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因素展现 预计下半年铜期价下行空间有限
发布时间:2021-7-14 19:04阅读:303
上半年铜价的大幅上涨主要是受宏观因素影响。疫苗接种、复苏和通胀发酵的加速,加上“碳中和”的需求逻辑,点燃了市场情绪。下半年,随着流动性充足、供需不匹配等前期因素的减弱,预计铜价单边行情已告一段落,转向震荡行情。5月份的高点被确定为年内高点,利空因素渐渐显现,美联储Taper预期、政策顶等,但在海外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基建碳中和等托底、库存低的情况之下,下行空间也相对有限。
宽松货币政策收紧预期
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央行很难抑制其资产负债表扩张。欧洲央行PEPP已清楚计划于2022年3月到期,而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尚未宣布扩张资产负债表的清楚路径。全球央行的债券购买速度已从高位回落,但仍在以正在速度增长。可能要到第四季度,全球央行才会看到资产负债表扩张的转折点信号。美国就业目标尚未实现,通胀压力提前到来,美联储加强预期管理。在美国央行利率会议之上,有人提到要缩减QE。与此同时,美联储上调了2021年经济预期和今年通胀预期。目前,5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与疫情影响前的2020年2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仍有763万人的差距。加息和退出QE都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也没有真正的紧缩政策。下半年,全球流动性可能整体保持充足。
国内M2和社融数据出现拐点,但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领导人讲话都表示要保持平稳,保持稳定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下半年货币政策概率率趋于常态化,社融和M2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为防止经济短期过热,上半年国内财政政策相对收敛。1-5月,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仅为2020年同时期的55%,接近2019年同时期,但1-5月专项债券发行量远低于去年同期,专项债券占政府债券发行总量的比重较低。专项债券发行步伐有望再次加快,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再次支托底。
铜市场供应将增加
SMM中国2019年6月电解铜产量为82.93万吨,环比下降2.4%,同比增长9.2%。今年7月,国内电解铜产量预计为85.1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5%,比上年同期增长13.6%,比上年同期增长13.6%。铜精矿产量增速仍较高,其中以西南铜业、赤峰金峰及豫光金铅为主,但因近月来粗铜加工费维持高位,精铜的升幅仍较大,精铜的升幅亦较大,加上硫酸价的升幅较大,使得冶炼厂利润空间较大,炼厂维持高开工率。
今年下半年铜矿或将迎来扩产、增产的小高峰。五月二十五日,刚果金Kamoa-Kakula铜矿投产,预计第一阶段铜产量约为20万吨/年。Mina Justa铜矿秘鲁项目即将竣工,首批电解铜也已投入生产,预计精矿中所含铜的年产量将达到10万吨左右。塞尔维亚紫金矿业下属丘卡鲁-佩吉铜金矿上矿带的选矿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该项目每年可产出9.1万吨铜。在2021年底之前,嘉能公司计划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重新启动 Mutanda铜矿和钴项目,2019年和2018年,铜矿产量分别为10.3万吨和19.9万吨。目前,印尼 PT Freeport项目正在进行地面转地下开采,预计2022年将全部转为地下开采,未来两年增量较大;疫情造成的铜矿减产部分预计今年将恢复。
下半年消费依然坚挺
今年上半年,美国的铜消费主要用于住宅建设等领域,市场利率处于低位,美国新屋销售情况明显好转,此外,美国基建政策也在推进。美国经济复苏情况较去年同期或已见顶,但正从耐用品转向服务业,下半年美国有望全面放开,环比仍有韧性,欧洲的景气度仍在持续攀升。整体而言,下半年海外铜消费仍将稳步上升。
重新审视国内,铜消费占全球近50%,边际变化将对全球供需平衡产生重大影响。今年1-5月电网投资增速为5年来最低水平,完成进度仅为计划额的1/4,下半年在计划投资的压力下,需求有望好转。按三年竣工周期推算,2018年新开工面积将持续增长,将支撑2021年竣工面积增速,从而有利于房地产后周期的品种;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加之三季度芯片荒预计将得到改善,汽车整体产量将有所增加;家电产销将进入季节性淡季,下半年在海外生产逐渐恢复的情况下,出口走弱的风险较高,家电领域的金属消费相对上半年预计将有回落。
综上所述,下半年,随着欧美等国家走向全民免疫,欧美经济复苏处于接力状态,因此需求仍将保持弹性;国内货币政策有望常态化,财政政策有望托底;海外流动性仍然充足,美联储更多还是预期管理。预计要到第四季度才会看到更清楚的信号。供应方面,进口铜矿TC触底反弹,冶炼厂开工率得到保证,国家储铜公司正在抛铜;需求方面,欧美经济复苏加上补货将增强海外需求,而国内需求将有弹性;库存方面,虽然有所反弹,但仍处于历史低位。价格方面,随着流动性充足、供需不匹配等驱动因素的减弱,铜价单边行情有望结束,转向震荡行情。5月份的高点可能是年内最高点,利空因素渐渐显现,比如美联储Taper预期、政策顶等。但在海外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基建碳中和等托底、库存较低的情况之下,下行空间也相对有限。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