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1-5-28 08:58阅读:234
最近几个月因为同时买了$国泰君安(SH601211)$ A+H,开启了找资料、研究国外投行发展历史的的模式,感触如下:
先说我的研究方法,我是重点研究有规律、有轨迹可循的行业,比如保险、券商、地产等,这些行业的革命性变化不大,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不能说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但是方向基本差不多,搞明白发达国家该等行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基本上就能看清楚我国该行业未来会如何发展,然后找相应的标的,胜率会高很多。未来是模糊地带的,我也不碰。
先说美国投行的发展史,以高盛为例,高盛有本自传叫《高盛帝国》,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高盛19世纪是从街头贴现票据起家,然后延伸到经纪领域,买卖债券、包销股票收手续费,在延伸到服务领域包括IPO、并购、发债,另外还有自营。到此阶段,高盛的业务跟我国券商目前的主要业务差不多。
转折点来自1975年,美国放开经纪业务手续费率的竞争,从此之后费率一路下降一直到0,这一段历史特别像我国近十年,经纪业务费率从0.13%,一直下降到0.03%,而且还在下降,最后的趋势就是趋近于0。而美国是从1975年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末,可见我国的变化速度有多快,从此就能看出来,在我国致富的速度要比在米国快的多。
这个阶段高盛做了什么决定呢?90年代初高盛意识到仅靠做咨询、代理人、服务等轻资产业务没有发展(过了15年才意识到
),于是结束了100多年的合伙人制度,引入股东、IPO扩大资本。做交易、中介和做市商业务。通过IPO等服务业建立客户关系,然后通过衍生业务来赚钱。
高盛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从轻资产→重资产过渡,摩根士丹利等美国传统投行也是这个路径。这其中的变化就是从依靠金融服务业的周期来赚钱,变成依靠资产负债表扩张来赚钱,ROA呈现一路走低的趋势,为了保证ROE,高盛一路扩表、加杠杆,此举让ROE更稳定了,前提是别有金融危机。可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还是来了,2008年前高盛杠杆38倍,2008金融危机后美国出台了《多德》法案,高盛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杠杆降到15倍,此时高盛的ROE也随之降低了。所以高杠杆的前提是有完善的风控体制,如果风控缺失,走这条路最后就是死。2008年后,高盛的估值一直低于嘉信理财,原因就是ROE回不到20%了,高杠杆的经营模式彻底废了。
纵观高盛的发展历程,其走了100多年的路,我们的龙头券商,$中信证券(SH600030)$、国泰等其实用了20多年就走完了,接下来,中国券商的发展会走向两条岔路口,重资产or轻资产,重资产显然就是排名前五的,除此之外都没什么机会了,这也是中信定增、配股扩大净资本的原因,因为他想走重资产的路,国泰是通过借债,加杠杆,扩表的方式来实现重资产。龙头券商现在的杠杆4倍左右,不敢说会到38倍,我想有2008的前车之鉴,监管肯定不允许,但是距离加杠杆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个人认为通过加杠杆ROE至少还有一倍的提升空间,为什么不加?首先还是需求少,重资产券商服务的是机构客户,中国的机构客户发展起来了,券商的杠杆自然加上去了,其次就是牛市来了,总需求上去了也会加杠杆。
所以,现在头部券商的估值低,因为其ROE低,底层逻辑是其机构客户的规模还没发展起来,并且没来牛市。但这是大势所趋!
第二条路是轻资产,以IPO,发债等服务业、经纪类业务为代表的,这类业务是吃牌照红利,规模注定做不大。但是因为轻资产,所以ROE高,这也是中信建投、中金H股估值比头龙高的原因(A股被爆炒,没可比性了)。但是这一类轻资产必然成不了航母,其方向是精品投行。
最后说$东方财富(SZ300059)$,本质是互联网引流,参考嘉信理财,但是嘉信理财是经过厮杀杀出重围,不但有线上,线下也有300多个网点,且竞争对手少。东财的竞争对手不是传统券商,而是各种流量APP,比如北京地铁APP上面都开始卖基金,券商开户的接口也在上面,接着导入到XX券商。滴滴、美团、百度,那些个互联网大厂只要想干都能干,滴滴百度是看不上这点佣金,要先收费,但是一旦这块市场规模大了,大厂要抢,这个壁垒是很低的,所以东财的竞争对手是蚂蚁等有流量的大厂,传统券商可以嫁接到这上面,而且现在已经开始有人干了。
券商未来发展的两条路,长期看显然是重资产模式壁垒更高,竞争对手更少。现阶段的问题是机构客户占比少,需求少,没有大牛市,所以涨幅小。轻资产的未来必定是竞争激烈,不但面临头部券商的竞争,还面临同类轻资产的竞争。互联网券商就更惨了,不但面临同行的竞争,还要面临外行的竞争。
综上,从长期角度看,应该布局低PB头部券商;且风控能力超强,这一点排除了海通,估计大概率就是中信、国泰两强争霸,华泰玩低成本经纪业务,财富管理,现阶段还看不出其中介、做市商等业务的未来。
从中期角度看,随着注册制普及,应该布局低PE的精品轻资产券商,这块的龙头中金、中信建投已经上天了,侧面证明想赚中短期的钱有多难;此二龙头如果想发力重资产,便利性就是IPO牛逼,有客户基础,但是壁垒在于仍需要扩大资本。
互联网券商,如果看到基本所有大厂的APP上面都有了开户接口就卖吧,必然会遭遇到外行的惨烈竞争。
最后说现在券商研报炒的热的财富管理,银行、信托、保险都在干,而且比券商干的早多了,这不是个蓝海,是个竞争惨烈的大红海,所有金融机构都想吃,其结果就是管理费近十年逐年走低,跟经纪业务手续费走低的趋势是一样的。中信在2012-13的时候,券商取得资管牌照,中信就想同信托PK,降低通道费,结果没几年就被监管降杠杆给浇灭了。现在的财富管理,说到底是想跟银行抢高净值客户,跟保险万能险产品抢客户,高净值客户就那么多,只能说狼多肉少。
大路还是机构客户,中国的机构、保险、养老金、企业年金,配置股票的比例太低了,这部分资金是券商业务未来的巨大增量,且服务的单位成本远远低于散户,未来谁服务好他们,谁得天下!
讲完收工,估计国泰君安短期内还是不会有大作为,除非牛市来,重资产模式何时能牛逼是未知的,肯定能牛逼是已知的。对我这种能熬的人来说,就是已知的未知,好在分红大方,不来就拿分红买,等到他来!
![]()
的优势就是能熬!最后熬成精神病,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才相信别人都看不见的事,比如老耶、老摩、老穆不是看见了神就是看见了天使,最牛逼的是老穆,一届文盲竟然能读出来那么优美的诗经。最后这些当年的“精神病人”都成了圣人,成为圣人的前提条件就是相信未知的未知,并且还能说对;资本市场上如果赌对了未知的未知,赔率是最高的,但是风险大,概率低。其次就是赌对了已知的未知,赔率没有前者高,但是赌对的概率大;最后避免已知的已知,总跟着大群体的屁股后面走,其下场只能是吃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券商股有哪些?低价券商股有哪些?
我想问一下券商股票有哪些?A股券商股有哪些?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6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6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2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