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被低估的央企,前15家央企市值总和不及前5家民企总和
发布时间:2021-7-28 14:26阅读:214
通过统计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前20强,发现有15家为央企,5家为民营企业,15家央企总营收达到14.44万亿,净利润1.41万亿,总市值为9.47万亿,而5家民营企业总营收3.6万亿,净利润0.52万亿,总市值却高达9.94万亿,接近10万亿。前15家央企无论营收还是盈利都在5家民企的3倍以上,但是总市值却低于5家民企,似乎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2020上市公司营收前20名统计表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国有企业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涉及关键民生的行业,往往都是央企主导,比如石油、银行、基建等行业,一边需要承担社会的重要责任,一边也需要持续不断地增强竞争力为股东们带来较为丰厚的回报,其实是很艰难的。自古忠义难两全,要想让资本市场满意,可能就会忽略广大社会人群的利益,这不符合央企的定位,要想只让广大社会人群满意,而忽略资本市场的需求,好像也不太符合现在金融市场改革的大趋势。如何既要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又要尽量提高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平衡这两者是一个很难的课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央企的股票估值普遍较低呢,让我们来简单地剖析一下。
01 央企普遍高负债经营迫切需要降负债
经过统计发现15家央企平均负债率高达74.10%,其中以银行股负债率最高,工商银行91.27%,建设银行91.51%,农业银行91.87%,中国银行91.14%,均超过90%,当然这也是行业性质所决定的。第二高的就是保险金融行业了,中国人保78.24%,中国人寿89.25%,中信股份89.65%。第三高的主要是基建股,中国建筑73.67%,中国中铁73.90%,中国铁建74.76%,中国交建72.56%,普遍超过70%。第四梯队的主要是石油化工汽车等行业了,中国化工45.07%,中国石油49.02%,中国移动33.28%,上汽集团66.28%。可见高负债是其主要特性。
负债率分布图
央企的高负债是有历史沿革的,尤其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放开,为了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央企要想能够站稳脚跟首先要把规模做上去,规模扩张的最快办法就是借债,央企由于信用高很容易从银行拿到大规模的贷款,两者相辅相成央企快速扩张也是必然,高负债也就成了必然了,但是现在央企已经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普遍都在想办法降负债,总需要一个过程的。
再反过头来看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平安等几个有代表性的民企,除了平安、恒大负债率高些外,腾讯、京东、阿里巴巴三个互联网巨头平均负债率仅有41.69%,即使加上平安、恒大,平均负债率也仅为59.89%,比央企要低15个点左右。
过高的负债是会侵蚀公司的利润的,到头来都给银行打工了,合理的负债才能真正起到杠杆的作用,才有益于企业发展。降负债将会成为央企未来一段时间资本结构改革的一件头等大事。
02 央企巨无霸普遍净资产收益率较低
净资产收益率大致可以分为四档,四档0-5%超低收益率,三档5-10%较低收益率,一档10-20%中等收益率,一档20%以上为较高收益率,统计的15家央企,位于四档的有2家,分别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位于三档的有4家,分别是中国移动、上汽、中国交建、中信股份,其余9家全部位于二档,没有一家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的。
净资产收益率分布图
反观民营企业,恒大位于三档,阿里巴巴位于二档,腾讯、京东、平安均位于一档,可见差距还是蛮大的。央企的盈利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央企的投资回报率较低也是事实。
03 央企虽然高负债但是估值低,这是很大的优势和投资安全边际
15家央企平均市盈率为7.07,市净率为0.73,超低市盈率(低于5倍)的有6家,以银行和基建为主,较低市盈率(5-10倍)的有6家,较高市盈率(超过10倍)的3家,破净股高达13家,除了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两家保险公司外,其余所有大央企全部破净。
市盈率分布图
反观5家民营企业,除了平安和恒大市盈率较低外,其他三家均超过10倍以上,两大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甚至高达20倍以上,市净率除恒大破净外,平安1.36倍,其余三家互联网巨头都打到4倍以上。民营企业普遍获得市场的高估值。那反过来也可以央企目前普遍估值都很低,大面积的破净股,看着都让人心疼。说实话这些股票的投资安全边际是很高的,就像银行股4倍左右的市盈率,5%左右的股息率,就算股价一分不涨,复利投资都能带来丰厚回报。
04 央企和民企的一些不同之处
央企上班在大家的眼里估计就是类似于公务员之类的铁饭碗,说实话薪酬竞争力肯定不如阿里巴巴、腾讯这些大厂高,但是应该也不低,并且为了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往往员工规模都很大,且极少像民企一样动不动就裁人,所以说央企往往负担着较为沉重的人力资源成本,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好处在于央企由于人力资源较为充足,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化的团队,制度相对完善,21世纪最贵的不是资本,而是人才,央企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集聚了无数的英才,这当然也是央企的最大优势。
而民企可能工作没那么稳定,有时候朝不保夕,能进入阿里巴巴、腾讯、华为这样的大厂那当然很好,可是概率太小了。民企的英才大多都集中在几个超级大厂里。但是民企经营相对而言要活一点,在很多大公司实行的经理人制度、股权激励制度等都可以充分激发经营者干事创业的活力,而央企等目前在这方面由于体制的原因是不敢放太开的,也许未来会像民企一样实行,但是应该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05 被低估的央企在改革之后将会带领我国经济飞得更高
早在2019年国资委就印发了《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中央企业所属各级子企业可以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首发上市(IPO)、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等方式,引入非公有资本、集体资本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经过改革后的中央企业,必定会更好地适应目前的资本市场竞争环境,与大型民企比翼齐飞是完全可能的。
这些大型央企中,类似银行股、基建股其实都是很不错的投资标的,他们目前估值都很低,即使拿来打新股都是不错的选择,假以时日我想它们的股价绝不会还在如今这个层面,定会更上一层楼。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