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跌重创私募 对冲产品逆势突围
发布时间:2015-7-10 08:18阅读:412
A股保卫战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7月9日虽然上演报复性反弹,但之前三周,大盘泥沙俱下给投资者所造成的伤害却还急待灾后重建。前五月在牛市中赚得盆满钵满的阳光私募也未能在此次股灾中幸免,股票策略型产品成为重灾区,仅5.88%的基金取得正收益。
哀鸿遍野之际,也有不少“乱世英雄”在股灾中突出重围,实现业绩逆势上涨。而相对于股票策略型产品,市场中性产品也崭露头角,展现出在震荡行情中的独特优势。
股票型产品哀鸿遍野
格上理财统计数据显示,6月15日至6月30日,阳光私募行业平均跌幅为11.44%,(上证同期下跌17.21%)。其中股票型产品受伤最为惨重,期间平均收益-13.51%,仅5.88%的产品取得正收益。
另外,朝阳永续的一份抽样统计则显示,在急跌的三周(6月15日至7月3日)中,7619只样本私募产品中有6436只私募产品净值出现回撤,占比近九成,高达88.70%;私募基金产品6月的月度回撤幅度多为年内之最,其中“浦江之星171号”以75.26%的月度回撤率居倒数第一位。
市场断崖式的下跌使得股票型私募产品的净值普遍遭受重创,市场上关于知名私募爆仓的传闻也频频滋生,给原本已经焦头烂额的市场增添了更紧张的情绪。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私募人士向记者介绍,“阳光私募行业没有设置平仓线的硬性规定,但自2011年来,发行的不少产品都会设置平仓线,一般介于0.6~0.8元之间“。而沪上另一家中等规模的老牌私募人士则告诉记者,该公司的平仓线设置为0.7元,净值跌破0.7元就强制平仓。
参照这一标准,据Wnd资讯数据,发现截至7月9日,共有18只股票策略产品净值低于0.7元。“远远不止这么多”,上述老牌私募人士称,“其实很多私募根本不敢公开净值。暴跌的这些天,我们的合作渠道每天都能听到有产品被打爆。”
另就记者的梳理统计情况来看,时至今日,不少私募产品的净值确实仍然停留在6月19日或者6月26日。“这几周跌成这样,敢于及时更新净值的也算是真的勇士了。”该人士向记者坦言,“我们其实也有少数产品净值低于1了,这些产品仓位都严格控制得很低,有些是空仓,根本不敢乱动。”
值得一提的是,18只净值低于0.7元的产品中,深圳清水源旗下的“清水源创新子基金2期”也赫然在列,该产品成立于4月15日,7月3日净值为0.6770元,近一个月收益率为-45.75%,6月的月度回撤高达38.23%。
在7月4日发布的运作说明中,清水源表示产品出现较大的回撤的主要原因是在初期没有意识到市场快速去杠杆带来的极值风险,当公司意识到危机时,较高的仓位却已经因为流动性危机而降不下来,错过了最好的减仓时机,因此导致了净值的大幅回撤。
盘点“突出重围者”
虽然股票型产品在巨震中损伤无数,但也不乏“乱世英雄”,在震荡中实现业绩逆势上涨。前五月业绩表现不佳的老牌私募重阳投资,便是在这次暴跌中突出重围的典型代表。
“重阳坚持价值投资,选股时比较倾向于有业绩支撑的蓝筹。在之前的市场行情里确实不占优势,但是经过这次暴跌,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大盘蓝筹确实比小盘股抗跌。”一位接近重阳的私募机构人士称,重阳在大跌之前已经逐步减仓,并保持股指空头仓位来对冲市场风险,因此能够在股灾中实现逆势上涨。
据好买基金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9日,重阳投资旗下24只股票型产品披露了近期产品净值(6月30日至7月9日),其中绝大多数都在近一个月之内录得正收益,其中包括“招商汇金之重阳”在内的10余只产品收益率超过20%。另外,重阳旗下的产品净值回撤也普遍低于同期大盘跌幅。例如,“重阳目标尊享A期”7月3日的净值为1.5869,6月的月度回报率为24.95%,净值月度回撤仅2.20%。
除了重阳投资之外,老牌劲旅泽熙投资表现依旧抢镜。据泽熙官网披露的数据,除“泽熙增熙•定增二期”遭到45.7%的回撤之外,泽熙旗下有4只私募产品在6月实现净值逆势增长,且涨幅均超过10%,“泽熙一期”涨近30%。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