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揭批马拉松赛乱象:一些劣质比赛方案美如画 执行烂成渣
发布时间:2021-5-27 15:20阅读:308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越野跑运动飞速发展。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从2014年的51场增长到2019年的1828场,5年时间数量增长超过30倍。数量井喷的同时,马拉松赛乱象频发,一些劣质比赛“方案美如画,执行烂成渣”。
对于甘肃省景泰县的一场马拉松越野赛惨剧,新华社也是也发文进行了痛批。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马拉松赛事停办。但从2020年底开始逐渐恢复办赛,到2021年5月,马拉松赛事的数量已基本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
赛事数量增长后,“内卷”在所难免——无论主办方还是参赛者,都有追求长距离和高难度的倾向。近年来,长距离越野跑这个小众运动也渐渐走进大众视野。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越野跑赛事数量为312场,2019年增长到481场。
一位越野跑赛事运营从业者说,美国越野跑协会注册的比赛大约1500场,其中百公里和百英里的比赛不到总数量的5%。“越野运动最发达的国家尚且如此,但我们的长距离越野跑赛事,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比例。”他说。
山东某马拉松赛事运营公司负责人说,我们用4到5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马拉松5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对马拉松运动缺乏理性认知。
有专家直言,马拉松赛事可以展现城市风貌,塑造城市形象;赛事办得好就有品牌效应,就能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位与国际影响力。这是马拉松赛事增多的原因,同时承接、承办马拉松赛事,也有不错的利润,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推动、运营“跑马”。
这次甘肃景泰越野赛重大事故给野蛮生长的各种跑步赛事敲响了警钟。国家体育总局23日晚紧急召开“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提到要进一步压实体育系统的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体育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和举措。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谭建湘说,取消群众性和商业性体育赛事审批激活了体育市场,但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审批权下放后,一些地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没跟上,造成了监管真空。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个别地方招标还存在依靠人情关系的情况。一些运营机构缺乏法律责任意识,导致办赛中安全和应急措施不到位。
有专家重申,每一场赛事都要以人为本,要秉持“生命第一,赛事第二”的赛事宗旨。马拉松和越野赛事都是户外极限运动,存在一定的危险。主办方要高度重视赛事医疗保障,将生命元素置于赛事活动的金字塔之上;参赛者要放下“跑咖”心态,珍惜生命,学习急救常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树立“回家,才是赛事终点”的根本理念。

文章转自和讯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以文章内容做为交易依据,风像自担(期货开户欢迎点击头像咨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新华社称养老目标基金或适当熨平A股短期波动,老师您怎么看?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