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激烈转向,下半年炒股要长点心了
发布时间:2021-5-20 09:26阅读:123
本周公布的社融数据,M2下降到8.1%,这是2018年货币紧缩时才有的数据。说好的货币政策不急转弯呢。那么怎么看待这个数据呢,说实话,政策转向有些大。出乎我的意料。
对于今年的宏观货币政策,我本来是这么判断的。由于海外疫情还不能快速收敛,所以欧美,特别是美国还会有宽松货币为主。对比2020年,中国会适度收缩,但是总体上还是宽松的。为什么我判断中国是适度收缩,而不是大幅收缩。我是这么考虑的。在别人都放水时,输入性通胀会抬高原材料成本,如果中国不放水,那么就会存在企业以高价买原材料,但是平价卖出的情况(这句话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我不在这里论证了)。所以我推测中国会适度放水,防止国外的收割。
但是中国也放水的结果就是全球通货膨胀,居民财富被洗劫。但是股票会涨。
最终中国采取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货币政策,加大收缩。我仔细把这个政策想了一下后,我觉得这个政策很高明。目前我国在出口上存在两个情况。
一方面是印度等国疫情加剧,导致很多订单都转到中国。我们抛开人道主义立场,此事对于我国今年的经济形势是有利的。很多美国想从中国转走的订单又乖乖转了回来。
另一个情况是,中国很多外贸企业订单拿到手软,但是居然不太赚钱。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国内企业最终对外出口价格上涨不多。自己消化了成本。内卷的我都看不下去了。国外货币超发,抬高资源成本,我们高价买原材料,居然平均出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货币宽松下,多数企业都可以轻松融资,进而导致产能比较足。然后形成了恶性竞争。
而M2 收窄就是中国应对这种情况的举措,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宁可关一些钢厂,也不能高价买铁矿石,平价往外卖钢材。
那么货币收缩会带来什么呢?
1、一些落后产能的企业将很难维持,这会影响一些企业,也会影响到金融机构。但是随着我们人力成本提升,这种产业升级的镇痛是必须经历的。与其等疫情结束后,被别人主动转移。还不如趁着我们在占据优势时主动调整,这样存留的企业的产品还可以卖高价。
2、之前是我国忍受原材料的通胀,终端消费国感受不明显。现在终端产品消费国将会明显感觉到通胀的存在。这会逼着他们减少无节制的印钞。有利于降低我们原材料价格。
另外,我看到央行吹风,后续人民币中长期会保持升值状态,这明显是组合拳。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减少输入型通胀对于我们的冲击,增加产品出口价格。把国外放水带来的通胀给他们还回去。
总结一下:
在我们处于有利的经济形势下,特别是出口形势下,中国通过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收紧来减少输入型通胀,增加出口产品价格,不为外国放水背锅,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作为投资人,我们看看货币收缩对于股市的影响如何呢。我们知道2020年的牛市是资金牛,在企业受疫情明显冲击时,股市因为资金的推动而大涨。那么货币收缩下,即使一些企业利润还不错,都会因为流动性收缩出现估值下调,特别是一些高估值企业。
2021年,股票投资还是整体上要以防御为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甲醇下半年价格会大涨吗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6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6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2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