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的起源与国酒之路
发布时间:2021-7-16 16:13阅读:975
全世界所有的酒历史最悠久的可能是汾酒,汾酒的酿造6000年没有中断,成为名酒1500年没有中断.
这些结论都有考古证据和正史记载,比如说在杏花村遗址 出土过6000年前的酒具,在1500年前,当时大部分酒还是浊酒,杏花村就已经有了清酒工艺,出来的酒,受到过当时皇帝的推崇.
在1300年前,汾酒就开始使用固态发酵工艺,800年前使用蒸馏工艺,200年前汾酒的酒商把技术带到全国.
到20世纪初汾酒得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后来到开国大典,汾酒成为新中国开国国酒,这些历史,中间经历了太多,精彩的故事,接下的文章内容阿威会一个个写出来。
山西这个地方,基本在各个朝代,都是比较繁荣的,尤其是农业发达,这是酿酒的基础,考古发现了5000年前,当地人开始种植小麦.
除此之外,山西也是高粱的发源地,用高粱酿酒,是从山西开始的,汾酒的产地山西汾阳市杏花村,用的水是当地的井水和泉水,这些水质,经过现代的研究非常适合酿酒.
在古代汾酒生产是需要杏仁的,所以当地种植杏树,杏花村这个名字可能就是这么来的。当然后来的汾酒已经没有杏仁了。
秦汉时期杏花村的酒叫“酎”酒,酎是重复酿造、重复发酵的意思,后来到南北朝,当地的酒叫汾清酒,是当时的国家名酒,在24史里记载,当时的北齐武成帝“高湛”曾经对大臣,推荐过汾酒
意思就是我喝了两杯汾清酒,推荐你们也喝点,当时这种汾清酒,还不是蒸馏酒,是过滤酒,是把高粱加酒曲发酵之后,上火蒸,蒸完之后过滤出来的酒。
在北魏汾清酒的技术,就成熟多了,《齐民要术》记载的河东神曲,就是当时汾清酒曲的做法,具体是把小麦磨碎、晒干、然后蒸煮发酵,最后提取出发酵的曲水,曲水做好后,开始做原料。
原料是高粱,高粱蒸煮之后冷却,加入曲水和水,混合起来开始发酵,在发酵过程里,还要追加几次投料,之后全发酵好了,再过滤出来清酒,这就是北魏时期的汾清酒。
北魏那会儿还出了一个酿酒高手,名刘白堕,山西人在洛阳开酒坊,酿的酒名为桑落酒。此酒一直到清代都是名酒。
隋唐代的皇帝阶级,包括李世民、武则天、隋炀帝杨广等,都喜欢山西酒,这里有个故事,是说李世民,想让他爹造反,于是找来在裴寂,他们俩想了个主意,请李渊去喝酒,喝醉之后,安排两位皇帝的妃子。
扶李渊去休息,李渊醒后发现,自己躺在龙床上,边上是皇帝的妃子,这不闯大祸了?正着急,这会儿裴寂过来劝,既已如此,不如干脆去造反。
所以李渊没有办法,后来找到儿子李世民一起用汾酒祭天祭地,然后造反。
从此唐王朝开始。到唐代根据一些记载和出土文物,唐代可能出现了蒸馏酒,杏花村的乾和酒就是蒸馏酒。
乾和酒是把高粱蒸熟,加花椒串味,然后捣烂加曲加水,发酵10天,10天之后通过压榨,取得酒液,然后在酒液里再加蒸熟的高粱,加曲发酵,再压榨出来酒液。
这么做两次得到的酒液,再蒸馏成为成品酒,这个工艺和现代汾酒工艺,非常相近,这种工艺做的乾和酒,从唐代到后来的元代,都是很有名的酒。
清代以后汾酒的酒曲原料改成了大麦和豌豆,酿酒的原料更苛刻,变成了当地产的一把抓高粱,这种高粱淀粉含量很高,并且有单宁,单宁发酵形成的茶酸、阿魏酸、香草醛等成份。
对汾酒的风味影响很大,在当时汾州的酒是清代55种名酒里的第一位。后来慢慢的就把汾州的酒简称为汾酒。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汾州的酒开始有了汾酒这个品牌。
清代有一位姓王的富商,在杏花村开酒坊,起名为“宝泉益”请了当时的酿酒大师“杨得龄”
当大掌柜,除了做白酒还做玫瑰酒、状元红、竹叶青等酒,卖的非常好,再后来“宝泉益”兼并当地很多酒坊,规模更大了,酒坊改名为“义泉涌”
到了1910年义泉涌参加南洋劝业会
南洋劝业会是当时以国家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义泉涌的汾酒获得了优等奖。
1915年汾酒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最高奖,也就是大奖章
这里要说明大奖章是最高级别,往后二等奖是名誉奖,三等奖是金牌奖,四等五等是银牌、铜牌,六等奖没有奖牌只有奖词,五粮液也得过奖是金奖。
贵州当时有个酒名为贵州公署酒,得的是银牌,得奖之后,当时山西省长阎锡山为了让汾酒能接着得奖这股劲,做的更好,纳更多税。
还专门对汾酒提出五大改良措施,包括包装,运输等,后又牵线当时的一些投资人和义泉涌酒坊合资共同成立了晋裕汾酒股份公司。
晋裕汾酒合资公司成立之后,义泉涌负责生产晋裕公司负责销售,直到1926年因为价格问题,两家闹掰,具体是说义泉涌生产的酒是1毛5一斤给汾酒公司,汾酒公司销售价是5毛5,所以义泉涌要求涨价,不然就不再供货。
汾酒公司不同意涨价,两家越闹越大,最后义泉涌老掌柜杨得龄也不干了,这时两家已经合作7年,这7年里巴拿马大奖章的荣誉,已经被汾酒公司注册成商标,很多进货商也只知道汾酒公司,不知道义泉涌。
分开之后义泉涌慢慢就倒闭了,义泉涌的人也都陆陆续续去了汾酒公司,再往后到1928年汾酒公司出了9000多块把义泉涌古井房产还有生产工具都收购了,从此以后义泉涌酒坊彻底没有了。只剩下晋裕汾酒公司。
抗日战争全国经济崩溃,37年太原沦陷,日军把晋裕汾酒公司洗劫一空,直到48年汾阳解放,国家把汾酒公司收回国有,并且要求快速恢复生产,当时有个人名杨汉三,就是过去义泉涌大掌柜杨得龄的儿子。
杨汉三毛遂自荐,要担当起恢复汾酒生产的任务,后来到49年7月,汾酒生产恢复,中央指定汾酒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国宴用酒。
为什么汾酒被定为开国大典酒?因为国宴用酒必须有三个标准,
一必须是名酒
二便于运输
三能足量供应
49年12月泸州才解放50年2月茅台解放,当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只有汾酒。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