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调整的第二阶段,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1-6-23 17:58阅读:383
6月下旬,铜价出现持续的大幅调整,调整的动力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季节性消费淡季叠加国内经济增速触顶,高铜价下需求出现明显的减弱;二是国内信贷脉冲回落,信用收紧下的资产价格挤泡沫;三是美国通胀攀升和经济修复下的货币转向的预期。
从三大领域的投资来衡量铜的需求来看。其中,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对铜消费拉动是最大的。地产方面,1~5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落至18.3%,较1~4月下降3.4%。5月份,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下降至10%以下,只有9.8%,4月份高达13.7%。统计发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累计投资增速与沪铜活跃合约收盘价的相关度高达0.75,因此,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意味着此轮房地产加杠杆结束,铜的需求强势开始走弱。
制造业投资方面,在制造业升级的情况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但是传统制造业投资增速在回落,政策刺激和部分政策退出、债务压力和原材料成本压力都倒闭企业放缓投资。1~5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20.4%,较1~4月下降3.4个百分点,而5月当月投资业投资增速也下降至13.5%。
基建投资方面,在专项债发行延后和财政支出力度放缓的情况下,1~5月,基建投资增速同样在下降,不包含电力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11.8%,较1~4月下降6.6%。5月当月基建投资同比则出现负增长,为-2.5%。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45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较4月下降5.3个百分点,比2019年5月份增长9.3%,两年平均增速为4.5%,略高于4月的两年平均增长4.3%。
从结构来看,汽车、通讯器材等耐用品大项表现一般,与居民生活半径有关的餐饮、服装、旅游、化妆品、日用品等恢复进一步加快。在地产竣工面积较高增长的情况下,与地产后周期相关的商品销售较好。5月家电增速3.7%,好于前值-1.5%。家具增速7.7%,好于前值7.3%。装潢材料增速10.7%,略低于前值11%。
目前从短期逻辑来看,铜市场向下调整的趋势已经没有分歧,但是分歧在于调整的幅度有多大。从历史上铜价触顶、经济触顶和货币政策触顶的传导逻辑来看,目前铜市场调整进入第二阶段(挤泡沫式调整阶段),主要线索包括:一是中国货币供应M2高点在去年四季度已经出现,但是经济增长高点在今年二季度,所以铜价进入挤泡沫调整阶段;二是海外需求导致的供需错配得到改善,美联储即将宣布削减QE。
当然,铜价目前处于挤泡沫式调整阶段,但尚不能判断铜价已经转入熊市:一是从当前的经济增长来看,由于经济相对于2019年是修复式复苏,经济增速可能略高于潜在增速,铜市场挤泡沫的力度不会高于2011年;二是铜目前供应还处于恢复早期,铜的库存还处于低位,国储抛铜还不至于引发严重过剩;三是全球绿色转型和国内“双碳”政策带来的铜消费增长尚没有得到验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