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趋势注定中国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未来文化产业会成为十倍股的摇篮?
发布时间:2021-7-26 09:56阅读:158
今年以来,充斥着消费乏力、地产挤压内需不足的声音,各种悲观的言论断不绝耳。未来减少老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从而释放消费潜力,进一步协同“国内国外双循环”战略,目前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大动作,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我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等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全球的视野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性产业,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等都成为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品牌。
本文我主要想要探讨的是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参照日本文化立国战略,来窥探我国“2035文化强国”战略的必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潜力;文化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及新世纪各国大力培育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日本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其重要原因在于历届政府都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大国策,从国家战略角度来加以扶植和培育。在日本文化产业体系中,政府、学术机构以及企业各司其职,共同致力于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仅次于制造业的支柱性产业。我国目前正面临着“文化逆差”状况,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学习和借鉴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阶段适合文化产业爆发?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和地区只有在第一、二产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有实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代表着地区整体的社会发展程度。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以及美国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度过了战后的经济复苏期进入高速增长期。到1968年的时候,日本一举超越德国成为了当时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日本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有了巨大的进步,拉动了包括文创产品在内的可选消费品需求。由于当时日本政府一直以赶超欧美为经济发展目标,因此日本社会深受西洋文化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日本人的妆容风格始终紧随西洋文化,这要导致了一开始基本文化产业市场主要是由欧美主导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以日本动漫为代表的本土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日本民族自信和文化强势崛起。
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强调的是军国主义,以军事实力为立国之本;二战结束后到2O世纪8O年代,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以经济实力为发展之依;从2O世纪末至今,日本逐步实现了从“经济立国”向“文化立国”的过渡转化,文化产业正式成为了日本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日本的经济总量超过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时,日本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与发展观念,有着较强的民族自豪感的政治家们已无法满足于经济上的强大,欲打造“政治强国”与“文化强国”。故此,主政者们开始深入挖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吸纳国外优秀文化,积极提升日本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

20世纪末,日本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在此发展理念下,日本高度重视发展本民族文化产业并加强文化输出,向国外大力推介本国文化产品,如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向国外赠送本国文化书籍,加强文化交流机构设施建设等。日本不仅通过文化产业带动了其经济增长,也使其成为全球一大文化辐射源。
当今世界,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不再单以军事实力作为衡量标准,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软实力开始成为影响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间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融现象时刻都在发生,通过文化传播拉近世界各国人民的距离,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日本,就是典型代表,作为世界公认的文化大国,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为中国带来了诸多经验。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经过战后重建,日本增加经济实力的同时,对文化产业的重点扶持使其迅速崛起,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品输出以及背后一系列运作手法是各国争相学习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不但经济实力名列前茅,其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也令人瞩目,并且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日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经验总结
以史为鉴,参照日本韩国以及美国的发展经验,可以非常肯定:随着经济的强大,国内的民众会产生空前的文化自信,相关文化产业会在国家的强力扶持下得到空前发展!
纵观日本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路径,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动漫和游戏行业的文化输出,更是吸引世界各国的目光。分析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有利于启示中国如何开展更高效率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我们先重点分析一下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日本推行“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对文化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最直接的推动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证明文化立国是一项极富远见的战略。日本文化创意发展至今形成了以动漫、游戏、音乐为主题的文化产业矩阵,三种主题各有不同,却又相互促进。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三类不同主题更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这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日本文化产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已达到15%,不仅拉动文化相关产业就业,还能让周边产品形成第二拨发展动力,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对日本国家经济整个进步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日本的文创产业主要分为三部分:动漫、游戏、衍生品

日本文创产业发展起来的经验总结:
1、政府层面大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一项国家战略。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日本动漫产业发达的重要动力之一。在文化产业管理上,日本注重法制化管理,政府协调各部门机构不断致力于制定相关法规来管理文化产业的运行与发展。1995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报告在文化政策推进会议上被正式提出,标志着日本从国家战略层面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转向。
2、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创意抄袭以及山寨产品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原作者的利益,知识产权被侵害极大削弱了创作积极性。政府部门一开始就加大打击专利侵害以及山寨产品的力度,颁布出台文化创意保护法律,维护作者或者企业的合法权益以及良好的市场秩序。2002年日本颁布了《知识产权基本法》,主要针对特许权、著作权等方式在法律上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2003年,日本内阁设立知识产权战略部,以《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为指导,致力于文化保护与输出工作;2004年,日本国会通过《内容产业促进法》,把加强业界结构与调整内容产业流通作为重点项目予以实施;2005年,日本在强化现有知识产权的同时,将重点转移到国际知识产权问题上,以增强日本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重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发展离不开后备人才的培养。从文化立国战略确定后,就建立了完善的文创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重视科学教学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高校以及政府部门也未人才培养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
4、给予初创文化企业金融支持。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政府协调了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除此之外,还在税收、租金等方面对文化创意公司进行优惠支持。同时还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参与到与世界优秀企业的竞争中去,壮大文化创意公司的世界影响力。日本政府向来注重对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资金扶持,无论是作为政府投资还是国民投资,文化产业享有大量发展研究经费。日本政府采用“产学研”的联合运行体制,依靠统一的发展规划与政策指导,将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从而为加速创新科研成果转换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不仅提高了文化产业研发的质量,同时也大大节省了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
5、构建健全的行政指导体系;日本在“文化立国”战略指导下,建立健全行政指导体系,通过政府行为,而不是直接依靠法律手段,以建议、指示、命令等方式对文化产业部门进行行政干预,以有效监管文化产业部门的整体运行。日本政府认为,要维护好政、企、民之间的良好信任关系,重在坚持同一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而不是主要依靠法律的刚性运行来予以约束。
三、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启示
从上述分析日本文化产业爆发式发展的背景,可以窥探出为啥我们会提出“2035文化强国”战略,以及为什么是2035年文化强国。一个国家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第一二产业发展到位,经济实力迈向全球数一数二时,尤其是文化底蕴以及历史上比较强盛的国家,产生文化强国,以及文化产业的爆发的就是必然趋势!

我们国家当前已经实现全面小康,正在向着新一阶段目标迈进,同时我国已经是制造业第一强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二产业高度强大,未来10年内中国几乎毫无悬念的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历史上,我们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都是全面领先全球的,唐朝和明朝时期还出现过万国来贺,一起来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经验,所以中华民族骨子里面天然是具备民族自豪感的。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推进,文化强国战略是必然,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被接受也是历史必然趋势;
文化产业是我国发展的新能量,文化产业既可以弘扬本民族文化,又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文化创新产业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而且我们也具备着优越的基础条件。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将文化挖掘出来,让我们国人能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文化、弘扬本民族文化,如何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会成为2035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中国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文化产业方面,我国需要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日本文化产业战略思考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实现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实力,并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重视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
2、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从基层做起,在加大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传承的基础上,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社会土壤的培养。在地方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大力宣传以及普及,将文化产业以文化为基础,并且实现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能获得较大的活力,探究文化与技术的共同提升,并且实现中国品牌价值的提升,使得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能够获得大力传播。
4、在我国文化产业向海外传播时,需要注重内容产业的全球化,针对各领域、各地域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在加快海外发展时,需要考虑海外的需求,并且形成透明、开放的交易市场,重视国际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海外人士对于我国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产业背景的认知,促使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在各产业中得到长期积极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成功,为其他各国的尝试带来了宝贵经验,只有在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尝试,才能让产业更加接地气,才能拓展国内外市场。另外,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两大问题,统筹兼顾才能使文化产业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总结】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传媒企业,无论从宏观经济的结构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上,以及企业发展路径上都具备了成长的潜力,把握住了时代浪潮,躺在国家战略方向一定会获得非常好的成长。至于这个行业能否在未来10年诞生数支10倍股,就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