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集运与干散货、造船的相关性
发布时间:2021-7-30 10:35阅读:242
我简单归纳几点:
1、在某些情况下,集运和散运的部分货物是可以互换的,关键看即时运费成本;
2、在某些条件下,散杂货船可以快速改装成集装箱船,虽然目前这种情况还没有普遍看到。有“中国集装箱之父”之称的已故原中海集团总裁李克麟,在90年代末将大批散杂货改装成集装箱船,当时成为行业内一段佳话。网页链接
3、从供给端造船业看,某时间段内船厂的船位和产能总量是有限的,一个船型订单特别多必然影响和挤压其它船型供给;
4、一般情况下,远洋船员是通用的,不同船型也会存在船员竞争关系;
5、国际海事法规、环保排放、减碳脱碳等对所有船型是通用的 ;
6、。。。。。。
航运专业的东西在这里没有必要谈论太多太深,再来说说资本市场对航运和造船业的看法。我抛出几个视角和观点供大家思考:
1、相比很多大行业,航运和造船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小众行业和市场,A股中相关公司也就十几家,多数时间不被大资金关注。有人通过鄙视散杂货来抬高集运的高大上,这种认识非常短视。回顾一下航运业的历史,每一次行业大周期来临,如最近2007年那一次,集运、散运、油运还有新造船的高景气都会到来,只是启动时间有先后,不会只有一个细分行业一枝独秀。这次如果散运和油运行情后续能跟上,会大大提高资本对这个行业的关注度,会推高航运业整体水位和温度,进而推高资本市场对海控的估值。一花独开不是春,百花争艳香满园。
2、海控目前业绩如此火爆,为何机构如此敬而远之呢?有人说那些人不了解、不懂航运,这种情况是有的,但不要把别人都当成SB。那些搞金融的、管理大资金的多数是聪明人,平均智商和能力远高于普通散户。我有个高中同班同学,金融科班出身,早年在头部券商做首席分析师多年,后转战公募基金至今,深谙卖方买方的套路。我们聚会时经常就行业、公司、股价走势等进行争辩,往往观点相左。他说站在实业的角度也许你的观点有道理,但你不懂资本、不懂人性,虽然你可能很早就看到了结局,但你不一定能走到终点。实践和结果往往证明他多数预判是对的。市场永远是对的,大多时候是由大资金决定,而不是散户。100头羊不敌一匹狼,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3、航运业的周期性。有人说三大联盟成立,海控重组干散货剥离,集运不再是周期行业,我无法苟同。我同意集运周期弱于干散货,也同意本次集运高景气不完全是运力供需矛盾,还有港口瓶颈等原因,但本质上集运还是强周期行业。否则无法解释马士基、赫伯罗特、长荣等这些纯集运公司过去若干年的盈亏大起大落和股价走势。今年以来集装箱船订单大幅增长,目前手持订单运力已超现有船舶的20%。虽然短期无忧,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迟早又会把这个行业带入泥潭。资本和人性总是贪婪的,航运业的兴衰往复从来没有改变过。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林源民教授《船东的德性》一文,网页链接。
4、跟踪CCFI指数走势来观察集运业的水温本身没有错,但很多人反复强调CCFI涨了,海控的股价就应该涨。股价与CCFI的走势远不是线性关系。试问一句,如果CCFI涨了海控股价就得涨,那么等哪天CCFI跌了回调了,海控的股价是不是必须跟跌呢?我想也未必的,除非本轮集运周期真到拐点了,大趋势要向下走了。且行且看,且行且珍惜。
本文有感而发,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听说“相关性低”的基金组合更安全,新手应该怎么看基金之间的相关性?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