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表面光鲜的高成长
发布时间:2021-8-9 09:56阅读:245
今年4月的时候,一位东北大妈前往券商营业部办理业务,因为忘记账户密码前来销户,结果意外发现账户的股票市值竟然高达500万元,给大妈自己都看傻眼了。
原来,这位大妈在2008年曾以5万元购买了一只股票,后来因为忘记账户密码,所以多年来一直躺平不动。正是因为这一佛系操作,给大妈带来13年100倍的超高收益。
不得不说,大妈无意间已经掌握了投资真谛,13年超百倍的成绩更是让国内一众基金经理无地自容。
这也再次印证了,对于普通者而言,选择一家好公司,买入躺平和企业一同成长,是最好的选择;相反,整天折腾来折腾去,费时费力不说,到头来可能账户还要缩水。
大妈买的股票正是国内生长激素龙头长春高新,长春高新也随着大妈的爆红得到广泛关注。俗话说,人红是非多,企业也是,长春高新在展示自身优异成长性的同时,自身缺陷也逐渐暴露在大众视野下。
1
生长激素确实很赚钱
长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公司的业务布局稳定成四大块:主营生长激素的金赛药业、从事疫苗业务的百克生物、中成药企业华康药业以及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子公司高新地产。
其中,金赛药业作为公司的核心子公司,为公司贡献了大部分收入。2020年,长春高新营业总收入为86亿元,金赛药业收入为5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68%。
时间拉长来看,可以发现金赛药业的收入占比呈逐年升高的态势,近三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9%、65%、68%,说明公司对这块业务是青睐有加,背后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生长激素的超高利润。
相比公司其他业务,生长激素产品的毛利率独树一帜,近些年来一直超过90%,凭借着惊人的利润率,公司很荣幸地被冠以“医药茅台”的美称。
产品主要有三种: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剂)、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水针剂)和聚乙二醇重组人生激素注射液(长效水针剂)。
粉针剂粉剂溶解操作略繁琐,性价比较高;水针剂保留了生长激素的天然结构,降低了注射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风险,费用适中;长效水针剂一周一次,减少了打针痛苦,但是费用较高,年费用在10万元以上。
如此高的收益水平,也难怪公司能够走出十年百倍的成绩。2021年一季度,长春高新实现营业收入22.81亿元,同比增长37.35%;实现净利润8.75亿元,同比增长61.21%,业绩继续向上。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2
销售费用高企
虽然长春高新业绩的高成长性令人为之侧目,但是这份成就究竟是不是因为产品畅销带来的,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利润表显示,公司的销售费用,常年处在较高的水平。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公司大幅缩减了销售支出,尽管如此,去年的销售费用还是达25.82亿元,占总收入的30.1%,也就是说,公司的每100元收入,要拿出30元来做营销推广。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这也就说明了,公司的产品卖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宣传到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公司削减营销支出,导致当年的销售费用同比仅增长2.38%。
不过将销售费用拆分看,公司当年销售佣金、服务费以及广告宣传费依然在大幅增加,降幅明显的是职工薪酬及福利,这种省法是不是有些不厚道?

和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捉襟见肘的研发费用,说起来重营销轻研发似乎是国内药企跨不过的一道坎,这一点在长春高新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重长期维持在35%左右,而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却只有5%左右,2020年的的研发费用为4.75亿元,对于一个收入规模近百亿同时又是细分领域龙头的公司而言,这点研发投入属实有点低了。
国内另一家被称作“医药茅台”的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尽管销售费用也不低,但是研发方面没得说,研发费用率始终保持在近20%的水平。二者相比,长春高新的“药茅”名头差了点意思。
除此之外,财务报表的另一项指标变动也在暗示风险。2020年,长春高新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7%,营收增速放缓的同时,应收账款却在大幅增长,看来公司为了维护业绩高速增长的表象没少花心思,也侧面反应出,公司的产品是不是卖不动了?
3
生长激素的担忧
8月4日,新华社发布《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一文,指出近年来,医学上用于治疗矮小症的“增高针”,也就是生长激素悄然兴起,而专家认为,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给使用者带来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矮小症是种病因复杂的疾病,主要以生长激素缺乏为因,这种病并不算常见,但是很多人会把身材矮小这一正常生理特征当做是矮小症。
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主要针对的是13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孩子本就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在如今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鸡娃的家长们不仅“鸡”成绩,连身高也要“鸡”,隐约产生了对生长激素的畸形需求。
公开信息显示,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有85%为自费支付,70%来自院外销售,医保依赖性很低,这意味着什么?
医保只会报销确实是因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症,而这两个数字恰恰说明,目前大部分生长激素并不是用在该病症上,而是用在“揠苗助长”上。
因此,生长激素被质疑滥用并不是空穴来风,而那些被注射本不需要生长激素的儿童,究竟会不会给身体留下祸根,谁也说不好。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请问什么是高成长股?
体检有乙肝表面抗体+还能买保险么?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