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银行VS低能银行(下)
发布时间:2021-6-10 09:15阅读:191
书接上回,昨天我们对3家银行的原始数据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已经大体能看出不同银行真实回报的巨大差异。今天,我们利用风险资产对三家银行的营收数据进行归一化(这里招行使用了并行期底线风险加权资产加回后的数据,相当于人为抬高了风险资产,拉低了收益率)。3家的数据可以放到同一起跑线上对比了,如表2:

表1

表2
在表2中我需要解释的是每一行数据的计算方法以行号标识。例如:12.风险资产收益率 (3+4)/2,其中12是行号,3代表表1中第三行净利息收入,4代表表1中第四行其它非息收入,2代表表1中第二行的风险资产。
在表2中用红色和绿色字体标记表现不好的和表现好的,对于差别不太大的指标就不用颜色标记了。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风险资产的收益率部分,招行显著高于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在信用成本方面,兴业银行2019年略低,2020年江苏银行略高,信用成本的高低受到营收表现和不良表现的双重影响。
前两项的差得到14.风险资产有效收益率,这个比率表明了相同风险资产扣除掉信用成本后产生的有效收益率。可以看到招行的表现为高于同业而且相对比较稳定,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在这一项上表现水平相当,而且波动较大。
在风险资产营运消耗率上招商银行的表现要比后面两家银行差,招行零售为主的生意模式,大规模投入金融科技和人均较高的薪资水平都抬高了招行的营运成本。而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单位风险资产的营运成本较低。
综合风险资产的有效营收和营运费用后,实际上招行,兴业和江苏银行在风险资产这一块的税前收益率相差不大。招行略好于后面两家银行,但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真正拉开几家银行水平的是17.手续费收益率。
招商银行的手续费贡献率2倍于兴业银行,4.5倍于江苏银行。也就是说相同风险资产规模情况下,招行的手续费收入远远超过其它银行的水平。当然,这里面的手续费收入很多不是完全和风险资产规模相关,而是和表外管理资产规模有关系。也就是说招行凭借表外受管和托管的资产赚取了几倍于其它银行的手续费收入。
看18.风险资本金消耗率这一项会发现各家的消耗率是相近的,这是因为几家银行的风险资产增速是接近的。而招行2020年这个数值偏低是因为当年招行的高级法并行期底线加回风险资产有所下降抵消了一部分风险资产的增速。关于这一项和风险资产增速的关系推导如下:
风险资本金消耗率
=No10/No2
=No9*核充率下限/No2
=No2*风险资产增速*核充率下限/No2
=风险资产增速*核充率下限
对比一下No16和No18,可以发现16的税前风险资产效率扣税后(一般为15%-20%)根本覆盖不了18的风险资本金消耗率。即使是税前风险资产效率最高的招行单独依靠风险资产的收益也是覆盖不了资本金补充的需求。也就是说,每一家银行都需要手续费收入去补贴。换句话说,19.风险资产可分配利润率全部来自于手续费收入,谁家No.17手续费收入率越高,哪家银行给股东产生的有效回报就越多。所以,我们最终会看到招行的19.风险资产可分配利润率(平均)是兴业银行的2.4倍,是江苏银行的5倍。
通过这个方法还可以解释为何巴III打破了银行同质化的传统。我们知道在中国版巴III实施之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大概只有4.5%。如果大家把股份行4.5%,城商行4%的标准带入表1 No.10的计算,会发现最后一项招行的收益率只有兴业的约1.8倍,江苏银行的约2.5倍,银行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而且这还是招行在这几年大幅发力理财业务之后的结果,在2012年之前,招行的真实回报率几乎和兴业相差无几。
所以,现在还在鼓吹银行同质化的投资者不是坏就是蠢。巴III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中国银行业的生态环境和营运模式。高能银行的路会越走越宽广,而低能银行只能在再融资的泥潭里打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