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数控 交流纪要
发布时间:2021-6-2 09:12阅读:402
嘉宾:董秘 庄柯杰
时间:2021年5月27日
我们公司涉足硅片环节不久,19年下半年开始,现在1、2、3期,每期10GW,1、2期的在今年5月初满产,3期的今年3月开始投资建设,7月逐步投产,年底能满产,下半年有可能考虑继续扩产,以公告为准,还没定,也就是年产能至少达到30GW,之前签约的硅料长单能够覆盖123期如期释放产能,至少今年30GW的产能硅料供应没问题,不会有停留事项出现,硅片销售情况是一片难求,一直满产满销,目前最大工作重心是硅料采购,现在都保障硅料供应,炉子没停过,出货量去年全年6.5GW单晶硅,毛利率26%,净利率18%左右,单瓦盈利8分左右,今年Q1出货3.3GW,毛利率26%,净利率19%左右,单瓦盈利9分左右,之后设备业务占比会降低,出货硅片的尺寸占比情况,今年一季度,30%是158,50%是166,10%多是210,剩余百分之几是156和182,但是210今年会持续增加,下游产能在释放,至于能耗问题,最近网上的文件是内部流传的,总得来说对我们是没有影响的,当时包头发改委连夜发文件,他们确实有能耗压力,但是对新兴行业的能耗指标不受影响,我们的123期都通过了,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其他方面,颗粒硅的情况,目前我们和协鑫合作的颗粒硅项目明年会投产,使用过程中,由于现在整体量不多,小批量使用,已经使用的效果良好,之前的碳含量和金属含量问题也基本解决了,有两种方法处理,他们自己出货之前有脱氢工序,完成后与传统的棒状硅使用起来差异不大,加料过程更顺滑,如果他们不做脱氢,我们也会进行优化确保加料过程的使用量,目前隆基中环那边使用颗粒硅也没问题,在已经使用的炉台中,新投料中用到70%没问题,新投料本身占比55%左右,循环料45%,我们希望颗粒硅产能能放出来,一定程度上缓解硅料压力,我们投资颗粒硅这个项目也是想保障供应的目的去做的。
Q&A:
Q:Q2出货量和盈利预期?
A:现在看,出货比一季度多,二季度产能爬坡完成了一个阶段,单瓦盈利水平不会比一季度差,表现整体比一季度更好,具体数据还没出来,
Q:维持盈利水平的动力是成本还是啥?
A:主要还是硅片价格上升,非硅成本确实有点降低,但是非硅成本本身占比不高,当然也是一个要抓的指标,后面硅料总会降价的
Q:不同尺寸的盈利能力?
A:差不多,大尺寸小尺寸差不多,还是根据客户要求来就行,硅片端大小产量差不多,所以非硅成本也差不多
Q:定价策略跟随还是?
A:市场定价
Q:硅片价格还会传导吗?
A:硅片的话隆基已经涨了,其实硅料和硅料涨势差不多,两个环节相似性大,供需关系上,硅料能涨,硅片也能张,还是一片难求
Q:下游承受不了呢?
A:现在还没出现,从硅料到电池厂还没看到这样的回落趋势,今年内硅料和鬼片都不会降低
Q:隆基二季度盈利压力最大,意味着二季度会往下走一些?
A:不会出现价格传导不下去,目前为止,没有感受到下游不采购了,更多的是买不到硅片而减少产量,而不是下游需求不够而减少产量。硅料不会始终上涨,高点会平衡一些,现在产能放不出来,四季度才有新的产能放出来吧
Q:现在开工率怎样
A:百分之百,所有开出来的炉子都没听过,满产满销
Q:有的硅片产能大于硅料产能,有些企业硅片产能没有开出来?
A:其实也没大太多,有效产出并不多,去年20年传闻隆基有100GW,中环50-60GW,隆基实际出货60,中环30,所以硅片投产是需要周期的,目前没有比硅料多太多,可能确实有硅片企业稍微减少产能,但是对于我们来讲,产能都还比较新,不管硅料价格多高,至少还能挣钱,会全力保障硅料供应,哪怕继续上涨,还是全力采购
Q:尺寸上,预期下半年的210会放开?
A:会的,逐步增加,因为下游210的产能也是逐步增加的嘛,可能下半年210出货会占到一半以上,二季度也有逐步提升
Q:下半年毛利率?
A:比之前降低一些,硅片价格和硅料价格上去,即使单瓦盈利水平一直,其实毛利率也是下降的
Q:最新的综合毛利率
A:一季度26,二季度还没看,盈利情况还是乐观的,设备业务占比逐渐降低,只占几个点,更多的在技术核心上
Q:媒体上说,部分企业开始有能耗限制,咱们在内蒙的公司,这一块会有限制的嘛?
A:今年三月份,网上流传文件为误传,当天发改委就开会,8点出来了,光伏碳材料不受限制,整个内蒙处于向新能源转型的试点,火电大省煤炭多,对于新能源领域不会限制,优先把钢铁、电解铝等降低下来,之前的已有产能和新的三期都不会有问题
Q:硅片价格和去年差异大,价格是不是一个周期的价格
A:签长单的时候,一般都是锁量不锁价,价格都是每个月谈的,以市场价成交,双方都降低风险
Q:长单如果不想买需要补偿吗?
A:都会有违约条款,实际上不太会动用这种条款。
Q:目前用颗粒硅的情况?
A:情况良好,整体颗粒硅产量不多,所以说在一些炉台上使用,因为投料的时候45%循环料,也就是原棒切下来的硅片等,55%的新投里面颗粒硅70%80%没问题,甚至100%也行,在应用端目前颗粒硅应该是没有分歧了,所有硅片企业都有所尝试了,情况还不错,后面希望它能把产能快速放过来,今年下半年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印证,随着产能放出来
Q:颗粒硅的价格和其他硅料一起走吗
A:差不多吧,现在是买不到,不考虑价格
Q:硅片现在产能比较满吧
A:百分之百
Q:硅片价格和隆基中环差不多?
A:对,差不多的,还是看谁能拿到更多的硅料
Q:咱们的主要来源
A:国内四大家,通威新特大全协鑫还有国外的一些
Q:颗粒硅国外更贵?
A:不一定,因为提前买的,长单当时当时价格偏低
Q:上半年6-7GW,下半年呢?
A:全年出20多GW问题不大,原先还考虑硅料供应,现在供应商沟通加长单签约,保证三期的量是没问题的,会按计划开出来
Q:五月初打满后是20GW?
A:对,之后就是7月新增,逐渐爬坡
Q:每个月谈价的依据是上个月的散单起报价?
A:不一定,情况比较多,基本上还是当时的市场价,如果要涨价,就沟通和博弈,一般不会出现谈不拢的情况,因为当时的价格各家不会太离谱,稍微有博弈。
Q:不同硅料企业定价策略?
A:细节不多说,每家会有自己的风格
Q:现在所有硅料都是厂家直供?
A:对,基本都是
Q:目前有库存吗
A:有的。但是也不多
Q:硅料长单的价格和散单的价格折扣区别?
A:签的时候没有很大的折扣,会有一些差异,长单签约只约定量,更多的还是看双方沟通,最近签约的不是看到的最高,应该没有20,6月应该更高一些,整个环节来看,硅料和硅片供应都紧张
Q:为什么电池不能这么传导价格?
A:电池的产能和扩建速度比硅料和硅片快很多,硅片这边从想做到产满需要一年,组件和电池应该没这么长,每个环节的格局不一样吧,硅片的产能富裕的量肯定比各位想的小,电池应该更多一些。
Q:除了中环之外,比如双良节能他们的进度怎样,包括高景?
A:高景已经开工了吧,双良应该还没,原有一些企业已经停了,但是他们可能刚开工就没硅料
Q:现在硅片只有210和182?
A:目前小尺寸为主,166和158为主,一季度加起来80%,210 是10几%,小尺寸的需求量大,行业需求没统计过,应该是类似,中环要的210多一些,咱们买的设备都是支持210的,任何企业现在买的机器都是兼容的
Q:每个GW的产能资本支出?结构?
A:固定资产投入算上厂房2个亿不到,大头是设备,1.5亿不到,这里说的是不算切片的。
Q:公司创造的颗粒硅的微片,下游的反馈?
A:没有负面的,电性能上可能还更优,颗粒硅不仅P型,N型也做过,原来说的金属含量高,碳含量高这些问题现在都没有了,现在内胆用了碳化硅以后,这些问题就隔离比较好了,技术在进步。
Q:210比158理论上有成本优势?
A:成本优势在电池和组件端更明显些,我们这边目前是差不多的,但是210的潜力可能更大,棒子更粗,拉的速度慢一些,后面可以提起来
Q:210以后会增加产量吗?
A:会的,是个逐渐的过程,不会直接替换的全部的老的产能,新投的是210,然后逐渐占比增多,就像166替换158的过程,不像单晶多晶的替换过程那么快
Q:上半年小尺寸出货占比更多,下半年预期大尺寸比例升高到一半是吗?
A:这个还是看客户需求,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自己是做设备出身,尺寸切换比较灵活
Q:产能里面对应的设备有多少是自供的?
A:截断、开方、磨面机都是自供的,拉晶环节采购,精加工环节自供
Q:薄片化的进展怎样?
A:切片机技术我们是最先进的,现在统一规格都是170偏厚的,但是现在切到120都可以,看客户接受程度
Q:158的产品出货比较大,下游需求啥的,咱们自己的产能182情况?
A:我们百分百都可以做210,210往下都可以,158和166是基于同一种圆棒,九英寸,182是10英寸,210是11英寸的
Q:182和210的硅片盈利能力分别?
A:都差不多,182出的比较少,更多是自足自给的企业,只给晶澳卖了一些少部分,因为需要182的企业主要都是三家已经一体化了的组件商,210是百分之10多,182没统计,剩下的百分之几是182和156,166是百分之50,也跟210差不多盈利能力,所以并没有刻意追求某个尺寸
Q:什么时候182订单放出来,就大尺寸这种?
A:看下有进度吧,逐步提升的吧,210我觉得不用太纠结
Q:硅片未来的成本下降空间?
A:我们的目标每年非硅成本目标降低10%左右,靠产量提升,分摊人工陈本,各种因素,应该是没有大问题,现在硅成本太高导致看不太出来,毕竟非硅成本下降还是核心竞争力,去年按照158折算,非硅成本6毛钱一片,一季度没算,
Q:极限能做到多少?
A:很难回答,越低的时候降低难度越大,以后逐步努力
Q:会出现新进入者高价抢硅料吗,硅料是有保证的?
A:不管是新玩家,或者已经由硅片产能的企业,都想买硅料,硅料企业不会你没有产能就开始供,原则上还是保有产能的。
Q:有些硅料企业,签下的所有长单量比总产能大,还是价高者得吗?
A:多很多不至于,价高者得也不至于,毕竟要长期合作,现在强势以后还是要合作的,还是要讲诚信的,长单是有约束性的,可能不会百分百,大体还是维持订单要求的。
Q:硅料里面协鑫占比多少,供货?
A:30%左右,颗粒硅没多少,其中我们用的占比不少,明年颗粒硅应该会有产能释放,我们去合作不是希望便宜,是因为希望保障供应,
Q:明年硅料会有很大的释放?
A:很大不敢保证,但是各家都在投,只能说越早出来,越早挣到目前价格的利润
Q:以后公司战略做专业化硅片公司?
A:对,上下游还是合作为主,如果是做一体化,资产包袱重,投资压力成本都大,可能当技术变革来的时候,灵活性和机动性不高,所以还是只有三家公司推182,其他还是推210的原因有这方面
Q:很多产业环节有后发优势?
A:后发优势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认为靠买设备别人也能做,光靠设备没有自己的东西走不远
Q:咱们硅片能力比隆基强?
A:不敢说,去年他们毛利29我们26,Q1九分钱,隆基的数据只有年报的单晶硅数据比较准群,其他由于一体化,价格高低一点看不出,我们比较透明
Q:硅片的未来目标市占率?
A:我们会持续扩大,第一个,我们目前的产能竞争力、产品质量良好,希望扩大优势,目标希望是15-20%,还是看整体情况,产能肯定会扩张,去年我们没有10%,不到隆基的10%,今年估计有
Q:公司公告的可转债多久能到?
A:预案刚发,以最快速度报会到发行还要半年多,今年应该发不出,更多还是为后面的项目做储备,去年做非公开钱没到我们项目就做好了
Q:去年的产能已经20GW?
A:没有,去年优先产出单晶硅6.5Gw,去年年底的产能应该是12-13左右,2期是11月份才开始点火的。
Q:公司下游还是通威他们?
A:20年最多是天合,通威第二,第三是阿特斯,第四第五日升正泰,今年通威会少一些,阿特斯和日升多一点,有比较多的长单,我们跟组件商家还是合作多一些
Q:下游情况
A:日升有小波折,对扩建会有点影响,但是组件业务还是好的,算是一匹黑马,跟我们签约的硅片采购、我们跟他们的硅料采购都还比较好在执行,主营业务不担心,
Q:今年产量?
A:20以上,一季度3.3,二季度肯定比一季度多,二期5月初已经满产
Q:大硅片210占比?
A:一季度已经10几%了
Q:30GW爬坡的节奏?
A:20GW已经满产,剩余的10是7月份投产,年底满产,今年整体有效出货没有30,预计20多
Q:硅料保障情况
A:我们的量相比龙头企业还没那么大,多渠道采取办法,参股一些公司,和协鑫合作颗粒硅等,其他像大全新特我们都有长单,东方日升的聚光硅业也签约了长单,尽可能挖掘中
Q:价格上更激进吗,这些长单?
A:不存在激进的,因为目前只要能买到硅料做成硅片就有钱赚,所以各个企业追求能拿到就好。
Q:硅片向下游电池的报价?
A:定价不完全根据硅料价格,更多根据市场走势,我们不能做出保证,还是有一点跟随成分,我们也没公开报价
Q:最新硅料签单情况
A:不清楚,看公众号吧
Q:财务报表资本开支和债券工程比较小?
A:也不小,大概10GW在2个亿不到的固定资产投资,因为我们很多设备是自供的,算投资的时候可能根据市场价算,但是实际没这么多成本,关联交易抵消,另一方面,投资速度是逐步的,虽然2期建设完了但是钱还没付完
Q:颗粒硅和棒状硅成本比较?
A:颗粒硅也没比棒状硅便宜很多,看不出来大的差异,不会影响非硅成本,使用颗粒硅投料过程会方便些,颗粒小冲击小,但是融化过程有格外的小问题,综合看对非硅过程影响小,现在看起来不会便宜。
Q:换颗粒硅未来能做连续投料(CCV)吗?
A:确实有这种技术研发方向,现在所有单晶炉都预留CCV的口子,现在的投料方式是投料桶里面放硅料,下面开口逐渐流出,CCV是炉子旁边有口,颗粒硅逐步走进去,这方面确实颗粒硅有一定优势,但是目前CCV没有正式启用,但是这不会成为某家的独门技术,会推广的,
Q:CCV对成本的降低水平?
A:更多的是优化,不会是革命性的技术
Q:扩展速度这么快,咱们炉子和热场的的保障?
A:没问题,我们风格都是提出项目,全力,三期基本从炉子、热场、硅料基本都搞定了
Q:后面在扩产的化,是现有园区吗
A:都有可能,可能在包头也可能换地方
Q:明年的产能?
A:下一个阶段吧,有想法50-60GW
Q:怎么看待扩产趋势
A:大家都有误区,硅片环节的产能方面,现在第一个我们也在持续扩,隆基个人觉得在放缓,它可能往组件转型,中环它投的速度慢一些,高景和双良,高景厂房已经开始建设,双良还没有看到进展,他们后进入者已经没有天时地利了,当时我们进入是上下游都希望有新的进入者,我们当时做出来就有较多的长单,后进入的肯定没有这种优势,尤其现在这个硅料紧缺情况下,老产能在逐渐停,他们会不会面对刚进来就没有硅料可用,所以这一扩产趋势我觉得会放缓,今年硅料硅片价格都不会降低
Q:现在受制于硅料紧缺,明年硅料产能释放更多,大家都在推进,可能有价格战吗?
A:我觉得不至于,第一个,硅片企业都不会主动打价格战,更多的还是供需关系的逆转,我们都经历过,去年二季度,海外疫情,海外需求为0,当时从3元多硅片到2元3,已经经历过供需逆转的过程,我们有信心后面竞争过程不会弱于别的选手
Q:一季度出货156和210的毛利差异
A:差异不大,现阶段各个尺寸盈利都差不多,但是210可能潜力更大,第一个,210扩产的速度看下游客户的扩产速度,第二个,小尺寸的产能还有需求也还在,最终就是双方的结果,决定各个尺寸的占比
Q:小尺寸的占比具体?
A:一季度80%出货都是 小尺寸,炉子都可以做大的,210
Q:往后看,非硅成本下降空间
A:有,之前在爬坡过程,人员要投,提前储备,整个过程人员成本占比较高,其他的比如氩气回收,原来没做现在开始了,可能5月已经开始用了,包括大尺寸的产能提升,影响非硅最核心的是炉子单日生产水平,这个会持续提升,非硅肯定会持续下降
Q:预测210到达一半的时间
A:下半年吧,现在没有中环高,现在新增的产能都是210的
Q:现金流情况很差?应收票据也不多
A:光伏企业的现金流报表不要看,主要是票据结算,硅片环节都是贷款提货,跟硅料一样,不会反映到现金流上,采购硅料也是用票据
Q:接下来扩产激进,切片代工会转移成自供吗
A:肯定要自己做,三期已经规划自己做切片了,原来考虑单晶业务刚做,把精力放在拉晶上,另外当时166和210切换过程,投资166的切片机没多久就可能淘汰,又有因素,多晶没有了,多晶的切片产能就拿来切单晶了,我们独创的模式,切片环节其实利润贡献不高,当时做的化,可能有利润提升,但是经济性不高
Q:自己做切片的化,三期这一部分相比12期毛利率差异
A:原来硅料价格低的时候,可能一个点的毛利率差异,但是现在这个硅料价格,非硅成本看不出大的变化
Q:三期的10GW全部自己做切片
A:不一定全部,会看他们的供应情况
Q:硅片减薄业务?
A:薄片一直在做,原来之前是180厚度,现在170主流大小尺寸都是,这个我们没有压力,主力产品就是切片机,后面还是看客户的接受程度。PERC应该是不能无限薄,N型可以很薄
Q:现在也有N型片在产?
A:对,但是现在市场需求没那么大,今年1月或去年7月左右就开始供N型了
Q:P型转N型,技术难度和成本增加?
A:在硅片端壁垒小,但是要分开管理,流程不能混料要注意,但是生产端没问题
Q:现在单晶炉配的热场尺寸?
A:主流是32,36也在用,37不清楚
Q:炉子都是晶盛的
A:对,他们订单饱满
Q:单瓦盈利尺寸差异
A:差不多,去年8分单瓦,今年一季度9分
Q:二季度后面硅料价格上涨,盈利能力会有下降吗?
A:还不错吧,数据还不错应该,不比一季度差
Q:历史上波动大吗?
A:去年上半年很差,毛利才20%,硅片价格才2元多,26%毛利的时候净利率19%,那个时候是13%左右
Q:未来单瓦盈利趋势下降?
A:不见得,还是看供需和价格
Q:晶盛和京运通的炉子差异
A:我们用京运通的炉子全市场最好,比他们厂家还好,以后不会采购京运通了,京运通没有买系统,自己调整的,1期买了一点,后面都没买了。
Q:热场紧缺情况?
A:一季度挺缺的,二季度爬坡也等了一下,下半年应该没这个问题了,热场扩产速度快,所以不会卡很久,现在的瓶颈只有硅料,热场是一个系统,很多配件,京博是大头签了长单,也有美兰德,供应商很多有10多家
Q:采购京博的比例
A:没有统计过,应该是最多的
Q:金刚线的价格情况?
A:不了解,我们不买,只有很少一部分机加工会买金刚线,龙头应该是美畅
Q:切片产能扩产预期?
A:三期10GW切片,后面投的时候再看,看后面配套的厂商会愿意做切片的有多少,我们还是愿意让出去这部分收益,因为它投入不少,汇报不多
Q:费用方面,员工或各方面控制不错,未来扩张过程情况?
A:量上去之后分摊应该更低,管理人员不用按比例增加。控制得好,单晶硅基本不需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就是管理层工资我们在行业里面不算低,还有就是财务费用管理好,去年2000多万财务费用光转债就2000万,实际的财务费用就几百万,上市之前我们没有银行借款的,财务费用是正的,后面扩了单晶硅后,资产负债也就20%
Q:未来负债目标?
A:发了转债之后会上升,目标不会过高,不影响生产经营下。
Q:现在包头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
A:不错的,内蒙古有传统能源压力,正在转变,有碳中和目标,现在对光伏和碳材料大力支撑,我们三期都是得到支持解决的
Q:现在接单没有感受到组件价格上涨带来的供需问题?
A:没有,硅片还是紧张的,一片难求,
Q:很多统计数据上算出来硅片能有300,实际差距是因为小路子吗?
A:因为统计数据有问题,现在肯定不可能有300,去年隆基就60,中环30,加起来不到100,从单晶硅片出来到现在没有感受过剩,因为它扩张产能周期较长
Q:上周地震对咱们的影响?拉晶啥的?
A:隆基有影响,他就在云南,我们没有太多影响,毕竟太远了。
Q:不同公司之间扩产速度感觉有差距,为什么?
A:这个跟风格有关,我们公告之前就是开始准备了的,股东大会开完就直接开始建设了,隆基一般先公告跟政府的合作协议,但是董事会什么时候开自己决定,我们公告的时候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的,整个厂房都是自己建设,我们从开建到进炉子3-4个月,如果家伙是哪个政府电站配套那些,他们速度就慢些吧。
Q:咱们考虑政府代建项目吗?
A:后面会考虑,前面第一要务是快,我们的客户和供应商要求预付款,快点建设,政府代建的话会让你前期资金压力小一点,但是会慢一点
Q:咱们颗粒硅项目基本不用协鑫出钱是吧
A:没有这个说法,那是19年协鑫财务困难,今年硅料行情硅料企业没有资金压力,整个产业资金流都在硅料企业那边,今年他们不会有资金压力的
Q:历史上在19年价格波动大,包括盈利波动也很大,你们进入之后竞争格局没有恶化的原因?
A:可能越来越市场化吧,原来有政策因素等,现在基本上每个环节都是充分的市场化竞争,原来硅片一片100多,现在2,3元,泡沫挤完了,受政策影响没那么大,比如18年531新政,当时感受到压力,现在看来其实也没了。顶尖的技术、人才、产能都在中国了,就开始市场竞争了。
Q:你们进来之后没有什么价格战?
A:硅片企业不会主动打,更多的是被动降价。
Q:硅片很难做吗,不是很难吧,为甚其他企业,感觉就几家做?
A:我们打破了魔咒,原来壁垒是有的,我们以前做设备起家,有自己的技术理解,导致我们做的还是比较顺畅,其他企业还是有难度的,还有待验证后来者,不是没有壁垒,毕竟硅料价格能传导硅片是看到的,扩产周期相对比较长,扩产出来不一定能盈利,难度在于高品质低成本的硅片,后面势必会有竞争,我们不担心后面的新来者,我们觉得某个环节适度过剩是对行业健康的,促进进一步降本增项,打开光伏增量市场,欢迎进来,
Q:预期未来价格缓慢下降而不是大幅度断崖式下降?
A:不太会断崖式,去年是因为疫情因为,还是缓慢下降为主,现在海外碳中和说的也很多,新能源是趋势。
Q:各环节都存在产能瓶颈情况,可能硅料这个环节的单瓦净利能否持续?
A:很难说,毛利在25-30比较合理,和去年全年情况差不多,去年也有一些低估,去年我们上半年20%,下半年30%
Q:二季度毛利下降?
A:对,基数变大了,价格上涨了盈利绝对值浮动不大
Q:未来可能毛利什么水平会影响到我们50-60的扩产产能吗
A:我们对行业坚定信心,对自己产品品质和控制能力是自信的,我们受不了的时候我们相信后面的厂家更受不了
Q:可转债项目情况
A:今年来不及发了,预案刚发,最快也要明年出来,还要材料、批文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请问老师上机数控新股申购完,后期的走势怎么样?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