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璟恒李志强:知行合一的深度价值投资者(上)
发布时间:2021-5-20 10:56阅读:550
璟恒投资是为数不多、真正知行合一的践行价值投资的私募机构之一。初识璟恒的印象是——高仓位、不择时、真价投。因为,即使在单边下跌的2018年,璟恒依然是高仓位的坚定持仓。
作为真正的价投践行者,璟恒的业绩也很不错,截止今日, $璟恒五期(P000395)$ 成立以来的年化复合收益率是34.83%,同策略的 $志强价值成长1号(P000856)$ 成立以来的年化复合收益率是36.56%,成绩都很优异,且 $志强价值成长1号(P000856)$ 近2年的持有体验会更好(差异在本轮对回撤的控制上,具体见下图)。

璟恒李志强简介
李志强,璟恒投资创始人兼总经理,具有16年证券投资经验,8年私募投资管理经验,穿越多轮牛熊,曾多次荣获东方财富网“五年最佳私募基金产品奖”。
李志强主张坚持价值投资,投资风格为自下而上、注重财务、适度集中、重选股、不择时、逆向投资等,追求投资收益与控制回撤的平衡。

投资理念:自下而上的深度价值投资
我们的投资理念是“精选估值合理成长好的公司,构建投资组合,高仓位不宏观择时,通过较长的持股周期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回报”。
通过组合投资可以在获得组合近似平均收益期望的同时,降低整个组合的风险,更有利于长期发展。
另外,长期投资过程伴随各种宏观事件而影响股市大市起伏,很难做到预测持续准确、准点的人,所以我们不做宏观择时,以高仓位组合持股的长期收益来对冲掉可能的大盘震荡带来的阶段回撤,力争在中长期给客户提供满意的回报。
简单的说,就是自下而上,逆向投资,以低估/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公司,通过长期持有穿越牛熊。
投资风格:长期投资具备预期差和巨大空间的优秀企业
李志强:我们喜欢在熟悉的领域,寻找有预期差和巨大空间的优秀企业去长期投资,在医药、医疗、地产、免税等领域有收益5-10倍的成功体验。
我认为投资的能力圈是基于可重复的成功体验及兴趣的拓展,除了在一些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研究,并拓展到相关行业,同时也接受朋友和研究员一些值得关注的领域去学习。
我们的研究团队是以兴趣为驱动力去做研究,主要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做研究。当遇到重点研究的公司时,大家则共同研究讨论,相互学习进化。
作为基金经理,我会在听取各种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去了解和学习不同行业、不同公司。最终由我做出投资决策。我不会买自己不懂的股票,比如科技股,因为我相信我赚不到我认知能力以外的钱。(评:这点很巴菲特)
持仓风格:追求个股相对集中,行业相对均衡
我们追求相对集中,同时保持行业均衡。构建组合时我们根据公司赔率及行业趋势来决定个股的仓位,前五重仓一般占总仓位的50-60%,单个行业不超过30%的总仓位,单票按成本限制在20%以下,不会绝对重仓某个行业。
在行业与板块的配置上,我们会选择构建一个15-25支股票的组合,将资产配置到相关度不高的几个行业,提高系统容错性。
投研最有效的方式是研究有复利的行业
就我个人而言,长期关注的行业主要有互联网、地产及地产产业链、消费、医药、制造业、物业和教育等能长期存在的行业。
我们认为做投资研究最有效的方式是研究有复利的行业,我们研究的行业都是能长期存在,且行业的优秀公司是有良好的商业模式,能积累起不断变强的竞争优势的。
比如我们长期持有的Z股票,就是属于行业增速一直很快的行业,他也一直有超预期的利好出现,竞争优势不断加强,在过去的5年中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回报。
业绩长期向好的前提是要有可复制的成功投资经验
我觉得长期业绩好的投资者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一些路径依赖,投资是需要有一些可以复制的成功的体验才能够保持良好的业绩可以持续重现的。
我们在投资上注重估值和成长的一个平稳,通过寻找有预期差的优秀公司来获得数倍的回报,在我们的投资历史中,重仓持有的股票翻倍或者几倍是经常出现的,这种自下而上,通过选股获得回报是我们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当然投资中一直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我们在投资的心态上一直做的很好,在研究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加强,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某些确定性的机会出现的时候能更加坚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7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7
-
投资理财用AI,究竟有多爽?
2025-11-03 09:27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