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投资心动公司的核心观念,纯价值观导向
发布时间:2021-5-31 11:15阅读:320
砸钱做游戏是最辛苦最慢长的选择。
砸钱做游戏不是说钱花到位了游戏就能出来,而是花钱组建团队,磨合,不断推倒重来,挫败再重振旗鼓的过程。三年一部作品算不错了。
而如果选择另一条路,砸钱做营销会轻松许多,甚至投资收公司,四处代理发行,或者就保持以前的状态出些普通的作品加运营可以把报表做得好看。
但是伟大的理想哪有容易的路途,可以不看好心动的自研,但绝对不能认为心动自研是走捷径啊。
而且taptap的存在目的和使命是让生态的改变来促成更多好游戏的出现,而不是本末倒置,去追求多少mau,去追求代理和生产多少爆款游戏。因为如果游戏还是像以前一样不好玩,大家只是换了一个渠道去找去下载去评论和以前一样垃圾的买量骗氪换皮低智游戏,那taptap做得再大在taptap和心动他们自己眼里也是必然是失败和悔恨。
从我关注心动开始,只听过黄一孟说心动要做在做好玩的游戏,并且提醒过股东不要指望憋爆款,说得很明白团队和游戏都是一个快不了的漫长的积累的过程,从没听说过心动要做一款有多少玩家,能赚多少钱的爆款游戏。
黄一孟一再说的一句话,很多游戏,那些很多人想玩却玩不到的游戏,心动不做就没人去做,心动做这些游戏结合taptap这个平台,就可以做出那些大家想玩的好玩的游戏,还可以赚到钱。这句话的逻辑非常顺非常棒,背后要做的事情也非常赞。
综上,这里专起一帖,就是想说明投资心动和taptap的核心前提,是认同他们的初心和长期战略。因为taptap和心动本身的理想和路径都是一致的,就是让这个世界出现更多好玩的游戏,让好玩的游戏更容易被生产,更容易被发掘,更容易被推广、游玩和交流。做好玩的游戏,然后mau也好出不出圈也好赚多少钱也好,其实都是副产品。
一句话,我始终认为“赚钱只是副产品”是理解心动taptap黄一孟他们的核心理念,我本身也是。
做股票如果就为了赚钱,那在任何短中长期的盈亏变动下不可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和理智去保持开放好奇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享受生活。赚钱只是做股票成功的副产品,我做股票是因为觉得有趣,热爱,每天了解这个世界,不断跟进学习任何值得分配精力的知识,然后当这些知识自成体系应用到投资实践上的时候,我的认知就得以变现,如果我的认知是优秀的,我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必然不会差。
心动做taptap和现在投入自研,也不是就为了赚钱。因为说实话神仙道这款游戏一路过来,我相信黄一孟他们比谁都清楚要怎样在短期内用游戏赚最多的钱,关键就是明知道怎样实现短期收益却不做,并以此为代价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长期事业中,历史中的很多伟人都是如此。
首日首月流水,排行榜名次和前十持续天数,这些都不是心动做游戏的目的,心动目前在做的游戏你们了解过的话就会发现真就是为了好玩。他们就是知道有哪些玩家想玩的手机游戏目前手机上还没有被做出来,或者有些游戏类型被做出来了但是被那些追求流水追求短期收益的游戏公司给策划运营废掉了,于是心动就是要做出满足这些市场这些玩家玩乐需求的产品。
这还不够像奈飞吗?奈飞也不是一天伟大起来的,纸牌屋之前谁信奈飞谁关心奈飞啊,在迪士尼华纳环球福克斯hbo这些好莱坞大佬面前奈飞算什么呀。可是现在呢?
6年前我们还没有全面普及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时候我们每天出门可都是用现金买菜打车下馆子的啊,趋势在万分明确之前总让人感觉岌岌可危遥不可待,却总是在形成之后让大家觉得天经地义毫不意外似乎改变就在一夜之间。
我觉得两三年后我再把这段话翻出来会觉得非常自豪的。
ps.
心动这个阶段真没法用量化指标去投资,为什么大师们说要与高手为伍,要陪伴企业成长腾讯一百亿的时候参与进去,给他定量估值的后果是什么,赚十倍就跑也仍然错过其后的五十倍涨幅。
腾讯不是个例,任何优秀的成长企业在进入成熟期之前都不要试图用定量估值和与未来关系越来越小甚至相悖的历史业绩去评判他,否则就是把世界足球先生放到NBA里的感觉,你只会觉得这个人不配打顶级联赛,实际上他只是被你放错了赛场而已。
心动腾讯我的本金几乎一样,只是心动涨得更多所以现在仓位也更大,他们我都看好,但是投资逻辑太不一样。
你不能拿投资腾讯的逻辑去评价心动,也不能拿投资心动的逻辑去看待腾讯,腾讯现在就完全可以靠定量和历史业绩去估值,事实上每个季度各大机构对腾讯营收的预期与实际情况都已经八九不离十。
但是对于心动你怎么能用这种方法去衡量呢,京东美团亚马逊奈飞哔站们亏损那么久,甚至到现在还在亏损,居然有人说心动的生意比他们差?他们亏损了多少年才获得近年股价涨上天企业度过搏命期用户基数庞大并成为各自领域龙头的现状?
心动只不过是上市后有实力做更好的游戏了把自己的管线重新整理打磨让游戏管线的产品进度中断了两年罢了,taptap从一千多万mau的时候就已经在盈利。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投资人投资心动和taptap这种明显风投性质的青春期成长股还那么急躁,难道自己心里不知道这种类型的企业成败都是需要数以年计的时间去衡量的吗?
这才上市一年半,公司才刚刚开始变革,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给他的未来估值,给他的长期战略定性?
如果是马晓轶是刘伟给心动估值下结论我绝对乖乖听着,问题是如果你对游戏行业没有长期跟踪研究,对行业特性对具体产业链分工情况运行方式乃至产品的生产模式没有一个基本的应有的认知,就来长篇大论地给游戏企业定性,我是非常不愉快的。
这相当于什么呢?这相当于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孩子,过来一个陌生人,看了他一眼,就下论断说“这个孩子现在不咋地,以后也就那样”,这是很难接受的。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全球最成功的手游之一是原神,可以直接说这款游戏直接震惊并改变了国内游戏公司的未来,然后原神选择了taptap,taptap自始至终是原神除官方渠道外最主要的渠道,大伟哥也在心动的董事会里。
如果相信有谁可以改变世界,那肯定是已经改变过这个世界的人,verycd也好米哈游也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里一定是改变过这个世界的存在,我相信心动和taptap也将会是。
pps.
心动做游戏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不但比其他绝大多数友商更明白玩家现在想要什么,未来可能想要什么,而且还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根据玩家的实时反馈来做下一步的行动。
并且如果一部游戏投入一个亿需要赚2个亿是成功,那么其他游戏厂商为了赚这两个亿只能通过让玩家在游戏内消费才能达到目的,而心动完全可以只通过游戏本身赚1个亿,剩下的1个亿都通过taptap相关的协调效应和规模效应来实现。
我知道理想和现实世界很不一样,现在有理想的公司就和有理想的人一样少,有能力去实现理想的人更少。
所以绝大多数投资生涯中我们都只是在投资很现实很成熟的企业。
但是我们能因此否定一切有理想的人有理想的企业吗?
我们是否可以告诉我们的孩子,“认清这个世界吧,有理想没卵用的,安心做个平庸的人,不要试图改变世界,那些强者永远比你强,你干不过他们的,你只能接受,只能祈求安稳过一生便是福气了”?
不会有一个机会一次革命,一开始大多数人就认为他们会成功,否则这种机会和革命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或必要。
美妙的数字也只是投资逻辑中的重要元素,而投资决策靠的是美妙的逻辑,而不是美妙的数字。再美妙的数字放在差劲的逻辑中也只会让投资逻辑变得更糟。
很抱歉因为我不用向任何投资人解释更不用路演我的标的选择和仓位配置,因此绝大多数时候我都只分享了我的结论而没有决策过程。
爱因斯坦如果只拿出他的那个极其简单的狭义相对论公式而不加以解释,世界也只会把他当做一个nobody,这很正常,所以我的很多言论大家不理解我也觉得很正常。
ppps.
我可以确定黄老板绝对没有求快。做自研游戏是心动和taptap最慢最辛苦的走法,这一点你可以想你身边其他了解游戏产业的人咨询,看看他们的意见。
为什么你会觉得砸钱做自研游戏是想快呢?
比如心动小镇这样的项目,19年20年本来都可以成品上线了,却因为有了新的追求换了制作人整个项目推翻重做。
这是快吗?这绝对是慢。
包括最近篝火测试的火炬之光,按项目组说服项目还在早期,离上线还很远,但是这款游戏即使是现在稍微优化一下界面和文案介绍教程之类的东西,拿出去照样能比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暗黑类手游强,然而心动还会继续慢慢打磨 并且也不会策划乱七八糟的氪金点比如体力系统。
我是完完全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你会认为做自研游戏是在求快。
如果你只是不看好心动的自研游戏,我昨天就不会回复一个字了,因为不看好心动的自研很正常,我也无法反驳。
但心动和taptap要求快的话,真的只需要加大力度把taptap社区各种功能完善,然后开足马力拿下所有他们目所能及的优秀中小厂商代理群或者taptap独占权,甚至还可以适当买量。
并且如果心动不做自研改革的话,他之前的团队和之前的项目完全都可以按预期在20年21年实现商业化,报表绝对是漂亮的增长数字。
正是因为要好好做自研,所以20年花钱组建的团队,到现在都还在磨合,磨合之后的产品只是基础,再往后才可能高效运作。
你如果是一个游戏公司老板,你想想招兵买马得罪老部下甚至公司元老,图什么?就为了把股东和公司的钱不当钱去糟蹋吗?就为了得罪一路拼过来的好兄弟?就为了打破既有的饭碗而去追求莫须有的未来?
企业家们掌握的信息,还有他们多年在行业内生存所获得的经验,我们一定不要无视,永远不能以自己的有限认知去轻易论断那些多年来已经用现成业绩产品和企业的行业地位正面了自己的优秀企业家的专业决策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7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7
-
投资理财用AI,究竟有多爽?
2025-11-03 09:27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