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下个10倍股(华阳股份)
发布时间:2021-8-16 09:07阅读:294
2020年12月8日,CCTV2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的《新能源跑出“加速度”》节目中,报道了我国新能源电池的技术突破,其中在储能电池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提到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研发的钠离子电池已经开启商业化之路。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CCTV2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深入江苏省中关村高新区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卫蓝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和天目湖先进储能研究院等企业采访,报道这些科研机构、产业化公司,通过不同的技术路线,攻克新能源发展的“痛点”。
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列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指出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型,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最后报道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仍面临发展短板,核心技术有待突破。这些都等待着科技创新勇敢者们用智慧去攀登,用坚持来跨越。
中科海钠钠离子研发团队十年磨一剑,开发的钠离子电池综合性能(能量密度已接近150Wh/kg、循环寿命达4500次以上,高低温性能优异、安全性高、具备快充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定型,不断推动产业化进程,希望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和各位同仁一起努力共同推动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未来,中科海
将加大研发力度,攻克核心技术,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为实现电动中国的梦想添砖加瓦,为构建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结构做出贡献
能源革命:下个10倍股(华阳股份)
山石资本 / 08月14日 17:42 发布
(存档学习)
首先感谢罗博士的分享:
宁德时代今晚抛出了500多亿的定增计划,说实话,一点也不意外,市场此前早已有所传言。新能源逐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世界范围内的一次“能源革命”,新能源的快速蓬勃发展早已是大势所趋。这篇文章主要谈谈关于宁德时代定增计划中“钠离子电池”部分。
近期一些朋友留言说:华阳股份的钠离子电池项目现在还没有业绩,目前仅仅是炒概念。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1)华阳股份和中科海钠合作的钠离子电池项目现在是没有业绩,因为生产线还在建设中,一期接近1GWH的产线今年年底才能投产,10GWH的扩产项目估计2023年才投产,所以今年财务报表里极大概率不会有钠离子电池的业绩出来。
(2)我认为炒概念指的是炒那种听上去玄乎、但是无法落地或者N年内都无法落地的东西。但华阳股份和中科海钠的钠离子电池项目今年年初就开始建设了,计划年底就投产,中科海钠(中科院物理所)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研发也10年了,去年就完成了钠离子电池生产的中试(当时还没有和华阳合作),且今年6月已经有1M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产品生产出来并投入运行。那么这个就完全不是炒概念了,而是未来预期的贴现,而且这个预期的确定性是非常强。
(3)锂矿、光伏HJT、包括2020年时的“电动车”板块,哪一个不是股价在预期的时候就开始反应呢,市场的牛逼之处就在于股价提前反映业绩,如果等业绩都兑现到财务报表里了,还会是现在的股价吗?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锂矿、HJT、2020年的“电动车板块”,股价始终是领先于业绩的。
(4)我是7月27日在发了篇关于储能板块投资机会的个人记录,7月29日在做了关于储能的文字访谈,当时重点推荐的上能电气、盛弘股份、科华数据截止目前都有很大的涨幅。这些储能变流器的公司在短期内暴力的涨幅也是来源于市场对发电侧储能市场未来快速增长,且增长的确定性非常强的预期。但在我看来,钠离子电池一定是未来发电侧储能里竞争优势最强的,因为变流器的玩家很多(做逆变器的都可以做变流器),产品同质化明显。但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储能的降本和安全的核心是电池,钠离子电池的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和安全优势。钠离子电池也有非常强的技术护城河(包括know how和专利等)。中科海钠和华阳目前是绝对领先优势,核心专利基本上都卡住了,其他厂商后面再想进来或者另辟蹊径换个技术路径难度太大了。所以现在部分公司声称他们在做钠离子电池的技术储备,但除了宁德时代(虽然宁德时代目前还停留在ppt产品,但结合他的专利储备,估计2023年可以做出来),我笃定没有一家能做出来钠离子电池的储能系统。所以华阳管理层敢于说要拿下20%以上国内发电侧储能的市场是有充分的底气的。
(5)华阳今年煤炭的业绩就有23亿左右,如果给10PE,煤炭业务的市值就有230亿。他的钠离子电池、光伏组件、中科海钠持股、飞轮储能,这几项业务到底有没有price in进去?或者price in进去了多少?所以这也是我敢于重仓华阳股份的底气。
(6)最后再说一下,关于一些很基本的问题,请球友先去看我之前发的帖子,里面都有你们要的答案,一个个问我实在回答不过来
储能的重要性不多说了,见我这篇帖子网页链接。 一句话总结就是当前发电侧或者电网侧的储能设备容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光伏、风能继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素。这个问题业界人人公知,所以发改委、能源局也7月也出台了鼓励出关于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里也提出了(1)大力推进电源侧(发电侧)储能。(2)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 。 一个是大力推进、一个是积极推动,哪个是发展储能的主体一眼便知。
二、既然储能这么重要,为什么过去几年发电侧和电网侧的储能发展比较缓慢?原因很简单:储能设备贵。
我之前的帖子里也网页链接 提到了,不考虑充电成本的前提下,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化学储能平准化度电成本也在0.5-0.6元每度,既高于火电上网电价、也高于光伏上网电价,所以投入储能是没有经济效应的(虽然储能很重要)。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东西很重要,但是目前还无法靠市场化去推动,储能的钱谁来出?此前国家就有针对电网侧的储能相关规定,里面提到:电网侧配备电化学储产生的成本是不能够计入输配电价的,也就是说即使电网配了储能,储能成本也不能算到电价里去,电价不能因为加入了储能设备而涨。那么电网自然没有太多动力去发展电网侧的电化学储能。
对于光伏、风能电站等发电侧来说,在目前的储能成本下,如果没有强制政策、或者补贴政策,他们也不愿意承担储能设备带来的成本。所以今年晶科能源CEO陈康平在两会上提出了只有“新能源+储能”实现平价,新能源才能真正加速发展。这个其实非常有道理,业内也已经是共识。因为假如光伏或者风能平价,但是他们的发电又不连续(被称作“垃圾电”),他们的平价也只是理论上的平价,实际用起来还要考虑消纳这种发电不稳定性带来的“折价成本”。只有发电侧配备足够的储能设备,光伏、风电的发电才能够像火电一样平稳输出,刚才提到的发电不稳定带来的“折价”才会消失。因此,正如晶科能源CEO说的那样:光伏、风电真正的平价上网一定是要考虑除了光伏或者风电设备成本外还要加上储能设备的成本才能够实现平价,那才是真正的平价。
三、国家现在大力推进新能源发电侧的储能建设,即,要让储能的成本主要由发电侧(光伏、风能发电站)来承担。现在是两种措施:1、强制配比储能设备(比如15-30%的比例) 2、配备储能后给一定补贴 。
这个其实和最初光伏的发展道路一样,最终要实现储能市场自发性的蓬勃发展一定要靠平价。即,“新能源+储能”实现平价,而不仅仅是“新能源”实现平价。现在光伏的降本靠的是发展新技术。从PERC到N-PERC到TOPCon再到HJT,每一代光伏设备技术迭代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同样,“新能源+储能”的平价除了靠光伏降本以外,还要靠储能降本。储能降本怎么做?我之前的帖子里也网页链接 提到了,主要就是靠电池降本。
但现在磷酸铁锂电池降本基本上已经到了极限,磷酸铁锂电池的工艺已经很成熟,所以现在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和其BOM成本已经差距不是很大了。尤其在锂矿价格逐渐上涨的情况下,别说降本,磷酸铁锂电池现在能做到不增加成本就已经不错了。
因此,储能的降本还是要靠核心的技术路线驱动,类似光伏从PERC到N-PERC到TOPCon再到HJT的道路一样。现在钠离子电池的技术完全证明,钠离子电池可以做到更低的成本(钠离子电池的BOM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低30-40%)。华阳股份的管理层也说了,他们和中科海纳合作的钠离子电池在规模商业化后度电成本可以做到0.2元,这个比磷酸铁锂的0.3-0.35低了近0.1-0.15元,这个降本效果是非常大的。而且钠离子电池目前的性能完全支持其大规模应用在储能上。所以从降本的角度来看,钠离子电池肯定是未来储能设备的大趋势。
另外,从资源稀缺度上来说,现在新能源车还处于10%左右的渗透率、电化学储能基本上还没怎么开发发展,锂矿资源就已经出现了紧平衡。未来新能源车、电化学储能如果同时高速发展,锂矿资源势必是严重紧缺的。关于这点很多分析师都做了测算,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天齐锂业、融捷股份等有锂矿的都涨的这么多的原因。此外,国家也明确规定了,回收电池是不可以用作储能,那么从锂资源角度来看,发展钠离子电池的储能也是必然趋势。
四、刚才已经论述了储能的重要性、钠离子电池储能的必然性。那么最后再来说说华阳股份。
1.背靠中科院物理所的中科海钠目前是世界顶级的钠离子电池研发、制造企业。比宁德时代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技术水平要更强。见我这篇文章网页链接
2.华阳股份现在和中科海钠深度合作, 具体包括:
(1)华阳股份(这里说的就是上市公司,而不是其母公司)的全资下属子公司山西新阳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和中科海钠合作在山西成立了两个子公司去发展钠离子电池,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中科海钠55%、山西新阳清洁能源公司(华阳股份全资子公司)45%,中科海钠的CEO任这个子公司的CEO,目前已经在建接近1GWH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生产线。明年还有扩产计划,2023年的规划在10GWH。(2)华阳股份和华阳新材料集团(华阳股份的母公司)现在通过嘉裕梧桐资本合计持有中科海钠19.5%的股份。嘉裕梧桐资本,华阳股份和其母公司各占约50%的持股比例。这其实是他们绑定合作关系的一种方式。
3.国家层面、山西省层面都在大力支持华阳股份向新能源产业转型,华阳和中科海纳在山西合建的钠离子电池产业园享受土地、税收、电价等优惠。
4.未来几年新能源发电装机量最大的几个企业分别是国家能源集团、华能、华电等。这些公司和华阳股份的合作关系一直以来都很密切,所以华阳股份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下游销售渠道很通畅。
5.山西省内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产业、并且已经出台了储能15-20%的配比政策,山西地方届时肯定会大力支持华阳的钠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
6.目前已经做到可以应用于储能设备的钠离子电池的企业,国内只有中科海纳/华阳股份, 宁德时代估计都还得1-2年才可以。钠离子电池技术壁垒高(因为比锂电池更难)、专利壁垒高(有较完善的专利保护),中科海纳在钠离子电池的研发从2010年就开始了,技术积累非常丰富。中科海纳/华阳股份 提前卡住这个赛道以后,除了宁德时代在未来2年左右可能进军钠离子电池储能,其他国内企业基本上进不来。(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依据)。
看好华阳股份的新能源转型
来自罗斯贝的雪球专栏
听了前两天华阳股份范总的电话访谈会议,对华阳股份在新能源产业的布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越发觉得华阳股份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目前存在很大的预期差。这篇文章将自己对华阳股份的认识简单记录一下。
一、华阳股份是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改名前为是阳煤集团)的上市公司平台。目前整个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其中华阳股份是华阳新材料集团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平台公司。
二、华阳股份目前在新能源产业的布局有三个方面:
1. 光伏组件
2. 钠离子电池
3. 飞轮储能。
个人认为主要的看点是其中的光伏组件和钠离子电池。
三、光伏组件:
1. 产能:今年年底 5GW 产能的Topcon光伏组件生产线会投产,年产值大概在70亿左右。
2. 客户资源:据范总说公司的下游客户资源非常丰富,集中式光伏组件准备供应给华能、华电、国电等公司。这些公司原本就是华阳的煤炭火电客户,和华阳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很密切。这些客户现在也在向新能源发电运营商转型,在大力提高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而且明后年将是Topcon光伏组件的换机大年,公司的光伏组件产能可以充分消化。
3. 未来规划:未来有向上游电池和硅片拓展的规划
四、钠离子电池:
1. 市场目标:目前主要的市场目标是储能领域
2. 技术支持:中科海纳(以及中科院物理所)。华阳此前投资中科海纳3.3%左右的股份,在前几个月对中科海纳进行了追加投资,目前持有中科海纳19.5%左右的股份。此外,华阳股份和中科海纳也成立了合资子公司,去共同打造钠离子电池生产线以及继续推动相关研发。
3. 现阶段进展:2000吨纳铜铁锰基正极、2000吨无烟煤碳基负极材料已经在山西建设中,今年年底投产(大概可以生产0.8GW钠离子电池)。初期,钠离子电池将找电池厂商代工生产。明年计划自己建钠离子电池厂。此外,华阳和中科海纳合作生产的1MW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已经在山西正式运行,该系统是全球首个MW规模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而且据范总说已经在走并入电网的审批。
4. 华阳股份和中科海纳合作的钠离子电池的技术指标:
(1)能量密度150WH/KG (宁德时代发布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160WH/KG)
(2)循环次数 4500次,实验室环境达6000次以上 (宁德时代未公布这个指标)
(3)充电性能、电池适应的环境温度和宁德时代电池的类似,高低温性能优异(比锂电池环境适用温度范围宽)、具备快充能力。
(4)安全性能好,在针刺、挤压等情况下不会出现着火、爆炸(安全性能也是储能电池的重要指标)
(5)成本:范总提到他们测算他们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的成本可以做到比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成本低 0.1元左右/WH。
(6)中科海纳是全球钠离子电池研发的排头兵,拥有很多钠离子电池的专利,其研究人员也发过钠离子电池相关技术的Nature论文,最重要的是已经有实际的商业化产品。结合华阳和中科海纳钠离子电池生产线的进度,我认为他们目前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进度是比宁德时代还快的。
5. 钠离子电池的客户资源:和光伏组件的客户资源基本一致,华能、华电、国电等和公司本来就有密切合作关系的新能源发电运营商。在电池生产线产能释放后还会继续开拓市场。
6. 钠离子电池项目的远期规划: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会在30GW以上(目前是3GW),结合目前的现状,其中绝大部分会是电化学储能。如果按照2-3小时的储能配置,2025年的新能储能规模在60-90GWH左右。据范总介绍,他们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目标很宏大,目标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客户优势、政策优势,占到储能电池领域20%以上的份额。钠离子正负极、电芯生产线后续也会继续扩产。
7. 政策支持:范总提到,从国家层面、山西省层面都大力支持华阳集团向新能源产业转型。为其提供了税收、土地、电价等优惠政策,希望华阳集团能够做传统能源企业向新能源企业转型的排头兵。公司的一个发展理念是以上市公司培育上市公司,咬住钠离子电池项目积极布局大力推进。
8. 资金支持:华阳股份近几年每年依靠原本的煤炭主业盈利15-20亿,公司资金实力雄厚,目前可采的煤矿储量 40多亿吨,这也是他们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底气所在。
最后再结合个人对储能行业的认知分析一下华阳股份未来在储能行业的优势:(1)目前电池在储能系统里成本占据58%左右,钠离子电池的几个特点让其十分适合应用在储能领域(低成本、150的能量密度、安全性高、适应环境温度范围广、充电快等),而且钠离子电池有专利保护所以竞争格局上来看是要好于储能变流器的。(2)华阳和中科海纳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国内外领先、产业化进度快。(3)客户资源多。(4)有地方政策支持。
看了下关于华阳股份的卖方分析师研报,全部是煤炭行业的分析师写的,对华阳股份新能源产业规划方面介绍的很少。因此,基于个人的一些调研写了这篇分析文,权当抛砖引玉,欢迎交流。
注:此文只是交流基本面,不作为买入依据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布局未来,赢在起点!中信证券2025年资产配置策略全解析
2025-08-04 11:55
-
3600元育儿补贴落地,生育友好型社会多久会来?(内含补贴领取方法)
2025-08-04 11:55
-
新手村必读:从入门到进阶十佳理财书单推荐!
2025-08-04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