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大化,国产硅共聚PC助力新能源车轻量化,3-5倍估值空间
发布时间:2021-7-19 14:22阅读:2478
1. 硅共聚PC不是改性PC,和传统的工程塑料PC有巨大的性能差别。并非在传统应用场景中替代PC,而是打开新的应用场景,属于新材料+增量市场
2. 增量市场来自于,新能源车的轻量化需求以及医疗领域的的新需求。硅共聚PC由于其高耐热及耐候性,尤其是高透明的特性,在很多领域成为了轻量化替代的必选项。
3.进口替代,沧州大化是国内首条连续硅共聚PC量产生产线,实现了国内该材料从0到1的突破,短期内具有唯一性,可以享受进口替代增量市场的高毛利的红利。
4. 利润,硅共聚PC相较于普通PC售价从2.5~2.7W/吨,提升至4.5~4.8W/吨,单吨利润增厚约2W/吨。10万吨产能将带来20亿毛利增加值,增加净利约10~12亿。
5. 估值,按照新能源及医疗新材料30PE估值,将提升公司估值约300~360亿,总估值约350~400亿。按照化工新材料10PE估值,将提升公司估值约100~120亿,总估值约150~170亿。当前市值80亿,按照保守估值也有翻倍预期,按照积极预期估值存在5倍估值空间。
=================以下正文==================
聚碳酸酯中的贵族—共聚PC介绍
大家都知道PC属于常见的工程塑料,但是普通的聚碳酸酯,抗冲击性能差,耐化学性差,在很多领域都无法应用。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对普通PC进行改性,比如PC/ABS、PC/PBT合金,但是有时候会损失透明性,或者刚性。PC共聚有多种类型,今天这里就介绍两种商业化常用的两种。
普通PC的缺点
常规PC与含硅PC合成单体都含有双酚A、光气,但含硅PC还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而成。常规PC耐水解稳定性不高,对缺口敏感,耐划痕性较差,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中黄变效果明显,并且PC容易受某些有机溶剂的浸浊。
硅共聚PC的优点
硅共聚PC,有低温抗冲,高韧性高流动,优异耐候性,阻燃低烟无毒,薄壁透明阻燃,高耐热,高耐热高透明易成型等类型。
引入有机硅基团,增加了结构单元的长度,降低了庞大苯环的刚性,增加了分子链的柔顺性。由于有机硅独特的结构,兼备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具有表面张力低、粘温系数小、压缩性高、气体渗透性高等基本性质,并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氧化稳定性、耐候性、难燃、憎水、耐腐蚀、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优异特性。
因此在PC中接入有机硅,从而使PC的耐高低温性能提高,从而在-30℃~-40℃时,依然能保持常温下的力学性能;并且有机硅的耐氧化稳定性、耐候性特点,使PC的耐氧化性能提高;耐黄变性增强。
硅共聚PC的应用场景
一)汽车行业: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PC重量只有钢的七分之一,铝的二分之一,却依然可以达到如同金属一般的机械性能,抗外力冲击强度是亚克力(PMMA)的20倍,聚苯乙烯 (PS)的2倍,轻巧又牢不可破。
传统的车窗和天窗玻璃正在被更轻的PC材料替代,低密度仅仅是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塑料的优良加工性能可以使汽车开发设计人员不断创新,将高度弯曲的PC板与汽车车身结合起来,提高空气动力效率,菲亚特500L的车窗展示了PC材料在该领域的强大竞争力。PC天窗的发展潜力巨大,中国生产的汽车每3辆就有1辆会配置天窗或全景天窗。高耐热聚碳酸酯在生产聚光镜和反射镜部件时可直接进行真空喷镀金属。
在照明系统中,PC可以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的前灯、尾灯和转向灯,提高耐冲击性,由于采用聚碳酸酯,前车灯罩质量较无机玻璃减少了0.5~1.4kg。PC 合金由于具有高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外观,在汽车上主要用于外装件和内饰件,如PC/ABS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冲击性和刚性,良好的加工流动性和涂饰性,是制造汽车仪表板的理想材料,由其制成的仪表板无需进行表面预处理,可以直接喷涂软质面漆或覆涂PVC膜。
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外壳,采用PC材料吸塑成型
二)医疗器械
典型的医疗应用领域包括高压注射器、一次性牙科工具、外科手术面罩、血氧合器、血液收集器、血液分离装置、外科手术装置、肾透析设备、静脉组件和医用离心机等。能承受高能辐射及高温消毒而不损失物理性能和变黄以及提高耐化学品性防止开裂是PC在该领域扩大应用的关键问题。
Bayer公司先后推出了多种医用新品,包括Markrolon2258, MakrolonRx2435 和 MakrolonRx2440。其中 Makrolon Rx2440 是一种新型透明高流动性医疗级PC材料,具有适宜生物相容性,当其经γ射线或电子束辐射或环氧乙烷蒸气灭菌时,颜色恢复时间比一般PC快,能够用于多种医药设备方面,例如静脉注射、呼吸道、外科手术、肾脏治疗和其他方面。
科思创近日发布了MakrolonRx3440 产品,该材料能耐肿瘤治疗和清洁剂中的溶剂。这款医用聚碳酸酯产品所具备的耐久性和耐化学性有助预防开裂,让医疗专业人员能更安全地为肿瘤患者注入药物。此外,Styron公司推出了EmergePC/PET9100CR合金产品,能够满足极端条件下的耐化学性能,不出现塑料表面分解、裂纹、破裂等现象。
中国医疗用聚碳酸酯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365百万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699百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2%。2020年市场规模增长更较大,有一部分原因是新冠病毒,防护面罩、医用耐灭菌耐溶剂材料等的需求增长。
三)电子电器
PC在较宽的温、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强度,广泛用作计算机及各种商用电器的外壳、盖子和结构部件。可制作绝缘套管、线圈框架、电动工具壳体、电冰箱冷冻抽屉、真空吸尘器零件等,也可用于制造尺寸精度很高的零件,如计算机、录像机、电视机以及交换器、继电器等通信器材中的重要部件,硅共聚PC由于其出色的光学透明性、光散射性及尺寸稳定性,在42寸以上大屏幕LCD扩散板中获得应用。PC/ABS合金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具有更好的加工性及抗紫外性能,可以用来生产注塑笔记本电脑及膝上电脑的薄壁部分。
四)建筑材料:助力BIPV
长久以来,玻璃是现代生活的主要采光材料,但用于大面积建筑物屋顶要求“轻质高强”,PC 本身的高强度,低密度弥补了玻璃自重大,易碎特点,结合其安全性高,安装简便,可设计性强等优势,从而在当代建筑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当然,仅靠材料本身的性质优势还不足以完成一项宏大的建筑,正如水泥仍需钢筋增强一样,PC作为建筑材料加入了很多设计。
随着PC板材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提升,PC中空板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建筑物屋面、面墙及幕墙方面注入了许多新的建筑元素。这种板材又称“阳光板”,可透过多数可见光,却能阻挡大部分红外线和紫外线,自然光通过该板材后在室内形成柔和的漫反射而不致炫目,因此在工业厂房,体育馆,展览馆,航空港等大空间大进深建筑中大量采用。
此外,PC板材由于出色的节能效果而被看作是一种绿色建筑材料,李峥嵘等利用EnergyPlus 软件模拟了上海某建筑的全年能耗,计算其能耗量及费用,结论是与双层玻璃窗相比,PC多层板窗的年费用节省在6.2~36.6元/m2。
成长预期
2019年中国PC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0.5%,自给率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中国PC消费结构和世界基本一致,但消费比例有所不同,中国PC在电子/电气和器具/家庭用品方面的消费占比高于世界占比,而在汽车和薄膜/片材等领域则低于世界占比。2019年前三季度表观消费量为165万吨,2020年前三季度表观消费量为171万吨,同比去年增长3.6个百分点。
2020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前半时间PC市场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弱势下行为主。到四月底五月初,PC的上游基本恢复开工,下游需求增长,PC市场也逐渐恢复,价格一度跌至10800元/吨后逐步反弹到15000元/吨,到9月底价格增至18000元/吨,十一之后价格普遍增长1000元/吨,价格同比去年还略有提升。随着原材料价格稳定,聚碳酸酯价格会在年内可能维持19000元/吨左右。
依据卓创资讯聚碳酸酯生产成本计算模型计算,目前聚碳酸酯成本参考在15375元/吨,根据现在的聚碳酸酯市场价格可以推断出相应的利润空间。目前国内PC市场交织在高成本、获利盘、货源流通不畅等因素下,导致聚碳酸酯的价格波动,利润波动。但业内机构估计国内装置近期运行态势多稳定,行业开工续增幅度预期可见,市场终端刚需采购气氛谨慎。尽管短期行业环境偏弱,但随着新冠疫情结束,未来2-3年内经济复苏到繁荣,原材料装置的扩增以及成本降低,会使聚碳酸酯降低材料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另外国内聚碳酸酯新的应用出现,对聚碳酸酯的在该领域的用量也会增加,同时新应用领域内聚碳酸酯的价格以及利润空间会更高。
利润及估值测算
普通PC的售价2.6W/吨
硅共聚PC的售价4.8W/吨,大化的董秘说是国际市场是4W/吨,但是考虑到硅共聚PC之前国内没有产能,大部分都是进口,叠加关税等进口成本,国内售价4.5-4.8W/吨,是合理的。
可以得出结论,硅共聚PC相较于普通PC售价从2.5~2.7W/吨,提升至4.5~4.8W/吨,单吨利润增厚约2W/吨。10万吨产能将带来20亿毛利增加值,增加净利约10~12亿。
估值
按照新能源及医疗新材料,给予30PE估值,10~12亿新增净利将提升公司估值约300~360亿,总估值约350~400亿。
按照化工新材料(鲁西化工,齐翔腾达),给予10PE估值,10~12亿新增净利将提升公司估值约100~120亿,总估值约150~170亿。
当前市值80亿,按照保守估值也有翻倍预期,按照积极预期估值存在5倍估值空间。
唯一性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