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新材交流纪要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6-9 09:59阅读:165
介绍:
双星新材是一家处在戴维斯双击中的优质上市公司。一方面未来三年,公司在产能释放以及高毛利产品提升占比的大背景下,公司会迎来快速增长。20年高端膜的毛利占比已经达到6成,21年会达到8成,23年会达到9成。公司的估值将从一个传统聚酯薄膜厂商上升到一个应用高端膜材料厂商。因此在业绩和估值双重驱动下,双星非常有投资价值。双星成立在97年,2002年进军聚酯薄膜行业,2011年成功上市,规划新材料应用。2012和三星合作产品开发并导入,19年已成为其复合膜的主要供应商。
光学膜材料,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成本占背光模组的四成,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面板产业国产化一直以来都是大方向,国内光学膜厂商主要有三家,双星,激智科技,长阳科技。长阳主要做反射膜,做到了全球第一,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激智发力在增量膜和扩散膜,进而布局复合膜和量子点膜。这两家公司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外购光学基材制造光学膜片,其受限处是光学基材是不可控的,在产能扩张可产品研发有一定的受限。双星拥有比较深的技术积累,优先对光学基材开发,实现了对日本东丽高端基材的进口替代。通过和三星的合作逐步打通了扩散膜
增量膜 复合膜的关键工艺。实现给不同的客户研发各类高毛利产品。比如给三星 海信开发的高端复合膜,为华为开发的高清抗眩膜,通过产业链一体化的布局,公司获得了光学膜产业链上的主导权,基膜的自给自足,也帮助双星降低了成本,保证了供货的稳定性,同时也为公司未来光学膜的放量提供了核心材料上的支持。
MLCC离型膜,全球大概近200亿的空间,全球的MLCC厂商今年都在积极扩产,增速可观。国内MLCC厂商也在积极进行上游物料的国产替代,提供了友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国内在做的主要双星,洁美科技,2020年两家大概是大几千吨的产能,今年都会扩大两三万吨。双星的主要客户是韩国的MLCC大厂,以及国内的主要是三环,也在要求双星来供货。这块业务未来也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节能窗膜,市占率40%以上;光伏背板膜,占有20%以上的市场份额,需求还会大幅增加。可变信息材料,全球市占率超过50%以上,而且毛利了达到40%以上。
传统膜业务,未来无扩产计划,占比会持续降低。
综上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利润会大幅提升,预计21/22/23年归母净利润为12/17/21亿,对应PE为15/11/9倍。我们非常看好公司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我们认为当前公司的估值是被市场低估的,21年合理估值为25倍PE,对应市值为300亿元。
问答环节:
Q1:5大板块新增产能的市场消化情况?比如新客户导入情况?客户增量订单情况?
答:近几年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加快市场拓展,新材料业务总体占比已成为业务主流。围绕5大板块,各个板块增速都在40%以上。目前形成了以光学材料为主,占整体收入30%以上,新能源材料占20%,可变信息材料,占8%左右,另外还有节能材料,热缩材料。当前随着光学膜二期的投产,利用好市场资源,已经完成了产品开发,新的市场对接,首先在光学膜材料,从光学膜片,光学基材,离保基材,mlcc材料,及复合基材,防护基材,都有不断新老客户,市场增大。光学膜片以三星为主导的复合膜片,占其用量的三分之一。今年海信2月份开始逐步增量。其他几家国内品牌,也都快速上量,通过代工厂,为小米DOP的加工,华为显示器的材料加工,光学膜片预计同比增长80%以上。离保材料拥有客户30家,几大主流客户都在双星形成了主导采购。太湖金张,皇冠,鼎力,万润,始新世华,华南的一大批客户。mlcc材料,三年前根据韩国客户要求开发,取得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从去年开始实现对外出口,今年随着产能释放,产量快速提升。新能源材料,光伏产业今年增长比较快,去年占整个供应20%以上,今年占比进一步增加。光学材料及新能源材料占比当前销售收入的50%,随着产能释放,其他几块材料进一步投放市场。刚刚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同比2020年业绩增长60%/110%/160%,随着研发成果实现产能投放,实现效益增长。
Q2:MLCC产能情况收入情况,在未来增提规划是怎样的?下游客户有哪些?
答:MLCC材料国外高端材料将近3800美金/吨左右,一般的在2500美金/吨左右,低端的1800美金/吨左右。在国内市场基本在18000rmb上下,常规的低端的在14500rmb上下。高端的日本厂商还占主流,中低端双星已经全面铺开,高端在加速进行推进。从产品市场来看,需求还比较旺盛。双星去年6000吨基础上,今年要完成2W吨,平均价格2W5左右,销售额5亿。未来MLCC进一步深化加工,现在重点卖基材,未来要实现基材+自有应客户要求涂布成型。按十四五整体规划,在完成百万吨新材料建设的同时,后面还有十亿平米厚产品的加工,其中就有MLCC的建设规划。
Q3:1季度毛利提升的原因是高毛利产品比例的提升,还是由于聚酯薄膜行业整体价格上涨导致。高毛利如何保持?未来22年/23年水平预测
答:1季度毛利较去年同期增长,且在不断提升,在于50万吨产能释放,新材料销售占比提升。同时研发的新品也投入市场,因此主要在于高毛利产品占比的提升,未来基本上会在30%上下。
Q4:未来1-3年的产能规划及未来终端产品价格,基膜价格预期
答:行业年需求增长在10-15%。双星50万吨,30万吨已经陆续投产,还有20万吨建设中,预期年底或明年1季度投产。从产能投放进度上看,新投产50万吨加原有56万吨,106万吨产能在明年上半年全面供给市场。光学+新材料为主导,多板块发展,销售收入会占比50%以上。
整个行业随着新增产能的增加,功能膜价格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基材因为各企业实力、质量稳定性,营销模式,经营模式等不同,双星新材料将扩大市场份额,基材价格毛利会比较稳定。未来三年预测可以从股权激励看到变化。
Q5:双星披露产能时,何时适用面积,何时适用重量,重量及面积的转化,如何计价
答:光学材料中,光学基材以重量,光学膜片以面积,为统一口径,也会折算成重量。MLCC供给终端,按平方计算。卖基材,以吨位计算。
有个基本换算方式,250 um的,1吨是2800平方来。膜片做得越薄,复利能力更高。但随着基材用量面积增大,实际成本会降低,膜片的销售的价格也会变化。
Q6:光学膜片和三星合作很密切,那么和三星的合作历史是怎样的?
答:我们国家光学膜技术路线从日本,韩国,到中国,从2012年开始,三星意识到韩国人力成本比较高,同时三星加速在国际市场布局,需要更有实力的光学膜片供应商合作,三星多次来公司考察,看到了双星的项目建设规划,经过6年反反复复研究开发,达到了三星要求,2018年开始放量,2019年成为三星全球核心供应商,为三星全球六个基地进行供货。目前和三星已经实现了研究开发同步,现在承担三星2023年项目研发,双星在复合膜片供给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三星的核心供应商名单来之不易。
Q7:公司今年二季度总产量大概多少?
答:随着产能投放,目前总产量快速增长,前23周,产销量同比增长15%,销售收入已经预告,销售收入增30%左右,利润预告135%-150%。
Q8:公司四个研发中心和一个研究院具体情况,比如成立背景,成立时间,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等
答:双星围绕膜材料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发展,所以从光学研究院开始,围绕五大板块,成立四个研究中心,分别针对新能源,信息材料,热缩材料和节能材料,各个板块服务领域不同。每个产品应用领域不同,研究内容不同,为了更清晰对接各个领域应用,成立各个板块研究中心。人员方面,在对应板块里,一方面自主培养,同时吸收国际国内适合企业所需的工程人员,主要是自己培养。
Q9:上半年新材料销售收入如何?
答:今年上半年新材料销售收入6成以上,接近7成,实现效益在最新的月份已经超过70%,
Q10:三星复合膜在去年三分之一的基础上还会提升吗?
答:会继续提升,因为越南疫情,三星要求双星增量,具体比例还未计算。
Q11:光学基材和离保基材除自用外,是否销售给国内其他客户?比如洁美,激智,三环。
答:离保基材全外销,目前有30多个客户,如太湖金张,皇冠,鼎力,万润,始新世华,银广,美图等等,客户群体庞大,,他们对应的下游更多。
光学基材除自用外,也有对外销售。LG, 长宝等。
Q12:30万吨产能爬坡是否符合规划?
答:当前进度把握比较好,由于准备充分,前期产线安装调试做了大量的工作,人员培训也作了安排,一切按计划推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