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二次探底后行情将分化 成长股是主力
发布时间:2015-7-20 13:19阅读:603
上周五市场的大涨明显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同时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状态,交易性机会增加。当然,行情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稳固,从近两个交易日市场反弹中的量能来看,也还有所不足。此外,技术面上,大盘目前处在二次探底回稳、确认前期底部的阶段,短期上证指数还面临3989点半年线阻力。
在这种背景下,为帮助投资者更好认清市场形势,采取更优的投资策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倚天投资总经理叶飞、西藏银帆投资总经理李志新、西藏琳琅投资总经理王琳等几位私募“掌门人”进行了采访。
市场信心尚待恢复
NBD:如何看待目前的大盘走势?
叶飞:从技术面看,大盘上周五(7月17日)如期上涨,120日线压力明显,5日和10日线已经成为支撑,形成短期横盘平台。本周不要太乐观,要保持警惕,可能还是横盘震荡整理。5周均线对大盘形成反压,周线技术指标显示,大盘周K线形成双针探底态势,宣告3373.54点将是大盘中期底部。
日线技术指标显示,半年线与18日均线对大盘形成反压,K线组合形成“W”底形态,短线大盘将跨越4000点,只要量价配合较好,后市大盘有望挑战4200点。综合分析,大盘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以4000点为中枢,形成箱体反复震荡走势。
李志新:前期底部基本形成,只是市场有一个反复确认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震荡杀跌来消耗做空动力。总体上,指数二次探底后,再次企稳概率逐步加大,可适当加仓。只不过,暴跌后市场信心的修复仍需一个过程,加上政策去杠杆、引导慢牛等,单边上涨难以持续,料会出现结构性分化。而近日反弹连续缩量,也表明盘面将维持震荡格局。
王琳:整体来看,目前依旧处于政策护盘周期,因此单边下跌难以出现。更深层次来说,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一轮健康的牛市,在政策做多预期下,股指仍有能力继续走高。
初步告别非理性大跌
NBD:A股未来的走势会如何演绎呢?
叶飞:上周主力资金先后回流央企改革、智能机器、软件服务、军工等行业板块,虽然这种回流偶有反复,但逢低进场的特征日益明朗,这或将有助于市场重拾上行节奏,从而渐渐开启慢牛行情。此外,指标股成为控盘利器,基本被多方把控,故而3800点坚守不失,对大盘二次探底回升并筑底成功起到关键性作用。7月的探底回升比较确定,随后的8月可能会再次回调。后期是轻大盘重个股的行情,这个过程个股分化较大,大盘料会反复震荡走高,在8月可以看高到4100点左右。
李志新:总体来看,上周五的指数走势应该算是初步告别了非理性的大起大落,盘面有所回暖。不足之处是整体量能萎缩明显,预示后续仍将有动荡。从盘面来看,涨停股以中报业绩靓丽、高送转概念和近期超跌股为主;跌停股以中报业绩下滑、“黑天鹅”事件和复牌补跌股为主。
王琳:经过调整,市场热点出现转变,军工板块接力金融成为领涨品种,这种市场热点切换有利于A股后市的健康稳定运行。总体来看,多方占据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盘近期反弹势头良好,但长远趋势偏向震荡整固,中期底部需要反复夯实。与此同时,经过二次探底,3800点成为震荡箱底的可靠性大大增强。但是,在充满信心的同时,投资者应务必做好大盘在3800点~4200点箱体长时间震荡的准备。
后市或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NBD:后市有哪些投资机会?叶飞:在操作策略上,首先要认识到当前就是底部区域。大的机会都在暴跌之后,跌得越深,机会越大。盘面上,很多个股的股价只有高点位置时的一半。同时,管理层维稳股市态度明显,深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下探就是吸纳建仓的良好时机。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投资机会:一,“互联网+”概念,相关个股经过调整后,泡沫己经大幅减少;二,持续看好“中国制造2025”,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将成为今年以至未来几年A股市场持续受关注的主题;三,紧抓政策主线,包括国企改革、一带一路等。
李志新:上周市场处于结构性分化中,分化品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业绩高增长、估值合理的股票已经出现中线筑底苗头;二是具有增持举牌、回购、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等情况的股票,在资金的推动下出现稳步走高趋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