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4_0250_读《中国储能白皮书》有感
发布时间:2021-8-16 10:55阅读:182
今天把如标题所书这本书大致翻看了一遍,记录一些要点。
这本书首先为目前中国储能行业做了一个总体点评:“行路难,多歧路。前景光明,隐忧依然。国内储能产业的从业者大多是实力单薄的中小型企业,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恰当的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电力市场机制滞后缺模式,技术厂商靠垫资,集成商赔钱担风险。占据大多数的新建风光发电侧项目属于强配储能,缺乏模式和价格传导机制。风光储模式促进了储能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但缺乏体现储能成本疏导机制的强配储能必然引发低价的无序竞争。‘近亲结婚’成为常态,第三方产业资本很难直接面对储能。如此模式下的快速增长无助于储能产业健康发展,劣币驱逐良币,技术迭代很有可能走上歧途。从商业角度看,现有的储能项目收益模式依然遭遇市场规则和过剩低效电力资产的挑战。安全问题并没有根本性解决方案,随着锂电项目规模的迅速扩大,风险萦绕始终。”
这份点评可谓客观、准确、直指要点。最近也看了不少储能相关的深度研报,整体感觉研报不够客观,只说好的一面,如空间多大,前景多好,但对于实际面对的问题却是一笔带过。
实际上,一个新生事物刚刚出来的时候,一定是不成熟的,它的发展一定是迂回前进的。过早的介入很可能成为先烈,比如2016年买新能源汽车,现在虽然看起来很好,中间可是经历了3年深度调整,而且有一些公司最后并没有走出来。我们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如果仅从16年算起,也用了5年才让这个行业发展到可以靠自己成长的阶段,而不是靠补贴。
然后说一组数据,2020年全球新增电化学储能排名靠前的国家,第一是中国,装机量1.56GW;第二是美国,装机1.4GW;第三是英国,装机0.5GW。可以想象,即便今年增速翻10倍,国内也才15GW,美国14GW,相比整个光伏装机占比非常低,因此可以发现很多公司业务上面的储能的利润贡献大概率会不足10%,比如逆变器公司。
书里提到,储能的一个未解问题是,目前的储能技术大概率不是最终的方案,因为锂储能假设完全铺开做,对锂的消耗量非常大,锂价一定会涨到产业链不可承受的状态。如今长时非锂储能技术开始进入大众视野。Form Enegy公司推出了“水空气”储能方案,获得7600万美元C轮融资。Lockheed Martin推出长时储能系统GridStar Flow,在完全放电情况下持续放电时长为5小时,半放电情况下放电始出可达10小时,目前现有的储能系统很少能超过4小时。还有宁德近期推出的钠电池,可能也是改变储能行业的一个技术。也就是说,这个行业目前存在的大量的未知数,技术的更迭会让一些企业戛然消失,它的投资蕴含的风险不可谓不大。
书里还提到,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要知道韩国的锂电池公司是非常牛的,然而韩国的储能系统近3年发生了20多起安全事故,最近一次事故发生在2021年4月6日,韩国忠清南道光伏储能项目起火。以目前储能系统的不成熟性,发生事故几乎是“必然”的,一旦发生恶性事件,就会是这个行业的黑天鹅。
整体看下来感觉就是,这个行业路还很长,值得关注和跟踪,但是投资上面可能还需要时间观察和等待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