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醒我独醉
发布时间:2021-7-29 10:19阅读:168
近日白酒大幅回调,自阿威投资白酒板块多年,已是见怪不怪,相信多年坚定持有白酒的读者朋友也是一样。下文来源于阿威的白酒经商生涯!
所谓“隔行如隔山”,一个行业不深人三年五载,很难全面了解行业规则;但“隔行不隔理”,在其他行业如鱼得水的,只要愿意深人学习、研究,想跨行也不是难事
白酒行业里,总会有其他行业的人突然一脚跨进来,带着大把的钞票来找不痛快,尤其是那些怀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情怀的。
这些人非常脸谱化,简单勾勒一下,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在原行业发了点财,或者想找新机会,或者贪心不足什么都想捞。
都知道酒若卖开了很赚钱,但这钱是如何赚法,其中不足为外人道的法门他却不懂。只是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把酒的品质做好,就算卖不火也不会太糟。
跨行过来的“财主们“,因有钱,租别人的厂是坚决不干的。大老板当惯了,不能容忍让别人当房东剥削自己。如果自己建?可以是可以,但生产许可证审批周期太长,等不及,更何况还有厂子建好了,证却批不下来的先例,风险较大。几乎都是选择买一家现成的酒厂,既然带着大把的钞票转行过来,一定要把瘾过足,买厂最省事。
酒厂其实不值钱,一般都远离市区,土地、厂房、设备都不贵,价值全在那张生产许可证上。尤其现在的要求较以前更规范,并且许酒可证只减不增,有计划地每隔几年验收时取缔几家,这个证也就越来越贵。
大致买个这样的酒厂,所要花费的资金在一线城市不够买半套房的,财主们一看,太便宜了。他们不在乎五百万还是一千万,有能力为梦想买单的,一点都不能将就,贵点反而更开心。再说买来的酒厂,有生产许可证在,有固定资产在,这些都是硬通货,今后想转手肯定亏不到哪去,所以买厂时都很豪迈。
买厂以后要定位产品,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面前:他们此时已经对酒行业有了初步了解,如果想顺利开局,则必须生产新工艺白酒,找个好师傅把味道调好,借鉴一套适合自己的营销方式,以销定产,这是正途。可这样做的缺点是投资大,风险大,打起广告来,可比买厂时的资金需求量大得多。这时候就开始犯嘀咕了,积极,还是保守?
选择积极方向的有一小部分能成功,选择保守方向的,几乎都是全军覆没,无一幸免,例子一举一大堆。不管他们是何种原因转的行,也不管这些人天南海北甚至生活的时代差上多少年,做出保守型决定的他们,思路几乎都统一到一个模式上来,都好像同一个人似的,想法高度接近。
他们的思维是:一是不做广告只做好酒,不对市场进行资金投人,就算酒卖不掉,酒在我就不亏;二是好酒便宜卖,和勾兑酒比质量,把营销的费用让利给消费者,酒香不怕巷子深嘛,相信消费者最终会被物美价廉的好酒所吸引;三是渐进式发展,等今后赚了钱再做广告,把赚到的钱投到市场上去,良性循环逐渐做大,做成百年老店。
这个思路,二十年里见过不亚于十个,阿威以为,不是想法不好而是不合时宜。白酒行业之残酷,远超他们的想象,他们此时还不知道啥叫“心碎”。因为他们还没有经历未来,最终现实会告诉头破血流的他们:“你所爱好的,恰恰是你最不擅长的,如同你所热爱的。往往最不爱你。”
酒企是个企业,它的功能是融资投资,资本是逐利的,不盈利就贬值。一旦投资进去,现实立即照亮理想,逼着你不得不去唯利是图。
保守型之所以失败,归根结底是时势所逼。在导向一致的单边市场,无论谁逆势而动,最终都将粉身碎骨。
从兴趣出发,这个提法很多人在讲,阿威所见从兴趣出发又有所成就的,凤毛麟角,偶尔出现一个,就被传媒快速放大,好像就是普遍规律了,其实,那只是特例。
对于普通人来说,职业的选择多数是被动的,被动地被推到某一个位置上,从此重复日复一日地单调生活,为一份留之无味弃之不舍的工作而日趋平凡。偶尔夜半梦回,想来青春远去,暗自一声叹息。理想依然还在,不过闲置太久,落满了灰。
跨行来的财主们,无疑都在其他行业经历过成功,有些自持资本大运气好,非要试一试把兴趣当工作,偏要在白酒上干一番事业来。有些理念确实也挺好的,酒做得也正派,但成功的不多,后来逐渐都悄无声息了,令人惋惜。
因是转行过来的,他们总会带来一些新理念。跨行业者多数都是理想家,幻想一个新方法,或者一个新品种,经过自己严密的纯逻辑推演,怎么想都觉得万无一失,必定会一鸣惊人,甚至一洗山河。可一旦刀兵相见,立即丢盔弃甲。
白酒行业的聪明人多了去了,你以为的独创想法,往往都是别人实践过的,只是你没看到而已。
打个比方,北京到处有炒肝,广州没有,咱不能就此认定广州是空白市场,广州人民都翘首以盼北京炒肝莅临。
咱得想想过去几百年间,怎么可能没人想过这主意,并且实践过?之所以广州现在仍然没有卖炒肝的,是因为前面所有去卖炒肝的都失败了。
你没看见,不代表没有过,也不代表这想法就是你的独创,事实是前人都失败了,你再去也一样。
说得有点乱,要表达的意思是:在导向一致的单边市场,谁也别想逆势而为,酒这个行业也不例外,任何人抱着特立独行的想法进来,结果要么被同化,要么被赶出去。
所谓时势造英雄。和潮流对着干,必然被动挨打。虽然咱们知道,这个潮流或许是不对的,是扭曲的,但我们仍在历史的进程之中。时机未到,唏嘘!
时势,把那些想在巷子深处造好酒的,都逼成了悲情英雄。过去这些年,做电脑的,做手机的,卖矿泉水的,等等,很多跨行过来的大企业,论资本论才干,都是顶尖的精英,可他们搞的白酒,诸位,有见过一个成功的案例没有?热闹一阵后,为情怀买完单,哪来哪去,一地鸡毛。
他们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酒友也难逃干系,我们的消费习惯可能就是砍下英雄头颅的那把刀。
酒友买酒时,哪一个不被广告所引导?你去超市买酒,一个天天做广告,一个从不做广告,你会选哪个?尤其从没见过的新牌子,你会主动选择尝试吗?你试都不愿意试,酒再好有什么用!
当然,总会有人去试,只要酒好,名气慢慢会有,是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嘛。可它在那里等着你是需要成本的,是要花钱的,在你可能出现的消费场所每等一天,成本都在噌噌地增加,它能撑到哪一天?“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所以,有酒友说“曾经偶尔买过啥啥酒挺好的,再买就买不到 了”,基本都是这个原因。
表面上看咱们对商品是自主选择,其实当我们购买某个酒时
已经是被引导的结果。不做广告的不买,广告做得不好不多的也不买
就算广告打动我了,商品不漂亮还不行。咱们对包装多挑剔?你看眼前那些名酒,哪个不是在包装上下足了功夫。以上咱都满意了,没有促销还不行。
总之,酒水品质如何,在购买决策中占比并不大,品牌、广告、包装、促销才是真正的购买动机。假如200元,让你买瓶没有广告、没有包装、没有促销的光瓶酒,你买吗?洋酒可能会买,国产白酒肯定不会买,这就是消费习惯。
酒香不怕巷子深?听错了吧,原话可能是:酒香就怕巷子深!阿威想告诉那些跨行过来的爱酒人,哪怕失败了,也不用难为情,为情怀买单不丢人。曾为梦想失败过,已非常人所能为,是荣耀,是光荣,足令人爱之,敬之。
而对于那些不爱酒不懂酒,跨行过来只想捞点钱,一步正路也不走的,咱们不仅不惋惜,还要为之欢庆,要看他的笑话。
曾有一位企业家,当年到皖的一处小城来投资,凡事必须“高大上”,结果三年不到就一败涂地,留下一座空厂房还在那闲置着。
反思这位仁兄,财大势大,身边也不缺摇鹅毛扇的能人,若是认真学习很快超越同行也极有可能。他并不是败在外行上,败在哪里了?败在不懂酒不爱酒,跨行过来只是觉得酒的利润大,把酒当成盈利的商机,投机来了。
酒的品质差自然不必说,价格还死贵,三精一水就敢卖几百上千块,别人还不能说酒贵了,一说他还有理:“我这水晶的瓶子,一个就几百块。”谁要你瓶子!你卖的是酒还是瓶子?
幸亏他关了张,否则必是小城青年们的坏榜样,真会让人以为只要有钱有势,就能为所欲为!!!
假设他成功了,也难能赢得丝毫尊重。“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盗泉之水得利不当,纵使你富甲天下,也未必如我粗茶
淡饭吃着香甜。有人说愤世嫉俗者,皆因自己没有得利,此话以偏概全。
并非人皆为财死,鸟皆为食亡,阿威相信这世上一定会有一些人,有那么点骨气,并不因没得利而愤怒,却是因愤怒而舍弃得利。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非不能为也!
老祖宗的那点风骨,还在悄悄地传承。
“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完!
关于白酒股,也有不少读者朋友私信阿威,恐慌、割肉、抄底该如何取舍,对于白酒无疑是好生意,好赛道,这点阿威强调很多遍了,长期持有白酒投资的读者朋友,大跌加仓无疑是明智的,当然首选还是一线白酒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醉驾造成一人死亡,保险如何理赔?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