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集中供地后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1-6-2 10:30阅读:326
去年8月份三道红线后我首提地产的侧供给改革的论点,后面紧跟着的是银行贷款端的两控制,加之透露出来的供地两集中后,更坚定了我对国家针对地产的改革之心。只是没预料到第一轮供地是以高价挂牌,两限价竞拍结束。
除上海外,热点城市第一轮两集中供地结束,当所有人都在抱怨高溢价拿地限制房企销售毛利之时,我也在不断反思:是自己当初的观点彻底错了吗?反正从短期股价看来,验证了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对的。
但当你展开第一轮土拍市场的竞拍得住你会发现:除了负债端吃紧的融创让人有些意外,其他城市不乏全国性央企、国企的代表保利、万科、华润、招蛇、金地包括中交、首开等,以及地方性龙头的代表龙湖、滨江、绿城、越秀。
除了个别城市的个别案例(如北京出场的卓越),负债高且中小房企很少出现。集中度继续向TOP100靠拢,头部房企市占率不断提升中!
虽然长三角区域的限价和限购政策压顶,但急需补货的如滨江、绿城、融创、越秀也表现的亦然生猛,针对投资者的问询,滨江表示本轮拿地争取把净利润保持在2%左右。什么概念?如果算上商业沉淀或自持比例,2%的净利润无疑是刀口舔血,比2016年拿地王还要恐怖。
于是乎资本市场应声而跌,龙头房企的股价均创出今年的新低,众多地产粉也痛不欲生,后悔没有早卖,也后悔割肉速度不够快。
抛开短期股价先不提,此轮改变市场预期的便是两集中供地的低利润率,也正是在此预期下,地产板块经过短暂反弹后,重新步入阴跌模式。
投资者悲观抛售股票,券商纷纷下调盈利预期,信心不断收到打击,连以往热闹非凡的月销时间也门可罗雀!卖的越多,亏的越多,事实上第一轮集中供地后也确实由此逻辑的存在。
投资者煎熬,但比投资者更煎熬的是负债端和融资端吃紧的各中小地产商。三道红线抑制负债扩张,两道红线延迟投资卖房周期,集中供地却不敢染指,小地产商边缘化倒计时.......
事实正如此:恒大、泰禾、华夏、泛海、新华联、福晟暴雷不断,如今又有蓝光发展债券违约,要知道前不久蓝光刚把物业整体打包卖给碧桂园服务,这真不知道还有多少的洞要去补。
如果说三道红线拉开了地产侧供给改革的序幕,两集中供地就是将改革的目标推向高潮,严控地产金融危机,低利润率吓退规模小,又没资金实力的中小房企,地产板块的寒冬才刚刚开始!
试想下,第一轮由于中海、保利、万科、华润高溢价地多,拍地谨慎,但如果第二轮、第三轮核心区域高溢价的问题还是没有改善,不排除此四家大鳄会加入战团,那时真正的血雨腥风才会到来,你滨江2%的净利敢拿,我中海一发飙,你们谁也比不过我的资金成本!于是血流成河了,市占率继续被动提升,有资金的彻底放弃土拍市场,等着去二级市场捡尸体,资金流紧张的要不转型,要不卖项目!
正因为行业的巨大,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股价大有可能会继续低迷,直到全国破产转型的地产企业爆发,集中供地的毛利率问题得到改善,股价或许才会提前启动。而在此之前,所有的地产粉都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持仓,以便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能活下去!
我只感叹2013年的白酒,那时在塑化剂和反腐的双重打击下董宝珍的私募净值2014年初最低到了0.3元,树林裸奔的视频也在各大网络爆出。后来不管怎么说董老师也在茅台的战役中赚了几倍后全身而退。(重点:在那个白酒利润腰斩的时代,茅台可是唯一保持正增长的白酒股)而此刻的保万呢?此处省略一万字...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股民反思为什么看书炒股没有用?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