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失业率降幅超预期,新西兰联储8月加息板上钉钉?
发布时间:2021-8-5 09:38阅读:186
随着经济复苏促进雇佣及其引发的工资通胀,新西兰第二季度失业率降幅比预期的更多。由于交易员押注新西兰联储最早可能在两周后上调利率,新西兰元兑美元上涨。
新西兰统计局周三在惠林顿公布,失业率从第一季度修正后的4.6%降至4%。就业人数较前三个月增长了1%。私营部门就业、平时工资增长是13年来最大的。新西兰就业人数在2020年年中下滑后连续第三个季度上升,并且较上年同期增长1.7%。参与率从3月份的70.4%上升到70.5%。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新西兰第二季度就业数据公布后,纽元兑美元日内涨至7月7日以来最高水平。
	
就业市场报告是经济可能过热的最新迹象,新西兰联储可能开始上调官方现金利率,以抑制物价压力。第二季度年通胀率攀升到3.3%,冲破了新西兰联储1%-3%的目标。
澳新银行驻奥克兰首席经济学家Sharon Zollner说:
“如今的数据强调了国内经济过热,已经不能再保证目前货币刺激的力度。该报告强化了我们对8月份OCR上调的预测。”
新西兰统计局表示:
未充分利用率包括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的总和,是一个更广泛的指标,从第一季度的12.1%降至10.5%。
失业率下降几乎确认了新西兰联储将在8月份加息,投资者增加了对加息的押注,新西兰联储将于8月18日再次加息25个基点,预计今年年底前至少还将加息一次。新西兰ASB银行和新西兰银行的经济学家预计,新西兰联储今年将加息三次,将现金利率提高到1%。同时,澳新银行表示,预计新西兰联储将在2022年5月前加息至1.5%。
新西兰银行的研究主管Stephen Toplis说:
“8月份加息50个基点有可能吗?这不是我们的主要观点,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新西兰联储上个月开始通过停止量化宽松来减少货币刺激,称自2020年底以来经济状况一直强于预期,这需要支持最大限度的就业和稳定??的通胀。
昨天,新西兰联储主席Adrian Orr表示,消费水平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财政政策委员会需要思考有关于我们何时及如何将利率回升到正常水平。
新西兰联储作为发达国家央行的先锋代表,开始使政策规范化,它也将成为疫情复苏后第一个提升利率的国家。韩国也暗示今年可能会提高借贷成本。
相比之下,美联储上周表示,在开始缩减债券购买规模之前还有一段路要走,而澳大利亚表示将不会在2024年之前加息。
	文章转自和讯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根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期货开户欢迎联系王经理150-6620-6214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加息”,可获得关于加息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加息”,可获得关于加息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2025-10-27 09:22

 
                        
 
                 
                                                             问一问
问一问 当前我在线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分享该文章
                     3148
3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