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现实,才是终局!——新冠肺炎疫苗(9)
发布时间:2021-7-13 11:09阅读:147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已经超过一年半时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很多创纪录的悲剧:全球确诊人数1.87亿,全球死亡人数超404万,全球新冠肺炎疫苗接种34.2亿剂。这次疫情的爆发,让人类再次察觉自己的渺小,人祸更胜天灾,政治操弄的伤害,从某种程度上是造成疫情彻底失控至今的主要原因。事实证明,我国的物理封锁策略是快速控制疫情的最有效手段;快速大规模接种疫苗,一旦接种率接近群体免疫状态时,也会迅速控制疫情降低到比较低的程度,而疫苗对于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防护效果,更是不负所望。然而就在全球疫苗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接种的时候,全球疫情又有再度爆发趋势,人类似乎又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而曾经提出自然群体免疫而沦为笑柄的英国,这一次似乎又选择了继续躺倒的策略,未来究竟路在何方?这也许是全人类的共同疑问。
近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一篇深度观点文章,探讨一个全世界都极为关注的问题——这场新冠疫情究竟要走向何方?这是一篇观察性研究,但是经过同行评议,科学性毋庸置疑。这篇文章首先从历史角度去探索疫情的发展规律,同为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和MERS以及SARS疫情的演绎情况,发现具备比较高度的相似性。

但是同时,新冠肺炎病毒又表现出很多独特性,比如高传染性,非季节性,以及普遍的无症状感染能力,这些独特性导致已有关于冠状病毒的知识,还不足以用来预测新冠疫情的走向。而从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来看,是远远慢于流感病毒,但是新冠病毒变异最最麻烦的特征在于他的变异导致传染性快速增加,但是毒性却没有快速下降,甚至逆向毒性增加,这一特征明显违背现有科学对病毒变异规律的认知。因此指望新冠肺炎病毒通过自我变异,导致毒性快速下降到对人类无害而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仅从遗传物质的复制“差错率”上看,冠状病毒其实要比其它RNA病毒来得好。从突变产生的速度来看,它也的确比流感病毒要慢上3-4倍。但冠状病毒发生RNA重组的概率并不低。如果有人同时感染了两种新冠变种病毒,有可能会在体内发生重组,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从这个角度看,病毒的变异朝着对疫苗的免疫逃逸方向发展,将不可避免。而更值得重视的是新冠病毒的跨物种传播能力,目前我们已知猫、狗、仓鼠、乃至动物园的猩猩与狮子等大量哺乳动物都能感染新冠病毒。在这些动物宿主里,新冠病毒可能产生一系列新的突变,甚至产生新的重组病毒。最后文章针对疫苗,也依旧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疫苗起效的机制,能否保护无症状感染,以及免疫力能持续多久等。在疫情爆发期间,人们的目的当然是先对疾病进行控制。而随着未来更为高效的疫苗问世,消灭病毒感染也不是天方夜谭。但想要彻底消灭疾病(如天花),疫苗接种则还需要全球的协同,以及疫苗的大量覆盖。也就是说,未来接种率才是能不能消灭疾病的关键因素。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设想了未来的三个场景:
1、由于无法快速控制疫情,未来我们还将面对大量感染者,而这一庞大的人群又会进一步促生出更多新冠变种。
2、新冠疫情最终会成为流感一样的地区性、季节性疾病。有效的疗法能控制新冠疾病的进展,减少疾病负担,使之与流感类似。
3、新冠病毒最终会退化成类似于仅造成感冒症状的普通冠状病毒,影响力远不如流感。
科学家出于严谨的态度,需要想到未来的各种可能。但是作为非专业人士,其实只需要分析未来最大的可能,并以这种可能性作为自己投资决策的依据。从我个人掌握的医学知识和疫情发展的实际状况判断,第3种可能性基本没有,第2种可能性概率相对较大,而第一种可能性就是现实。我们可以对未来抱有美好幻想,但是接受现实,才是终局!对于未来疫情的发展,我个人有以下几个判断:
1、新冠病毒将长期与人类共存
从近一年半病毒的变异情况来看,总共出现比较厉害的毒株有:南非毒株、巴西毒株、英国毒株、印度毒株,目前从英国毒株基础上突变而来的印度毒株(Delta)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的强势毒株,具备传播性更强,毒性更强的特性,有一定几率突破目前疫苗的免疫并有一定的重症和致死率。而最近在秘鲁发现新变种“Lambda病毒毒株”,已经成为秘鲁超过90%以上的强势毒株,传播性和毒性更胜一筹。从病毒的进化规律来说,以目前全球的疫情情况,变异毒株的出现会源源不断,看不到终点。
2、新冠疫苗会成为必需品,并不断随着被免疫逃逸而升级换代
从病毒的变异速度看,疫苗的研发速度会远远落后于病毒的变异速度,现有疫苗被病毒突破出现免疫逃逸是大概率事件,因此疫苗的有效防护率会成为一个次要的因素,因为无法阻止传播,最终结果都会被突破。而对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防护率,会成为未来考虑疫苗的主要因素,未来对待新冠病毒的态度,大概率就是首先提高接种率,适当的时候开展加强针接种,针对变异毒株的疫苗作为加强针是大概率事件,一旦接种率达到比较高的水准后,学习英国躺倒,放开封锁限制会成为各国政府的主流对策。未来会不会放开封锁唯一的参考就是疫苗的接种率。因此,新冠肺炎疫苗成为一个更胜流感疫苗的常规品种,基本上是大概率事件,而且无论哪个技术途径,只要研发成功,随着毒株不断升级换代,基本不存在被彻底淘汰的可能。
3、新冠肺炎疫苗临床评价方案必然会简化
由于疫苗研发速度远远落后于病毒,再加上大规模生产和接种的时间限制,以目前的疫情规模,想要依靠疫苗彻底控制疫情已经不可能,未来针对变异毒株的疫苗研发的速度,对于控制疫情变得更加关键,疫苗与病毒的赛跑直接决定未来人类的命运。以目前进行完整的三期大规模临床的方案来说,会造成疫苗研发速度慢,浪费企业资源,对参与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也存在伦理道德问题。未来寻找临床替代终点方案将成为首要任务。以目前全球获批的多种新冠肺炎疫苗来看,中和抗体滴度的高低和有效率的高低存在正比关系,未来以中和抗体滴度作为临床替代终点将会是大概率事件。而针对变异毒株的疫苗研发,未来大概率会参照流感疫苗的方式,只需要进行毒株替换,做个简单的一期二期临床,测试一下安全性和中和抗体滴度即可。未来能否采用这些方式进行疫苗研发,主要的阻力在于政治因素,看WHO组织层面能否取得共识。这也是未来能否形成全球通用的疫苗护照的很重要一个因素。
以上三点的推测,是基于全球的推测,而作为当之无愧的抗疫优等生的我国来说,会有一些有别于全球的策略,无论是疫苗研发上还是疫苗接种策略上,都会有很大的区别。
1、开放国门的策略差异
由于我国的抗疫策略,基本追求的是零发病率策略,因此无论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什么水平,短期内放开国门基本上不可能,从国家的表态看,最少也要延迟到2022年底。一方面是因为要给疫苗基础针接种留出充足时间,另一方面也要为加强针和变异毒株疫苗接种留出充足时间,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不会拿人民的生命去冒险。
2、疫苗接种策略的差异
很早之前我就说过,拼抗疫,我们会领先,拼接种率,我们更不会输给别的国家。原先制定的7月之前完成40%的接种率,已经圆满达成,今天下午国家召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会议,大概率是总结经验,布置接下来的接种任务,可以预见到年底完成70-80%以上的人口接种率是大概率事件,3-17岁人口的接种也很快会部署实施。对于基础针的接种,国家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应接尽接,除了身体原因确实不适合接种人群,基本会达到全覆盖状态,从最近云南再度爆发的疫情看,疫苗接种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受缅甸疫情的冲击,云南瑞丽在很高接种率的情况下,目前发现了59例病例,没有重症和死亡。而这应该就是未来国家希望看到的状态,未来国门打开后,出现病例将会成为常态,低住院率、低重症率和死亡率,那么新冠肺炎病毒的伤害将会变成弱于流感病毒的存在,甚至有可能类似于普通感冒,而前提就是疫苗接种全覆盖。
3、未来针对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和变异毒株预测
最近一段时间,欧洲国家进行了不同技术途径疫苗的混接,我们称之为序贯接种,我们国内也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探索性试验。目前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序贯接种可以取得中和抗体滴度高倍数的增长,从抗体滴度看,效果强于同技术品种疫苗的相同接种程序,从安全性角度看,目前没有出现重大的不良反应,副反应可能类似或稍微高于同一技术品种的接种。因此未来序贯接种会成为一种备选模式,但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而针对变异毒株的研发,目前康泰生物和智飞生物都已明确表示已经进行研发,主要采用多价疫苗模式和mRNA等新技术模式。从国家的接种规划来看,到年底对于加强针的接种计划会基本明朗,未来采取序贯接种模式或者多价加强模式,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从未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演变推测来看,未来新冠肺炎疫苗国内的需求是基本盘,低价保量,给疫苗企业盈利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而国外市场则是星辰大海,量大价优,只要你的产品过硬,产能足够,大口吃肉不在话下。而还在担心竞争性,担心没有市场的,只能给你一个劝告,疫苗股不适合你!
很早之前,我就做过推测:新冠肺炎疫苗会让中国从疫苗大国蜕变为疫苗强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未来几年,可预见的是有新冠肺炎疫苗的企业和没有新冠肺炎疫苗的企业,已经是两个量级,天然之别,不信的话,请拭目以待!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普通肺炎和新冠肺炎有什么不同的吗?
新冠肺炎的保险有必要买吗?哪些保险能保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保险靠谱吗?得了新冠肺炎就能理赔?
有没有专门保新冠肺炎的保险?新冠肺炎保险怎么买?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