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深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1-8-5 08:07阅读:444
【钠离子电池深度分析:短期对锂需求影响有限,长期不改锂需求刚性】
出于成本及供应安全考虑,钠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我们认为,电池企业加快钠电池产业化速度,主要有两大驱动力,一是电碳价格从2020年底部至今涨幅达到130%,根据我们测算,假设其余成本不变,仅碳酸锂价格上涨就带动锂电池原材料成本增加约5%,电池企业成本压力陡增;二是国内锂原材料供给约74%来自澳洲进口,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引发供给安全焦虑。相比而言,钠资源廉价且分布广泛,在此背景下迎加速产业化契机。
钠电池部分性能已经具备优势,但仍将作为磷酸铁锂需求的补充。
钠离子电池的核心优势在于成本,实现产业化后其原材料成本将比磷酸铁锂低30%-40%,另外在低温和快充方面也具备明显优势,但在能量密度以及循环性能方面相对薄弱。我们认为,受到能量密度的制约,短期钠电池难以对铁锂需求构成直接竞争,需求空间主要来自铅酸替代。我们预计2023年形成产业化后,钠电池成本优势将逐步凸显,或将在两轮车、小动力以及储能领域对铁锂需求形成有效补充。
短期看,钠电池对锂需求影响有限,不改锂供需走向紧缺行业趋势。
根据我们测算,中性假设下2025钠电池对于锂在电动两轮车、小动力、储能领域需求影响将分别为0.10万吨LCE,0.04万吨LCE、3.72万吨LCE。综合各应用场景,我们预计2025年钠电池对锂需求影响不超过3.7万吨LCE,占2025年总需求仅2.6%,对整体锂需求影响有限。考虑到钠电池替代因素,我们预计2021-2025年全球锂供需分别为+3.54万吨、+4.54万吨、+0.07万吨、-1.89万吨、-4.82万吨,不改锂供需走向紧缺趋势。
长期看,钠电池产业化不改锂需求刚性。
锂作为最轻且电位最负的金属,在电池领域应用具有先天优势,而钠的化学性质决定其用于电池领域仅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目前来看,钠电池在能量密度以及循环次数上存在一定瓶颈,而二者的共同提升对钠电池技术提出了更大挑战,我们认为这将限制钠电池在主流动力领域及储能领域的应用空间。长期看钠电池将更倾向于作为锂电池的差异化补充,难以撼动锂长期需求增长,也难改锂在电池领域的需求刚性。
钠电池推出不改锂供需走向紧缺的行业趋势,在整体供需之下,建议关注国内及海外优质锂资源的价值重估,以及青海盐湖提锂技术的外溢,带动及海外优质盐湖资源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3
-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华为发布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9-09 09:53
-
6只中证A500系列指数即将发布,对投资者有啥参考价值?
2025-09-0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