,要素禀赋中的现在正在向人力素质和资本充足等前行,现在正是向着发展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如芯片人工智能等进发。在要素禀赋变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服装行业,慢慢的失去了人力成本的优势,从以前10%甚至20%的净利润率,慢慢的转向了甚至1%的净利润率。在新的人力高素质和资本充足的要素禀赋下,服装企业摆脱传统的制造,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升级,也就是研发营销和品牌,走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型。

新结构经济学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本质,其实是产业升级的路径被限制,是发达国家垄断了第二第三次产业的路径,禁止发展中国家向更高的产业升级。目前美国占据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如金融、芯片等,因为产业更高端,人均GDP更高,所以美国的人均GDP是6.3万美元,美国人均收入自然也能更高,也更有钱。而英法德日占据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他们的人年均GDP能达到4万美元。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都停留在传统的一次工业革命的产业,或者作为二三产业的低成本制造的附庸,大多数产业无法支撑1万美元甚至更高的人均GDP,没有更高的人均产出,所以也没办法提升你的人均收入。产业不升级,永远没法跳过中等收入陷阱。
除了中等收入陷阱,其实也有发达国家陷阱,他们大多数停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业中,英法德日的人均GDP只能停留在4万美元附近,都无法向美国的6万美元靠拢并超越。看起来是日本失去的30年,同样也是德国英国法国的失去的30年。有芯片吗?互联网吗?没有,这就是产业升级的限制作用。日本不是没有想过产业升级,跳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顶端,法国也想,但终究是政治上弱势,被美国无情的打压下去了。
一些中等收入国家也想跨越更高价值的产业上去,但这些国家太小,政治上也不能自主,有些被民主所胁迫,过分提高收入水平,而忽略产业的升级和人力、资本等要素升级,再加上美国惯用的万能搅屎棍——民主,中等收入国家的新产业升级过程轻松被美国打压,又受到后续不断涌上来的新的国家的产业竞争,举步维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
这种升级,在国内的城市发展中,也同样的体现出来,比如青岛和合肥,青岛过去的家电产业是,曾经是城市的支柱,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这些年来,错失了升级到更高级别的芯片制造、新能源、电子产品等更高级的产业,慢慢走向中等收入陷阱 了。而安徽合肥,被誉为最牛投资的政府,眼光独到选中三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未来合肥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更高端的产业形式。

那中国会整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吗?中国不会,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政治凝聚力强大,市场广阔,可以做到自我内部更生的可能。无惧美国打压。现在的要素禀赋中,科技人力和金融资本都非常有优势,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将来超过美国,进军更高端的产业完全是可能的。
讲这些,对我们的投资有什么作用?其实道理是相通的,你的投资需要复利增长,重要的是看你的企业标的要获得增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投资的企业是不是符合产业升级的方向?这个同样的重要。我们未来是人力成本低的要素禀赋丧失,比如我们的人均GDP在2030年要超过2万美元,那么营收/员工数<12万的公司,肯定是被淘汰的,投资于依靠人力成本的企业,将来日子会非常的难过,比如传统服装制造、快递、家电制造等,而未来人力素质提升和资本充足的要素禀赋增加,是我们新的优势要素禀赋形态,也就是说传统行业升级的品牌产品,高科技新兴产业、金融等,都是发展的方向。美国在1980年代后,高新技术、医疗健康、品牌消费品等都有不错的复利。
对于我们自己的个人的提升,职业规划,也是一种启发,不要在工厂和自己的单位里斗来斗去的其乐融融,不如放开视野,走出舒适区,放弃路径依赖,给自己一个上帝视野,来看看自己要去做什么吧。给世界,留下自己的痕迹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