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誉远过去业绩原因的分析和未来发展形势的判断(下篇二:一定会有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1-8-16 10:12阅读:877
(接续)
(七)与同仁堂、白云山、上海医药、片仔癀、云南白药相比优劣如何?
暂时撇开业绩,广誉远整体上是最具潜力的。因为,独家产品数量最多,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数量最多,制作工艺独特且工艺的地域性特征明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产品适用人群广、应用场景广。比如,龟龄集,属于温补上品。之所以,网上有很多体验者说,鼻炎、肠胃病、风湿病、睡眠不好、白发、不育症等互不相关的疾病,服用龟龄集后,都有明显效果。甚至有人戏谑称“百病包治的神药”,似乎神奇得让人有点不敢相信。我这里解释一下,不一定正确。事实上,有很多病症本来就是“异病同源”,很可能都是正气不足、阳气不盛造成的,不同人表现形式不一。而龟龄集正是强肾固本、扶正补阳的,所以不同病症的人服用后都会有效,但一定要合源对症。否则,会适得其反。
广誉远除了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甘露消渴丸等5个大单品之外,还有100个大众产品,而且个个都是精品良法,形成了“拳头产品领衔、大众产品跟进”以及“保健药品为魂、治疗药品为根”的合理产品布局和丰富产品矩阵。而且,还有多位领导人、名人和皇家御用的强大背书。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广誉远在打造“精品中药”战略的同时,并没有满足于经典古方、国家秘方和独家技艺的现状上,而是紧扣现代人所关心或质疑的中药有效性问题,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运用现代医学方法,联合高校、研究机构,就龟龄集、定坤丹等产品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和论证,已连续联合发表了10余篇SCI论文,特别是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开展的。在推动中药古代配方与现代技术结合融合方面,在全国中药企业界已遥遥领先。广誉远在传承古训和发扬精品精神、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地融入了科学精神,这也是其一大亮点和特色。在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未来广誉远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由于西医打压、国家弱化、山西无视、宣传乏力、经营不善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广誉远“势而不优、强而不壮”的尴尬困境。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因为广誉远目前仍处于“潜龙在渊”的阶段,怎么还会给你机会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其股权呢?了解广誉远并买入者,皆为有缘,注定有缘,有幸结缘。
片仔癀,可谓中药股中最成功的的典范,不得不服啊。八宝丹与其“同宗同源”,而中药中除了广誉远的牛黄清心丸之外,与片仔癀药理同性同源(即同具有解酒保肝护肝功效)者也不止一二。其药效呢,从我家人的体验来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个人感觉,有点“物不所值”,仅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本不具有“唯一性”的片仔癀,通过十多年的商业运作和资本运作,很成功地将其打造出“唯一性”,形成了像“喜诗糖果”一样的神奇魔力、魅力和强大的品牌效应,已经根植于消费者的血液中,形成了市场和社会公知。片仔癀为广誉远后续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借鉴标杆。片仔癀的问题是产品单一,产品线不够丰富。所以,片仔癀才需要跨界做化妆品。
而广誉远拳头产品清晰、产品矩阵丰富,无需跨界,只需集中专注、心无旁骛地做好做强做优精品中药即可。从产品的适用人群上来看,广誉远会更广一些。牛黄清心丸具有与片仔癀一样的功效,但都属于寒性,包括安宫牛黄丸在内,并不能常吃,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吃;龟龄集属于温补性,适用人群更广,应用场景也更广。作为龟龄集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龟龄集酒,国内唯一可以标注使用“延年益寿”功效的商品,兼具“功效性价值”和“稀缺性价值”。
云南白药,也存在产品单一的问题,相较于片仔癀,白云产品还有一个缺乏礼品属性的问题。产品单一,应用范围受限,属性受限,很容易出现天花板。所以,云南白药也试图通过尝试多元化战略来弥补不足。跨界或擦界转型,是否成功,效果如何,需要跟踪。
同仁堂,产品质量过硬,品种齐全,同仁堂的中药在相同品名的产品中基本上是数一数二的,是中医药界的一块“金字招牌”。我从小就服用同仁堂的中成药,所以对其有一种情怀。不过,同仁堂的问题:一是缺乏独家拳头产品,它生产的药,其他厂家也能生产,其产品质量和药效倒是上乘,算是一大特色。其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在品质上与广誉远相比还稍有逊色。二是品牌分散化,除了北京同仁堂,还有天津同仁堂、南京同仁堂,台湾省也有同仁堂(名号可能不是同仁堂,但根是同仁堂的)。如果品牌能整合在一起,就完美了。三是产品分散化,除了中成药,还涉足海参、燕窝等高端滋补品,等等,产品属性不够集中。四是中成药剂型缺乏创新,好的中成药大多是大蜜丸剂型的,这一点不如广誉远,广誉远除了大蜜丸,还有水蜜丸、胶囊、口服液等剂型,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服药偏好;尤其是水蜜丸、胶囊、口服液剂型,携带便利、服用方便,更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符合西方人的用药偏好,从而也更容易走向国际市场。当然,走向国际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得信中医药、用中医药;连我们自己都不信、都不用,何以让外国人信、让外国人用呢?
白云山,中药南药派的代表企业,旗下有王老吉、陈李济、潘高寿等众多老字号,也有如华佗再造丸、舒筋健腰丸等独家产品。白云山的问题是,中药、西药都做。在集采政策的影响下,总体盈利水平会如何,市场对白云山的估值,会不会受药品集采政策影响而拉低呢,都需要观察。
上海医药,旗下有麝香保心丸、厦门中药厂的八宝丹、苏州雷允上的六神丸等独家产品,有一定的消费群体。个人对其六神丸独有情钟,小时候曾经服用过。上海医药存在和白云山同样的问题,中、西药均有涉及,在中医药低潮时期,西药占的份额不小,业绩和估值受药品集采政策的影响会有多大,也需要观察。
以上比较,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八)中药消费没有连续性吗?
有人说,药(中药)没有连续性、成瘾性,谁没事经常吃药啊?酒不一样,经常喝点。其实,酒和药都一样,多了都伤身、都有害,并不是酒就可以经常喝点的。有多少人因为喝酒将身体喝垮的啊?因为打拼、劳累、喝酒,最后整出一身病,不得不花钱买药吃药来治病。这样的例子可不少啊!像这样的群体,就像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的,你说教他们根本不听,也听不进去。
其它致病因素暂且抛开,就喝酒这些群体,已经可以源源不断地为药物输送客户了,说酒消费有连续性,那药物消费没有连续性,逻辑不通啊。建议大家不妨看看《陈理:天宫宝藏的传奇故事(序二)》这个帖子里分享的很多个人亲身体验案例,“没酒(龟龄集酒)后,三天不喝就怪想念的,颇有“三日不喝如隔三秋”之感”“谁用谁知道吓一跳”“当时亲朋的复购率高达 80%左右”。再说了,不少慢性疾病尚无法根治,需要持续用药加以维持的。
更何况,保健类商品更具有消费的连续性特征。中药中不少是具有保健性和预防性的药品,这将是一个什么量级的市场啊,比白酒的市场还要广阔。广誉远产品可消费的连续性,确保了产品消费的高频次和较强的客户黏性。
(九)集采政策对中成药影响几何?
了解集采政策的影响,需要理解国家的意图,这是前提。政策需要围绕意图和大方向而定的。
一方面,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后,用药量和费用都会随之增长,国家也希望通过集采政策将社会的医疗总负担降下来,确保医保政策可持续。另一方面,中医药的优势慢慢地重新被大家所认可,也到了不得不支持、不发展的地步了。中医药在近代之前属于强势行业、产业,现在已经被抹黑得变成了一个很弱质的行业产业了,就跟一个人一样,都快被打残废了,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调理休养才行。中医药,需要国家、社会的呵护、关爱、支持与精心培育。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独有的,经过实践验证也是有效的。过去,在刚刚大量使用西医西药时,不少人过度迷信那些西医西药。但是,这些年来,真正的效果怎样呢?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应该将中医药的优势发扬光大,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中医药也一定能担当起重任的,因为唯有中西医结合,才是未来攻克人类重大疾病的最佳途径,没有之二了。中医药迟早会、也一定会被世界所理解、被世界所接受。
我们国家的医药企业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我们要缩小或弥补这个差距,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我们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自己最擅长的都不去干,偏偏干自己不擅长的,你怎么和人家竞争呢?国家一定会培育几个大的中药龙头企业,这是大方向。不这样办已经不行了。
另外,从营销方式模式来看。广誉远、同仁堂、片仔癀等传统中药企业,以前主要走自营门店或药店零售的模式,这个模式在过去可能不如医院供货模式好。但是,医院供货模式滋生了很多腐败问题,存在价格虚高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国家打击和解决的,比如今年4月13日财政部发布医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媒体报道湘雅医院副院长事件,都是信号。这正是“势”的转换,正所谓“此一时而彼一时”。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即便是在那么至暗的时期,广誉远也没有转向医院供货的营销策略,明知不为而不为,这就是风险思维、底线思维、风险控制的定力。
定力足者,恒;定力坚者,强。
理解集采政策的影响问题,需要将我们的劣势和优势分开看,将西药、中药分开看,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开看,将中药中的普药和独家药(包括国家保密配方、保护品种)分开看,将预防性保健品和治疗性药品分开看,将不同的营销模式分开看。
(十)持有多久合适?
持有多久合适,这取决于你的认知和坚持程度。
我是打算一直持有,坚定看好中药保健的趋势和周期。
(十一)广誉远会不会退市或者倒闭?
国资接手后经营会不会比现在还差?
有人担心,广誉远会不会退市或者倒闭,国资接手后经营会不会比现在还差。
第一,最起码最近几年,广誉远退不了市,倒闭不了;从长远来看,概率也极低。因为,好产品、好品牌摆在那,大环境、大气候、大方向也摆在那的,正好切合。
第二,广誉远回归国资后,的确可以拥有民营企业所不具备的资源和优势,比如低息贷款,整合农工商等各类资源形成支持振兴中医药发展的合力,口碑效应等等。但也需避免和克服国有企业行政化严重、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等可能发生的弊端。回望历史,广誉远没有发展壮大已经是山西省的一个痛点和遗憾;展望未来,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但愿山西省能解放思想、革故鼎新,抢抓大好历史机遇,将广誉远的金字招牌擦亮、做响、变强,把过去的遗憾变成希望。毕竟是时过境迁,时代不同背景不同阶段不同了。在探索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时代大潮中,如果广誉远仍然没有做强、做大、做优,真就有愧于我们的老祖宗,有愧于党,有愧于人民了。
从最近福建省莆田店、福州店等门店相继开业的消息来看,形势在一天天变好。衷心祝愿广誉远有一个好前程!
(十二)存在哪些风险?
比如,经营不善,中医药馆建设推广进度不及预期,振兴中医药发展的推进力度不及预期,社会和市场对中医药的认可度转变不及预期,一些不可预料的黑天鹅事件,等等,都需要考虑。
五、问题与思考
有3个问题,还没有完全想明白,求教各位老师,望指点。
问题一:如果扩股为2倍,股价只需上涨50倍,市值就可以上涨100倍。在这种情况下,业绩应该上涨多少倍呢?是不是50倍?
问题二:为什么西方国家会出现以化学药品为主流的格局,而对植物药物不是那么推崇呢?
问题三:从2015年至2020年,白酒、医药(西药、生物制品、疫苗)、科技替代、调味品、腌制品、休闲食品整个板块相继走强,2020年白酒(二线、三线)、新能源汽车、医美、碳中和等板块或概念相继走强,2021年年初至今(8月12日)芯片、锂电池(尤其是锂矿)、储能等板块和概念先后走强,而中药板块从整体上迟迟体现不佳。69家中药上市企业中,只有片仔癀、沃华医药、西藏药业、以岭药业、中新药业、广誉远等6只个股涨幅曾经在3倍左右或3倍以上(而且是在不同时间段),绝大部分个股都比较弱势。相较于近两年的最低点,截止2021年8月12日收盘,同仁堂仅上涨了近46%,白云山仅上涨了14.8%。
最近,仅锂电池和芯片板块中,短期内超过3倍的个股都不在少数,而且上涨的时间段也相对集中。尤其是,江特电机(摘帽+锂电)从2020年5月2日(最低1.25元/股)算起,到2021年8月6日(最高26.54元/股),不到1年半的时间,上涨了21倍之多。
自2016年12月25日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有4年半有余。自2020年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卓越表现至今,也有1年有余。
是对中医药有偏见,还是有利益纠葛?是担心有不确定因素(如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减轻育孩的教育、医疗、住房成本压力)压制,还是中药板块容量小?中药板块中69支个股,白酒板块中仅18支个股?如果说贵州茅台市值高的话,芯片和锂电池板块的市值也不算太大?还是有其它原因?
有人说,市场就是对的。可是,根据我的跟踪、观察,并不是这回事。明明是对的,可市场就是不理会;明明不是那回事,可市场偏偏就认可。也许正是这种真相和市场之间的偏差,才形成了市场强大的魅力吧。有人说,你只需顺应市场就行了。但要真正做到顺应市场,有时候只不过是嘴上的劲儿罢了,实际操作中很难、真难!
临近结尾,再给各位讲一则小故事。某天,有一条通体雪白、晶莹剔透,长有两对翅膀的飞龙鱼出现在水池上方,原地盘旋。见状,一个箭步走上前,双手紧紧地抓住,赶紧放入盛满清水的大红桶之中,飞龙鱼静静地在桶底待着一动不动。稍后,乌云密布,大雨而起。不过一刻钟,雨过天晴。一群小鸟飞来,停留在对面屋门口。其中,有一只通体金黄色的小鸟特别咋眼。于是轻手轻脚地慢慢凑向前,猛地一扑,将那只金色小鸟攥在手中,其它小鸟一轰而散,各飞西东。如果将其圈进笼子里,野性十足,难以服养。于是展开双臂,朝向天空,双手松开,金色小鸟一个猛冲,飞向那辽阔高远、广袤无垠的蓝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相信,广誉远的未来一定是星辰大海,只需静静的守候、坚持、陪伴就是,与其共同成长、共同分享。广誉远值得一生拥有。
“一定会有好日子!”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期权技术分析的未来发展和趋势是什么?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