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长春高新?被错杀的成长股,毛利比白酒还高,有望筑底
发布时间:2021-7-12 11:19阅读:172
和长春高新一样,因为广东那边一个不知真假的集采消息,安科被按在地上锤爆了。
不过,大家看了昨天的文章,应当明白了,不论高新还是安科都是错杀,没有读过昨天文章的朋友,好好回头去学习一下,如此,你才能更好的了解今天咱们要讲的公司。
01
价值事务所
被错杀的生长激素老二
和高新一样,安科乱七八糟业务也很多,不过,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看点,还是生长激素,一说到生长激素,嗯,不用想了,整个赛道就两个玩家,一个高新、一个安科。
很长一段时间,高新都是生长激素的垄断选手,因为只有高新拥有生长激素的全部三种剂型,水针更是为高新贡献了80%的收入。

不过,就凭借一款落后的粉针,安科居然在老大以及一众外企旁边,生生吃下了整个生长激素15%左右的市场份额,实在厉害。
其背后的秘诀,和拼多多的十分类似,也就是:人弃我取。
拼多多出生的时候,市面上已经有了淘宝、京东两大巨头,几乎垄断了全部的市场份额,因此,压根就没有什么创业者想再做一个电商,因为,毫无胜算。拼多多没有选择和淘宝、京东正面对抗,他吃的,是两巨头不要的饭、他做的,是两巨头看不上的生意。
正是捡别人吃剩下的,从脏活苦活做起,没想到,最终成为了行业的颠覆者。
安科,一样的逻辑。
因为,生长激素一开始生产出来的是生长激素原液,这个原液既可以用来做水针也可以做粉针,甚至还可以做成长效。三种剂型前面的生产流程都是一样的,仅仅是剂型不同。
高新三种剂型都有,肯定会偏向于将生产出来的原液拿去做更贵的、利润更高的水针,从而逐步放弃了粉针市场。
虽然价格上,两者只差一倍,粉针治疗费一年2-3万、水针5-6万。但,即便只是一倍的价格,都会让很多家庭、很多家长选择粉针,因此,高新不要的粉针市场,被安科当宝贝捧在了手上。

自2014年起,安科就是粉针市场的第一名。
而2019年9月,安科的水针也成功上市了,一方面安科也可以用水针部分实现对自家粉针替代、产品升级,一方面又可以积极开辟新市场,打破长春高新的垄断。毕竟在国外,粉针和水针的价位是差不多的,而国内却差这么多,谁让全市场只有高新一家?
上市以后,安科的水针果然不负众望,2021年Q1,安科的董秘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说:这一个季度的销售额就超过了去年一年。
在水针销量带动下,安科交出了这份有史以来最强一季报。

另一个好消息是,公司的长效水针生产线安装调试工作已经完成,即将申报 NDA,这意味着,安科未来两三年将迎来业绩大爆发,一边是粉针贡献现金流,一边是新产品水针、长效的放量。
而整个生长激素的市场很广阔,容纳高新、安科两大巨头,可谓绰绰有余。
02
价值事务所
一个惹人争议的赛道
生长激素一直是大家看不懂+看不惯系列。
不说大家,所长很长一段时间也看不懂+看不惯,甚至还觉得,厂家十分无良,为了增加产品渗透率,夸大事实做营销,导致家长过分焦虑,很多小孩子明明不是矮小症患者,但家长都会给他打上一针生长激素。
直到所长亲眼看到《价值事务所》有儿砸的小伙伴的表现...
小伙伴的儿砸今年三岁,基本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量一次身高,可谓时刻监控,也许一旦有不如意,就会被焦虑的小伙伴拉去打激素。
毕竟,在很多人心中,身高低于170就是二级残废,而随着现在大家营养越来越好,平均身高的增长,大家都不满足于170了,新的说法是,低于175就是二级残废。
所长身边的女孩子,对于男票的选择首选标准都是身高,颜值可以忍受,但身高绝对不能忍。
除此以外,漂亮国很多用生长激素的,其实不是小孩子,而是为了长肌肉的成年人,颜值经济时代,大家为了“美”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也许现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是,嘴巴上各种排斥、抗拒医美、激素甚至矫正、巴拉巴拉,尝试过一次、效果立竿见影以后,立马就成了这些东西的忠实粉丝,尤其是,如果身边真的有人使用过而且肉眼可见的变好了。
相信所长,那个对比,是十分刺激人的。
咱先不论那些因为焦虑,不该用药的人跑去用药,即便是应该用药的,这个渗透率都还低得可以,咱们看看下图国盛证券对于生长激素市场空间的测算。

即便仅仅考虑患者,这都是一个潜在的千亿级别市场,更何况还有那些出于焦虑、为了美,不该用的也跑去用。
而整个市场,只有安科和高新,两个玩家而已。
所以,知道为什么高新一直这么贵了吧?而安科呢,虽然超越高新有难度,但在高新身边,分一杯羹,还可以有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6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6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2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