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发布时间:2021-7-26 09:40阅读:130
新东方今年从最高点下跌了85%,1900亿灰飞烟灭,只用了180天。
不知道身处其中的投资者历经怎样的绝望,无法想像自己的重仓股如果经历这样的重创,是否还有继续走投资这条路的勇气。
新东方不是最惨烈的,高途跌了97.6%,好未来跌了90%。

“不要浪费一场危机”,我对这句话有两层理解:一是寻找危机中的机会;二是总结危机后的经验。
教育股能不能抄底?我觉得不能。
从目前传出来的政策看,可信度较高。这两年一些教育改革似乎都指向一个目标——对抗社会老龄化,提高出生率,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如果网传为真,一些公司也许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抄底一支下跌90%的股票,如果跌到95%,意味着本金损失一半。教育股有大量的预收款,清算后账上的类现金资产能不能为正都是未知数。
其他非教育类中概股,也跟着一起大跌。不同的是,它们只是杀估值,而非杀逻辑。只要这些公司还在源源不断地赚钱,市场总会给一个合理的估值。“人们总是高估一件事短期的影响,低估一件事长期的影响”。恐慌这种情绪,来得快,消退得也快,里面或许有一些机会,若干年后回看,可能会发现这次机会十分难得。昨天建议老婆本周在基金里加点中概互联,家庭地位可能再次陷入动摇状态……
除了中概互联网,我没有直接持有任何一支中概股。本文更想聊的,是如何在这场危机中获得经验。
这次教育股大跌,让投资者们最无奈的是,即便把相关企业研究透,也想不到会因为这个原因。能力圈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总有一些影响股价的因素能力圈无法覆盖到。如果决定一支股票长期价格的因素有100%,能力圈能覆盖到的也许只有50%,另外50%取决于市场、政策、黑天鹅等意想不到的因素。
考虑到能力圈的局限,集中持股就是一个需要避免的习惯。这句话有两个前提,一是身家级别的资金,二是绝对的集中。所谓绝对集中,是数学意义上的集中,比如单吊一支,那么能力圈覆盖不到的风险便完全没有被规避。巴菲特一直推崇集中持股,以伯克希尔的体量,同时持有几十支股票可以算相对的集中,但不是绝对的集中,即便某个公司价值归0,对其资产的影响也可控。
过去几年,在雪球有几支持仓高度集中的基金,有的清盘,有的陷入困境,都是前车之鉴。诚然,也有一些因为高度集中而获得成功的投资者,他们就像打了10枪每枪都10环的选手,有些可能是幸存者偏差,有些是真的枪法极好,一般人看看就好,贸然上场可能小组赛就被淘汰了。
数学意义上的分散,也不一定就是分散,比如同时持有5支教育股或者1支行业ETF,这依然是集中。第一层分散,至少应该跨行业,进一步的分散是跨市场。
这次教育股的政策推出之前其实有几个月的缓冲期,梁大师前段时间说已经清仓,刘志超昨天也发了割肉贴图,他们都是果断的投资者。杀逻辑的时候,最怕被心理成本左右,因为被深套舍不得割肉,结果越套越深。段永平说:“发现错了尽快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常识本来也无需新意,但怀有常识,并一以贯之,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举办一场模拟炒股比赛要多少钱?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