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期银行的非理性下跌
发布时间:2021-8-3 09:40阅读:205
7月大家期盼的翻身行情没有出现,整个蓝筹板块的走势非常颓,从三傻到白酒,从猪王到医药,所有的蓝筹股都在杀估值。但是,不同的行业面对的问题不同,有的是政策面恶化,比如房地产和教育股,有的是基本面变化,比如:保险,有的是估值过高业绩增速支撑不了过高的估值,比如白酒。
但是在诸多的行业中,银行是极少数被整个错杀的行业。因为,无论是行业的基本面还是估值都不支持银行业的持续下跌。银行业的整体杀跌更多是来自于子虚乌有的心理预期和胡乱猜测。
1,银行会跟随房地产行业走向微利时代
最近银行走弱很多人开始找各种理由,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银行是地产的影子行业,银行业会随着地产行业的衰落走向微利。这种论调的基础是今年公布实施的房地产相关贷款占比集中度管控。很多不看银行报表的喷子把按揭占比和涉房贷款占比这两个数据叠加得到很多银行涉房贷款占比超过60%的谬论。再加上最近有几家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链,别有用心的人就把地产公司破产+涉房贷款占比和银行最近的下跌相关联。
对于这种谬论首先要指出证据链条上的错误:根据人民银行刚刚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银行贷款数据显示,银行人民币贷款总额185.5万亿,其中涉房贷款(含房地产开发贷和按揭)50.78万亿,占比27.37%。虽然,涉房贷款占银行贷款的比例确实比较高,但还远远达不到对银行产生致命影响的程度。而且,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只有12.3万亿,大头是居民的按揭贷款。
目前,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导向是房住不炒,这是要把房地产上面的投资属性进行大幅削弱,同时通过3道红线压低了房地产行业的整体杠杆率和利润率,相当于降低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但是,国家并没有说要干掉房地产行业,实际上房地产行业不仅在我国是支柱性行业,在全球多数国家也是支柱性行业,因为房地产带动的产业链极长,很多国家将新屋开工数据作为经济的重要指标。
所以,只要房价没有大幅下跌,房地产行业没有大范围破产,银行业的房地产贷款的总量和资产质量就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2,经济即将走向衰退,降准降息政策即将释放
这种论调主要来自于一些券商的固收部研究员或部分券商的首席。一般个人认为凡是券商公开发表的研报或者看法多数是代表了他所坐的位置,而不是他们真实的态度。固收部的研究院最喜欢央行放水,放水就意味着债券价格的上涨。而部分券商今年猛推新能源和半导体等题材股,众所周知题材股最怕货币紧缩,所以大举唱衰加息和紧缩,压低市场利率预期是他们的工作。
关于我国目前的经济态势,很多人用PMI连续回落作为经济衰退的依据,对此我持保留态度。之前的文章表达过我的观点:我国经济复苏程度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财政投入较少,大基建没有启动。传统上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中,消费恢复缓慢,大基建没启动,只剩出口支撑经济复苏。这就是说目前的经济复苏节奏是由国家主动控制的,后期一旦经济复苏下滑太多,国家还会重新启动大基建。
回过头,再看看央行是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经济的。央行2021年7月31日发表《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对于我国经济现状的表述如下: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符合预期,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对于货币政策的描述:
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把握好政策实施的节奏和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合理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原文链接:
网页链接
从央行的发言看,国家对于经济复苏的把控还是相当有信心的。货币政策的描述中第一句是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跨什么周期?复苏都没结束难道就奔衰退了?不知道诸位首席是怎么想的。
至于促进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这点需要注意的是央行的用词。实际利率稳中有降,这里面的关键词是:实际,稳中有降。如果央行是希望直接降息那么这里的实际两个字就完全是多余的。所谓实际利率对应的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而下半年CPI受到PPI拉动上行很难避免,所以最终的情况可能是CPI上行,而贷款利率不动,造成实际贷款利率的下降。
3,银行走强需要依赖于紧缩预期
去年年底我看好银行业景气提升的文章中提到了2个促进因素:1,经济好转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提升,信用减值计提不增或增速放缓。2,货币政策紧缩银行资产收益率提升,甚至出现加息的可能性。
银行整个行业破净的估值只要上面两个因素出现一个对于银行来说都是利好,如果2个同时出现就是超级利好。但是,最近舆论的引导似乎是只要不加息,货币不收紧银行就要步保险和地产的后尘似的。其实,银行的基本面是向好的,向好的基础在于监管层认识到金融特别是银行业在面临全面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中任重道远,没有强大的金融体系是无法完成国际化的,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关键时刻是靠不住的。未来大国金融的平台必须建立在强大的银行业基础之上。
从去年11月开始,监管机构对于平台垄断的规范就是对银行业最大的利好。至于大家最近一直担心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的问题,主要是今年地方债发债的进度远远慢于进度。但是730的定调里面已经暗示了财政政策要转向积极,估计下半年地方债的发行速度将会大幅追上进度,同时启动大基建将经济拉回正轨。这些政策都会在银行资产收益率上有所反应。个人倾向于7月底已经形成了资产收益率年内的低点,后期资产收益率会跟随地方债发行的速度抬升。
目前整个银行业都处于低估的状态,无论是招行为首的优质银行还是股息率占优的建行、工行都处于极佳的建仓机会。面对银行业明显的错杀行情,当前最简单的选择就是布局银行行业指数,比如场内交易的银行ETF(512800),或者场外申购的银行ETF联接(A 份额:240019,C 份额:006697)基金。
银行中报披露即将开始,行业中多数上市银行可以达到两位数,和破净的市净率,不到6倍的市盈率形成极大的反差,下半年的银行业存在板块性行情,只要资产质量问题不大的银行都会有所表现,这时候也就没必要一定压某个银行的行情,直接押注行业指数银行ETF(512800)更稳妥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投资者应注意避免哪些异常交易行为之(七)――非理性交易是什么?
期货收益算法如何处理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