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思考—半年行情回顾
发布时间:2021-7-6 11:00阅读:149
21年半年过去了,今天做点回顾,直接讲持仓逻辑,不扯闲淡。
白酒:虽然大起大落,但还是回到了年内高位,总体来说酒鬼酒半年报基本可以猜个大差不差。一季度迅猛发展,几乎一季度干了去年半年的量,总结原因无非还是抑制消费需求的释放,包括餐饮和送礼两方面。自身内参高举高打战略开拓,拓店数量迅速攀升;茅台和酱酒热带动了白酒档次的次高端升级,300-500价格带的白酒开始普及,酒鬼酒红坛和传承在这个领域深耕已久。一季度河南地区销售大捷基本确立了今年中原突进战略成功,美中不足是北京由于过年期间管控,销售额不及预期没记错的话大概是7000万。二季度历来白酒淡季,加上去年二季度的报复性消费和一季度的高基数,可能环比、同比数据不会太炫目,但是酒鬼酒的长线发展战略是被市场认可的,30,50,100的增长目标长线不动摇,最近市场在传酒鬼酒未来的3000亿道路,个人感觉乐观没问题,但是还要关注脚下的路。销售费用率降低,江苏山东两大白酒核心消费地品牌建设,自身产能和窖池建设,所谓股市的逆向思维应该是发展好是想利空,发展差时想利好,谨慎乐观和理智悲观的结合,当然我个人是相信问题会逐步解决酒鬼酒会越来越好。
化工周期:这个行业应该说是让大多数人都始料未及。财务报表是一个比一个喜人,虽然荣盛还没发半年报预报,但是7月15号之前发预报是迟早的事,增长50%以上都无法达到董事会可以以死谢罪了。另外巨石,恒力,龙蟒,万华同期增幅数据都高的吓人。看了下最新数据,化工股的估值居然远低于钢铁、煤炭甚至养殖。虽然有说法不在周期顶部买入周期股,但是大家都看得出,今年的高增长是建立在去年的低基数水平上,二龙头企业的业绩底部就是20年,随者扩产技改产业链配套延伸,化工周期的盈利扩张是持续性的。另外有人担心需求,我就无力吐槽了,化工的应用领域如此之广,如果化工需求不行了,那只能说明经济整体都不行了,你还买股票干嘛,隔壁债基了解一下。至于同业扩张,产能过剩,目前扩张的产能和需求增量,这种市场供需调节问题真的容易陷入诡辩,但是20年供需环境好么,边际加工利润不也在那么。确认好底部,那就大胆持有一个周期。
航运周期:21年左右是库存周期和投资周期的底部。从库存周期而言,供给减少,工业需求没有显著放大的时候,也会带来大宗的上涨,这是其一。投资周期的底部,呈现的是经济拐点,政策上更多的引导大基建开发,参考拜登的大基建。我国目前的制造从低端逐步转型为中端,而国外的购买力一方面因为美元贬值而下降,但另一方面漂亮国采用现金补贴方式,又间接把购买力提升至疫情前,加上全球其他地区工厂停滞。所以带来的结果是,中国货物美价廉。或者物美价优。基于这个背景,一方面如果全球其他地方疫苗普及,也改变不了一个现实,即“其他国家工厂开工”其现有技术也无法支撑其商品在“同等价格上,质量最好”。或者“进口”的商品其成本也比“本土制造”便宜。加上运力提升、港口效率、海员等都是已知的问题存在。国际航运的发展,目前拐点未现。
科技、中医药:为啥放一起说,都挺玄幻的。哈哈。个人认为中国的长线科技股还是物联网、5g通信这种应用领域,至于目前半导体热潮,更多还是供需周期以及当前全球产业链疫情冲击导致,个人还是感觉科技的生产型企业跟周期股类似,典型的就是京东方。在周期股强势明显的情况下,科技可以轻配。中医药个人理解,国家并不想把他当成治病用,而是养生用,另外随者国家崛起,必然有民族品牌会走向世界,中医药挺有这个潜质的。当然这个行业除了两个排头兵确实太乱。
最后还是要吐槽一下,半年度涨的最好的居然是st板块,市场到底真的健康么,满市场妖股概念横飞,看看半年度上证50,深100和st指数、创业板指的剪刀差。套用茅台股东大会里面一句金句,现在st板块 拉出10个随便退市7个没有冤假错案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