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投资机会:油价上涨对化工价格敏感性测算
发布时间:2021-6-29 18:40阅读:198
主讲(按演讲顺序排列):宋涛/谢建斌/马昕晔/李楠竹/胡双
一、行业进入淡季,产品价格基本回调到位,Q3价格有望企稳反弹,重点关注Q2业绩
基础化工首席:宋涛
1、本周布伦特原油持续上涨,国际市场对需求预期较为乐观,周期品情绪有所好转。进入6月后,部分化工产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已基本到位,本周化纤产业链(氨纶、纯MD、DMF)、农化产业链(尿素、磷肥、钾肥、草甘膦)、建材产业链(纯碱、PVC)等产品表现较为强势,整体供需格局仍维持向好态势。海外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复苏预期仍较强;去年Q2为国内化工制造业的低谷,因此Q2化工PPI整体处于高位,但去年7-10月全球油价整体仍处于40美元/桶波动,今年下半年有望化工产品价格仍有望维持高位,PPI预计将于Q3会见到第二个高点。目前是行业淡季,价格持续维持高位是对化工行业细分领域最好的检验,同时周期品标的Q2业绩确定性,关注Q3旺季的来临!
2、从需求分解来看,农产品是通胀后周期重点布局的领域,1-4月国内玉米大豆进口量大幅增长,南美、北美、大洋洲等地区农业种植面积大幅度提升,我们预计整个农化景气尤其有望持续至明年上半年,农化板块重点关注NPK肥!目前化纤处于景气回落阶段,市场预期较低,我们建议重点布局,随着三季度需求旺季恢复,有望实现价量双升;地产周期持续维持高位,景气有望持续到四季度;
3、钾肥:全球钾肥产能9300万吨,2020年需求量在7000万吨,行业名义开工率74%,但其中Nutrien 名义产能2000万吨,实际每年产量1300万吨;EuroChem 名义产能800万吨,实际投产进度低于预期,实际产量220-300万吨,因此行业实际开工率接近88%。目前国内氯化钾市场最主要的问题是货源供应,无论是从进口钾还是国产钾的市场货源流通量来看,市场货源供应量持续紧张。在近期港口有陆续新货抵达的情况下,港口总港存量约在241万吨,但去除保税区货源以及工厂自用货源,另外150万吨的国储量,市场可售的进口钾仅在70万左右,虽然大多数的货源集中在部分大型贸易商手中,但在后续货源补充预期并不大的情况下,贸易商仍保持了控量放货的方式,惜售为主。虽然2月国内大合同价格为245美元/吨,但是实际上南美钾肥价格已经上涨至500美元/吨,虽然东南亚市场价格略低,但国际多数供应商已经表示后期将部署更多的货源发往价格更高的国际市场,可能后期东南亚市场也面临钾肥缺货的现象。另外,美盛两个矿口的关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货源紧张,且欧盟与美国和白俄罗斯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或将影响到白俄罗斯钾肥的输出情况,造成国际货源的进一步紧张,则国际钾肥价格仍有继续走高的趋势。我们预计随着全球种植面积及农产品价格提升,钾肥价格有望持续震荡上行。重点关注盐湖股份(500万吨),藏格控股(120万吨),亚钾股份(50万吨)。
4、MDI:本周聚合MDI国内市场主流商谈在1835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000元/吨,纯MDI国内市场主流商谈在1980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200-1400元/吨。万华化学公告2021年6月中国区MDI挂牌价,中国区聚合MDI分销市场挂牌价19600元/吨(环比下调2400元/吨),直销市场挂牌价19600元/吨(环比下调2400元/吨);纯MDI挂牌价21800元/吨(环比下调1200元/吨)。国内冰箱、氨纶等行业需求持续性较强,MDI直销需求基本盘稳固,然而近期外墙、管道、鞋底等需求受多种大宗原材料涨价影响,下游工程多有延迟,MDI采购谨慎,导致近期MDI流动货源紧张程度有所缓解,价格呈现震荡走势,出口方面,受益国外基建投入加大以及地产周期上行,出口需求有望维持。短期看,国内逐步进入检修季,按照惯例万华等装置也将会在7月份左右检修,成本支撑叠加检修季来临,我们预计MDI价格有望企稳反弹,出口方面,受益国外基建投入加大以及地产周期上行,出口需求有望维持。短期看,考虑到MDI供给格局仍然偏紧,我们依然看好MDI价格中枢以上高位运行。
二、石油化工观点:更长的周期:复盘油价、石化产品价差与股票走势
石油化工首席:谢建斌 1八918378230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从过去的资本开支不足、美国页岩油资本开支克制、需求恢复增长、OPEC+重回定价权等角度,预计未来油价整体维持在70-80美元/桶范围。虽然不排除油价仍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但是7月初的OPEC+会议仍有增产可能,且在当前油价下是石油石化上下游产业链盈利为最舒适的区间。复盘油价、石化产品价差与股票走势,我们认为:
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大型石油公司,过去十年的股价表现严重落后于油价,经过公司资产负债表修复,盈利能力持续强化。目前中国石油处于低PB,ROE向上提升的阶段,同时保持较高的分红收益率。大炼化的走势不完全与油价或石化产品价格一致。市场往往在盈利高点时,股价回调。目前油价与历史十年平均相当,石化价差低于过去五年平均,但是高于过去十年平均。我们认为前期股价已经提前反应产品价差的回落,未来虽然石化新增产能释放,但是并没有低成本原料的产能冲击风险。大炼化的盈利持续性增强,从高ROE及盈利稳定性角度,目前市值明显低估。
(一)、油价与石化产品价差趋势
历史上的石化产品价格走势与油价保持一致,但是产品价差反应企业或者产品的盈利趋势。根据IPEX石化价格指数,可追溯到2000年1月1日,以美国、西欧和亚洲市场12种石化产品的历史ICIS价格按区域铭牌产能加权,对应每月指数值。
我们同样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与布伦特油价进行指数折算,以2012年5月的价格为基准100,之间的价差来作为化工品盈利的指标进行分析。
其中:
当油价从底部反弹过程中,石化产品的价格快于油价上涨,价差扩大。如2002-2007年间,2009-2010年间,2016-2018上半年,2020年7月-至今。2012-2014年间,由于高油价,加之全球的低成本石化产能释放,整体价差处于低位。目前石化产品价差略低于过去五年平均,但是高于过去十年平均。近期油价上涨,石化产品价差有所回落。当前油价与历史平均相当,石化新产能中不会出现2012-2014年间(中东新产能)、2018-2019年间(美国新产能)低成本原料的产能释放。大炼化由于一体化能力强,预计未来盈利稳定。
	
    
	
	
    
	
(二)、复盘油价、石化产品价差与股票走势
国际石油公司的股价走势与油价趋势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市场对于传统能源公司的估值折价,截至2021年6月25日收盘,相较于2011年1月,仅雪佛龙公司股价上涨;如以2011年1月的基准为100计算,仅雪佛龙、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公司跑赢油价基准。相对于油价的表现,中国石油的股价表现严重滞后于油价指数。
	
    
	
大炼化作为新的模式,主要体现在技术工艺路线整合、规模化带来的生产成本下降。由于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一期在2019-2020年间投产,整体股价表现与产品价差之间关系为:
2018年,石化产品价差较高,在2018年9-10月期间,石化价差虽然上行,但是股价回落。股价表现先行于价格高点。产能投放阶段,业绩兑现程度高,即使价差处于低位,股价仍然上行,如恒力石化在2019年下半年、荣盛石化在2019年底。价差从底部反弹时,股价上行。如2020年下半年起,油价上行,石化价差企稳,公司业绩持续兑现。2021年2月起,产品价差上涨斜率较高,股价回调,与2018年四季度类似。
从大炼化的股价表现,我们认为市场更加看重盈利的持续性,与产品价差不完全相关。目前大炼化正处于业绩持续释放期,处于最佳配置区间。
	
    
	
(三)、具有油气资源的公司明显受益,大炼化的盈利稳定性增强
	在油价上涨的带动下,上周石油石化公司整体市场上行,其中上游资源具有资源属性的公司走势较强。油价上涨的同时,虽然乙烯、丙烯出现回调,但是纯苯、PX、PTA、丁二烯、乙二醇等产品出现反弹。大炼化的底部趋势明显。        
                
            
        从当前的相对估值水平来看,国内以民营大炼化为代表的行业龙头对应的PE估值明显低于海外标的。由于市场更加看重当前周期所处的位置,以及行业龙头的盈利持续性。目前的石化产品价格整体与历史平均相当,以大炼化为代表的新型石油化工致力于技术进步带动生产成本下降,具有长期持续的竞争力。
新建大炼化装置的产能规模更先进,虽然技术工艺包很多仍然国外(美国为主),但是中国具有市场规模优势,可以对先进产能进行放大。配套优势。相对于美国的石化行业集中在墨西哥湾,中国国内布局沿海的七大石化基地。而且大炼化均为自己配套码头、公用设施等,受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小。涤纶长丝产业链进入大炼化的先天优势。涤纶长丝-PTA行业龙头为获取PX原料,可以对PX产能规模最大化,同时副产大量氢气以用于炼厂加氢裂化装置,进一步降低了成品油的收率,提高更高附加值更多化工原料(石脑油、轻烃等)的比例。
	
    
	
	
    
	
行业龙头优势继续突出,关注长期竞争力。民营炼化一体化和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具备全球竞争力。中国新建的石化项目具有投资成本低,靠近消费腹地优势。我国的资源禀赋原因,对于原油的进口依赖度在逐渐提升。我国的石化行业也形成了国企主导,民企逐渐崛起,同时形成了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多产业链、多元化发展的形态。对比美国,随着近年来我国的建设效率提高,同等规模新建石化产能的资本开支不到美国的一半,抵消了原料方面的劣势。同时,我国的石化产品位于消费腹地,如乙烯以当量计算的自给率不到50%;而对比PTA-涤纶长丝产业链,未来石化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有望全面提升。同时,国内石化原料主体多元化,形成网状产业链,下游精细化工发展潜力空间大。民营大炼化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以模块化形式,对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进行规模化整合及产能放大,加上中国国内配套强、生产效率高,在Capex及Opex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新建炼厂多配置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装置,可以增加对于化工品比例的产出,且炼化一体化后,可以对氢气、轻烃、芳烃等产品进行物料平衡优化,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海外需求与供给的恢复,看好涤纶长丝产业链反弹。我们认为国内的产业链配套优势,如果海外需求恢复,对于国内占明显优势的涤纶长丝产业链的复苏上涨弹性较大。由于涤纶的成本优势以及使用性能不断改进,在全球的纤维使用中占比不断提升。目前全球涤纶在纤维中的使用比例接约55%,而印度市场中涤纶的占比仅为37%,未来涤纶使用占比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从人均消费来看,目前全球人均年涤纶消费7.25公斤,而印度仅为约3.47公斤;未来仍有很大的需求提升空间。同时,原料PX、PTA供应持续宽松,产业链利润将会向后端传导。根据隆众数据,2020年国内PTA新增产能840万吨,增速17.25%;乙二醇新增产能465万吨,增速达42.5%。国内涤纶长丝虽然在2021年预计仍有8%左右的供应增速,但是部分落后产能退出、新投产装置以差异化直纺产能为主,国内六家聚酯龙头在新增产能中占比达到九成以上。长丝的主要设备由国内行业龙头控制,未来行业产能扩张有序。
美国也存在着装置老旧,新项目建设难度大,装备制造产业链配套不齐全等劣势。以丙烷脱氢为例,美国是丙烷脱氢PDH的发祥地,无论是技术、丙烷原料、市场等均有优势。全球最主要PDH技术来源是美国的UOP和Lummus技术,同时美国页岩气开发也带来了大量低成本的丙烷原料出口,但是美国的PDH装置屈指可数。目前,我们统计全球PDH装置共计36套,产能1584万吨/年,约占全球丙烯产能的12%;中国PDH装置共18套,合计产能877万吨/年。而美国只有三套丙烷脱氢装置,分别为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Flint Hills Resources和陶氏化学,因此当其中一家或多家工厂因计划或非计划而关闭时,丙烯供应会明显紧张。
推荐:1)从竞争力、盈利稳定性、产能投放一体化的大炼化角度,重点推荐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恒力石化、东方盛虹、桐昆股份。2)乙烷制乙烯的成本优势,及丙烯产业链受益角度,重点推荐卫星石化。3)油价反弹、煤化工成本优势和长期成长性,重点推荐宝丰能源。4)油价大幅上涨的弹性,同时从海外上游缩减资本开支、国内加大能源安全保障角度,建议关注中国石油、广汇能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新奥股份、中油工程等。
三、磷化工和氨纶情况更新以及标的推荐
基础化工:马昕晔
主线一:磷化工之磷肥:全球农化景气持续向上,磷肥价格持续上涨,相关企业的二季度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建议关注 $云天化(SH600096)$ 、兴发集团、中毅达、湖北宜化、新洋丰、云图控股等
二季度以来受印度、巴西、孟加拉等出口需求提振,磷酸二铵出口价格持续创新高,中国FOB散装从年初的372.5美元/吨涨至567.5美元/吨,累计上涨52%。受出口价格和原料价格上涨推动,国内磷肥淡季逆势提价,根据卓创资讯报价,6月22日国内磷酸二铵价格从3267元/吨上调至3283元/吨,部分地区已涨至3400元/吨的高价。进入三季度,国内将迎来秋肥旺季,国内磷酸二铵价格有望在需求的带动下继续上行。同时我们看到近期国内的磷酸一铵的价格亦出现了大幅的上涨,根据卓创资讯报价,6月25日国内磷酸一铵价格已涨至3167元/吨,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磷酸一铵生产企业部分装置淡季检修,而一铵出口火爆的情况下,厂家主发出口,导致了国内的暂时的供不应求,价格淡季大涨。我国磷肥出口的主要品种是磷酸二铵,而磷酸一铵的出口量较少,主要是粒状的,出口国为巴西(国内一般多生产粉状磷酸一铵,主要是作为下游复合肥的原料,粒状磷酸一铵主要供出口),而今年以来海外需求的大幅提升,导致了磷酸一铵出口价格持续大涨,中国55%FOB价格已经涨至583.5美元/吨,而摩洛哥的FOB散伙价格已经涨至727.5美元/吨。目前磷肥价格处于国内共振互相推涨的状态。同时近期由于四川、湖北磷矿石限制开采的原因,磷矿石价格亦出现持续上涨,推升了整条磷化工产业链产品的价格。
长期看未来全球磷肥的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摩洛哥的OCP、沙特矿业等有磷矿石资源的企业,而国内则受“三磷整治”的政策影响中小产能继续退出。而全球磷肥需求每年仍将保持在1-2%的平稳增长,主要是印度和巴西等。因此我们对于未来的1-2年我们仍然看好全球磷肥的景气向上,建议重点关注国内磷化工龙头云天化、兴发集团、中毅达、湖北宜化、新洋丰等。
云天化:磷矿石产能约为1450万吨/年(自给率为80%)、合成氨208万吨(自给率为95%)等原料,产业链一体化程度高,成本低,且拥有445万吨的磷肥产能,据测算磷肥每上涨100元/吨,公司将增厚净利润约3亿,公司同时拥有尿素产能约200万吨,目前尿素价格也处于十年来新高。
兴发集团:每年的磷矿石产量约517万吨,拥有磷肥100万吨(其中60万吨一期满开,40万吨二期仍在调试中),据测算磷肥每上涨100元/吨,公司将增厚净利润约0.6亿元。
中毅达:瓮福集团借壳上市的标的,目前交易对价的评估工作还在进行中,瓮福集团是国内的磷化工和氟化工的龙头企业之一,目前拥有年采750万吨磷矿石,年产约185万吨磷酸、350万吨磷复肥、240万吨化工产品(含工业级及食品级净化磷酸100万吨和无水氟化氢11.50万吨)的生产能力。
湖北宜化:已摘帽,2020年公司的磷酸二铵、尿素的销量分别为220.99、133.40万吨,磷肥和尿素涨价业绩弹性大,公司同时拥有84万吨的PVC,且电石自供。公司1Q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扭亏且大幅增长,预计二季度业绩仍有望环比大幅增长。
新洋丰:国内最大的磷酸一铵生产企业,目前拥有磷酸一铵产能180万吨,部分自用部分外售。
云图控股:国内磷复肥龙头,目前拥有磷酸一铵近60万吨,复合肥生产一体化优势明显。
主线二:磷化工之磷酸铁: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驱体磷酸铁相关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川恒股份、川发龙蟒、川金诺、中毅达等精细磷化工企业。
受到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领域需求高速增长的带动,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驱体磷酸铁的需求随之上升。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0年底,我国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的占比还分别为58.1%和41.4%,但2021年以来的前5个月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29.9GWh,占总产量50.3%,同比累计增长360.7%,已反超。根据预测,预计磷酸铁锂2021-2022年需求达27.2、59.9万吨,2025年需求有望突破200万吨,而单吨磷酸铁锂单耗磷酸铁大约0.98吨,单吨磷酸铁消耗0.85吨磷酸,预计将带来磷酸铁需求约196万吨。
首先回答大家近期问的多的一个问题:是否所有的磷化工企业都可以做磷酸铁?
理论上可以,但也具有一定的壁垒,也就是高纯度的磷酸。目前磷化工企业做磷酸铁市场主流工艺主要有钠法和铵法两种,钠法工艺生成硫酸钠,就是芒硝,现在国家没有明确排放标准,很多企业不浓缩,直接排放硫酸钠,芒硝很难卖,赚不了钱,以后如果国家环保趋严,企业还要上浓缩装置,增加成本且尾端处理很难;铵法工艺的副产可以制成浓缩硫酸铵,属于复合肥,可以直接销售。两种方法工艺都很成熟,生产成本相差不大(铵法硫酸铵可以销售)。钠法投资成本低,压实密度高,但副产芒硝很难处理;铵法投资高,但纯度高,据下游厂家反馈压实密度可以在后续煅烧磷酸铁锂的过程中用工艺调节。
铵法需要工业级磷酸一铵(纯度达98%),很多大型磷肥企业是没有工业级一铵,只有肥料级的一铵(纯度55-64%)。工业级一铵需要净化磷酸才能生产,磷酸的品质决定了一铵的品质,在目前国内磷化工企业中,中毅达、川恒股份、云天化、兴发集团、川金诺等均拥有净化磷酸的技术且都在扩产净化磷酸的新产能,川发龙蟒是国内最大的工业级磷酸一铵的生产企业,去年已经实现了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销售。中毅达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净化磷酸供应商,产能100万吨,有最成熟的净化磷酸的技术。川恒股份是以半水湿法磷酸工艺为其独特优势,产品纯度高且成本低,已有备案投建规模为10万吨的磷酸铁,预计第一期5万吨即将在下半年开建,预计明年投产,用得是铵法的工艺,整体成本较低。川金诺主要生产饲料级磷酸盐、肥料级磷酸盐、工业级湿法净化磷酸三大系列产品为主,正在建设的广西防城港生产基地,目前已经拥有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等产能60万吨,三季度在广西又投产40万吨新产能。预计公司三季度将有部分磷酸铁的产能投产,未来规划将扩产到10万吨。
氨纶:需求淡季不淡,库存一降再降,价格和价差持续扩大,建议关注新乡化纤、泰和新材
近期氨纶行业呈现出淡季供不应求的状态,这周的库存已下降至11天的历史极低分位(上周是12天),其实头部的氨纶企业从去年4季度开始基本就处于零库存的状态,本周40D氨纶的价格再次提价2000元/吨至7.2万/吨的十年高点,20D的细旦氨纶丝更是提价到了9.6万/吨的高价,同时原料PTMEG价格持续回调中,虽然纯MDI价格本周止跌反弹,但较前期仍有所下跌,氨纶价差持续扩大。目前头部企业40D的单吨盈利预计在2-3万之间,20D及以下的细旦氨纶单吨盈利超过3万,因此我们觉得氨纶生产企业二季度业绩有望大超预期。
中长期看,由于氨纶是消费升级的添加类型的化纤,年均表观需求量增速维持在8-10%,叠加新应用领域和口罩等防疫物资需求的增加,未来需求仍将维持较高增速。而在2021年四季度之前行业没有新增产能,未来的新增产能也将集中在头部的几家企业中,供给格局不断完善。这轮淡季不淡的需求部分也是由于海外订单回流,让做内贸的氨纶经销商看到了氨纶的应用,需求突破了0到1的增长。因此我们认为氨纶价格在三季度可能呈现高位震荡或者继续上涨的趋势,氨纶企业三季度的业绩亦有望实现环比增长。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国内氨纶行业的龙头新乡化纤、泰和新材等。预计二、三季度业绩仍将呈现环比增长的态势。新乡化纤具有12万吨氨纶产能(10万吨产量,2万吨本部搬迁,3万吨在建,年底投产),新乡化纤的产品以细旦丝为主,预计细旦丝产品结构占比超过35%,泰和新材具有氨纶7.5万吨产能(本部的4.5万吨开工50%,新建的4.5万吨预计年底投产,届时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品的盈利能力)。
四、本轮尿素景气周期解读和煤化工推荐观点,重点推荐煤化工、轮胎、钛白粉
基础化工:李楠竹
【煤化工】继续重点推荐华鲁恒升、鲁西化工、江苏索普,以及关注尿素弹性标的。上一次电*会中我们重点提示了煤化工的投资机会,当时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对煤化工的推荐逻辑,一方面是油价上行、油煤比持续扩张带来的景气度上行,以及景气的持续性会超出市场预期,行业龙头的业绩大概率会在未来几个季度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这些龙头企业的成长性,在“碳中和”相关预期逐渐明朗后,对于煤化工龙头成长性的担忧会逐渐打消,龙头标的会迎来估值修复。之前讲的逻辑在不断得到验证。
近期尿素、DMF、醋酸的景气度都非常好。我先说一下尿素,最近经常有投资者问到尿素为什么景气度忽然这么高,实际上尿素的景气已经持续了两三年,近期尿素价格涨到接近2700元,其实是一系列因素累积带来的影响。从大的格局来说,尿素价格反映的是全球能源价格的变动,我们对尿素价格的变化和全球油价的变化进行的复盘显示,尿素价格与油价高度相关,其背后的逻辑是,在全球的成本曲线上,随着能源价格上涨,中亚、东欧等地区的气头尿素成本提升、并成为全球的边际成本,推动着国际定价不断上行,所以可以看到,近几年尿素每次的趋势上涨,都可以在能源价格上找到对应;从近两年的供需格局来说,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尿素生产国,在2015年以来持续去产能,从高峰的9000万吨已经下降到了2020年的6600万吨,而2020年国内尿素产量为5650万吨,表观消费量5100万吨、出口量550万吨,行业供需呈紧平衡,由于目前在产产能中还有20%是气头尿素、20%是成本较高的固定床,实际上行业开工率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十四五”期间国内对尿素的产能仍然采取等量甚至减量置换的措施,中长期这一产品的供需将持续紧张。2021年的情况是,一方面海外供给出现一定问题,年初至今美国、印度等地的尿素产能出现短期的减量,另一方面全球农产品价格上行推升了农化需求的快速提升,加上近期印度连续发布进口招标的利好,形成了今年这波尿素从1900到2200再到现在2700的大行情。我们继续看好尿素的景气周期,重点推荐龙头华鲁恒升,其他弹性标的关注湖北宜化(控股尿素产能156万吨、权益105万吨)。其他的煤化工产品,近期丁辛醇、醋酸价格走的也比较强,逻辑在之前的电*会议里已经讲过,这次就不再重复,继续推荐鲁西化工、江苏索普,年化净利润分别为55亿和38亿,对应PE分别是6X、5X。
【轮胎】最近一个月轮胎龙头的回调幅度比较大,市场主要担心两方面的行业利空:一方面是原材料的影响,从历史上来看每次原材料上涨对轮胎企业的利润影响会有2-3个季度,市场主要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轮胎龙头的利润受损,以及国内市场对高价库存的消化进度;另一方面是海运费的影响,由于集装箱价格上涨以及海运运力不足,导致海运费价格大幅上涨,会影响到轮胎企业的海外发货和利润。
从我们的高频追踪来看,主要原材料价格橡胶、炭黑等基本在3-4月期间见顶,考虑到轮胎企业的库存周转周期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原材料涨价对利润侵蚀最严重的阶段基本已经过去,而且在股价里也已经有所反应;集装箱发运的问题从4-6月份逐月的情况来看也基本上走平,影响没有进一步扩大;加上国内销售的部分,之前4月份经销商开始消化库存、导致国内零售市场销售走弱,但是到6月环比已经逐渐好转。
最近油价持续上行,除了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之外,还包括了市场对于未来成品油消费回升的预期,尤其海外经济活动的恢复将继续带动轮胎消费量的回升;且下半年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提升、海外疫情的缓解,海运运力的问题也将有所好转。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轮胎企业今年最艰难的时间段已经过去,不论是公司经营情况还是市场的预期都在逐步好转,因此这个时间点上我们继续推荐中长期增长确定性高的轮胎龙头,玲珑轮胎和赛轮轮胎。
【钛白粉】更新一下钛白粉行业的情况。自4月中旬我们发布行业深度报告以来,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都有非常好的表现。我们再次重申坚定看好钛白粉景气周期的高度和持续性,最新一周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成交均价已经达到了21000元/吨,突破了2017年周期的高点。从供需平衡来看,今年海外供给较去年收缩15万吨;需求端,国内地产竣工需求增长和美国地产周期上行,2021年总需求量710万吨、同比增长约7%。中国产能再次承担弥补海外缺口的作用,预计21年的产能利用率会达到90%以上。日前海外企业再度宣布从7月起上调钛白粉售价、国内龙头宣布本月价格上调500元,将助力本轮行情再上新台阶。
进入7-8月份是国内市场的传统淡季,新签订单有所下降是正常现象,从我们了解到的头部企业情况来说,基本都是只有半个月库存、而手上有一个半月到两个月订单待发。
最后讲一下,钛白粉企业转型做磷酸铁的情况。这几年随着新能源的大发展,磷酸铁锂需求快速提升,作为磷酸铁锂的重要前体磷酸铁进入了更多化工企业的视野。磷酸铁的主要原料是硫酸亚铁和磷酸一铵,硫酸法钛白粉企业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用到大量的硫酸,会副产硫酸亚铁,向磷酸铁延伸可以实现变废为宝,将副产物硫酸亚铁充分利用起来;同时部分企业会配套磷肥,进一步增强循环经济优势。目前国内钛白粉企业中,已经有安纳达率先实现了3万吨的磷酸铁产能布局,并且进入到贝特瑞、湘潭电化等超一线的磷酸铁锂企业,切入到了龙头电池厂的供应链,得到了市场认可。其他向磷酸铁延伸布局的钛白粉企业还有中核钛白(在甘肃规划50万吨产能)、龙蟒佰利等。
【粘胶短纤】粘胶短纤价格最近进入平稳整理期,行业之前的利空因素已经基本得到释放。我们认为行业已经到了本轮景气周期的阶段底部。之前因为国内淡季以及印度低价货源冲击导致价格大跌,近期随着海外订单回流提振需求、以及粘胶厂家降低负荷,行业运行的压力逐渐减小,价格即将见到曙光。粘胶短纤有望在本轮景气复苏中走出两年的大级别景气行情。核心逻辑在于纺织服装需求复苏带来的行业供需反转:2018-2020年行业深度亏损,底部产能退出约70万吨,行业有效产能自520万吨收缩至450万吨,前三大龙头市占率近70%;2020年纺织服装需求下滑、但无纺布需求增长70%,使行业在去年下半年逐渐达到了新的供需平衡。2021-2022年我们预计随着纺织服装需求的复苏和无纺布需求的持续增长,粘胶总消费量将达到370、400万吨,行业供给将出现缺口,价格上涨动力非常强。当前不到13000元的粘胶短纤,对应8500元的溶解浆,行业基本又到了盈亏平衡线,行业将迎来新一波上升。推荐的弹性标的是三友化工和中泰化学,粘胶短纤涨价1000,两个公司的业绩增厚6亿、5.3亿。
【纯碱、PVC】一般我们把这几个品种都放在地产后周期类别中,景气度我们也非常看好。纯碱价格已经从年初的1400,上涨到2000-2100元的水平,主要演绎的逻辑是今年玻璃+化工需求的恢复。去年上半年纯碱行业有3300万吨产能、需求只相当于往年的85%左右;到了今年,现在行业现在有效产能3150万吨,且由于环保搬迁等原因可能还有180万吨产能退出,同时下游需求基本恢复到2019年水平,对应年消费量2700万吨,同时2021-2022年光伏玻璃扩产将额外带来需求年化150万吨增量,从供需平衡表上来看今年纯碱的实际产能利用率超过85%,是比2017年还要高的。尤其下半年光伏玻璃还在继续投产,在新增需求的推动下,纯碱今年的高景气度非常确定。
现在PVC价格基本维持在9000元/吨的中枢。2021年国内有效产能约2500万吨,PVC自2015年以来产能复合增速低于2%、但需求增长维持4%,到2021年内需增长至2100万吨,供需已呈紧平衡;2021年海外PVC供给出现下滑,有望拉动PVC出口,成为本轮行情的催化剂。除了刚才提到的三友化工是纯碱+粘胶短纤双龙头、中泰化学是PVC+粘胶短纤双龙头之外,纯碱、PVC的弹性标的还可以关注山东海化(280万吨纯碱)、远兴能源(180万吨纯碱、800万吨在建天然碱)、中盐化工(240万吨纯碱+40万吨PVC)。
五、草甘膦、草铵膦高景气,同时积极关注底部反转农药产品
基础化工:胡双
农药:近期农药市场呈现一定的分化局面,除草剂中的大吨位产品草甘膦、草铵膦价格持续上涨,草甘膦价格突破2013年以来的高点,草铵膦企业报价在上周又调增5万元/吨达到25万元/吨,与之相反大部分杀菌剂、杀虫剂、小吨位的选择性除草剂价格则持续低迷。农药产品走出差异化行情,除了本身供给端变化差异外,需求方面体现在草甘膦、草铵膦等都是较大吨位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在大豆、玉米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种植需求复苏的周期中,他们的需求反应更直接、弹性更加明显,其余类别的产品需求反应存在一定的时滞,如杀菌剂等则更多应用于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或多或少仍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因此,针对农药板块,我们继续推荐草甘膦、草铵膦高景气带来的投资机会,同时也建议积极关注库存去化明显,因国内外厂家备货积极性提前,价格底部有所反弹的菊酯类、烟碱类杀虫剂等产品。
草甘膦:全球大周期的开启,竞争格局优化行业长期盈利中枢有望上移,建议关注兴发集团、新安股份、扬农化工等。
在行业低库存、供给受限、成本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期草甘膦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目前价格已经上涨至4.9万元/吨,已突破2013年4.7万元/吨的高点,价格趋势仍然向上,下游接受度尚可。我国作为全球草甘膦原药生产大国,在供给侧改革、环保安全高压政策下,行业产能从2014年以来持续收缩,产能缩减近20万吨。国内外装置从去年开始陆续受影响,供给端有所下降,去年2-3月国内疫情导致兴发等主要生产企业开车率下降至5成左右,4月后逐步提升负荷。去年8月洪水对于和邦和福华的库存和开工率都有所影响,时间持续了两个月,影响的产量预计有4-5万吨。今年美国的灾难性天气影响孟山都产量2万吨,整体供给端影响的产量预计有15万吨,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库存去化明显。
而农产品价格底部复苏,南美洲鼓励垦荒,大豆、玉米等种植面积扩张,草甘膦需求超预期,供需紧张局面自年初以来持续凸显。另一方面,国内大宗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原材料甘氨酸涨至2.1万元/吨去年同期只有1.05万元/吨、黄磷价格也大幅上涨,推高生产成本。目前草甘膦生产商订单多排至9-10月,国内开工接近历史高位,高温季来临国内企业或将面临常规检修,有望进一步加剧供需紧张局面,随着下半年美洲需求旺季来临,草甘膦行业高景气预计将持续,国内95%的草甘膦是出口的,出口旺季是9-10月,目前是淡季涨价,后续价格仍有望强势。
草甘膦行业在过去几年的兼并整合中,国内企业数量由30余家缩减至目前的10余家,竞争格局已经较为稳定。目前国内草甘膦产能约72万吨,国外孟山都有38万吨产能,全球产能大约110万吨,全球需求量是70多万吨,未来基本没有新增供给。目前以江山+福华22.3万吨、兴发集团18万吨,CR2 国内占比56%,全球CR3 约71%,行业竞争格局重塑,行业盈利中枢有望长期上移。建议关注:草甘膦板块相关个股兴发集团、新安股份、扬农化工等。
草铵膦:供给受限,需求具备长期成长性,建议关注 $利尔化学(SZ002258)$ 、利民股份等。
草铵膦目前市场价格在20万/吨左右,企业高端报价至25万元/吨,供应商以完成订单为主,库存压力不大。草铵膦中间体湖北供应商受洪水影响,导致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草铵膦生产企业中间体采购紧张,而国内持续高标准的安全、环保压力,也导致行业总体开工率受限,部分企业无法连续正常生产。草铵膦作为仍处于成长期的除草剂产品,需求仍在持续增长,供需紧张带来行业高景气。
全球草铵膦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2.7亿美金增长至2020年的10.5亿美元,CAGR 11%, 需求量增速则更快,草铵膦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百草枯禁用、草甘膦替代以及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推广等三大领域。2020年9月我国彻底禁用任何形式的百草枯制剂的使用,巴西也在2020年底禁用百草枯,百草枯禁用是过去几年草铵膦需求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草铵膦、草甘膦复配剂形式能有效地解决杂草耐药性问题。我国目前有多家企业拿到草铵膦-草甘膦复配制剂登记证。以全球草甘膦年消费量70万吨计算,以草铵膦和草甘膦1:5的复配比率计算,假设双草复配制剂30%的渗透率下复配预计将给草铵膦带来4.2万吨的需求。另外也是存在未来爆发点的则是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的推广,目前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种类主要是油菜等,施用地区集中在加拿大和美国,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包括拜耳、巴斯夫、先正达、孟山都分别在推进耐草铵膦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等种子,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有望使得草铵膦复制当年草甘膦的成功之路。
回到供给来看,目前全球草铵膦名义产能接近4.4万吨,巴斯夫1.2万吨规模居第一,海外市场另外就是印度UPL目前产能接近5000吨,剩余产能基本分布在我国。草铵膦的生产工艺有多种,成本最低的方法为拜耳的连续气相法,工艺壁垒极高,国内尚未完全掌握其工艺技术,但目前已在MDP等关键环节取得一定突破。国内草铵膦企业的技术革新,长期来看有助于草铵膦性价比的提升,促进草铵膦市场的发展。 建议关注:利尔化学为我国最大的草铵膦生产企业,产能约1.5万吨,广安基地新工艺MDP并线试运行中未来综合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提升。利民股份,子公司威远拥有1500吨草铵膦产能,同时计划启动5000吨扩产项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18 2025-10-27 09:18
- 
                                    大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均下调,银行存款究竟用啥来替代?
                                     2025-10-27 09:18 2025-10-27 09:18
- 
                                    未来产业AI如何投资?20+人工智能ETF排名来啦~
                                     2025-10-27 09:18 2025-10-27 09:18

 
                        
 
                 
                                                             问一问
问一问 当前我在线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分享该文章
                     352
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