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赛道太热了,开始对狗下手了
发布时间:2021-5-19 11:29阅读:283
医美板块从去年开始成为强趋势性热点,资金扎根颇深。众多的公司股价遭到爆炒。不过,盘后多家公司开始公告未涉及相关业务。
浙商证券最近出了一份深度研报,系统性的梳理了医美行业的上下游,并对众多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业务亮点进行了剖析,有需要的后台留言或者评论领取。
我们把它汇总整理成一张医美产业链个股梳理表,数了一下才发现居然有36家公司![]()
![]()
。#医美股再爆发华东医药逼近新高#

不过最近这个行业又有了新的营销和产品模式,有人要拿玻尿酸喂狗。。。
这还不是别人,就是玻尿酸的知名企业华熙生物。在4月底,华熙生物联合新三板的一家企业中农华威,发布了玻尿酸配方的狗粮:

实物大概长这样,在包装上就标注了:特别添加玻尿酸(HA)。

公司称在狗粮里加入玻尿酸,能降低宠物关节疾病发病率,增加皮肤和毛发含水量,还能保护肠胃。
有小伙伴一听说这事,马上就心动了,因为现在不少人都是把猫狗当成自家娃去养的,再苦不能苦孩子,自己可以吃土喝西北风,但是家里的猫狗们一定要用上最好的产品。
打开某宝一搜索,没有搜到对应的产品,冲动消费失败……可能是这个产品刚发布不久,还没大面积的铺开销售。
仔细一看,发现这个狗粮的玻尿酸含量是千分之一,根据华熙生物披露的数据,一克玻尿酸的平均售价是13块,一包320克的玻尿酸狗粮要卖56块,也就是175元/千克,想想二师兄涨到20多块钱一斤的时候,大伙都哭着说吃不起,现在对比一下这狗粮价格……
小伙伴们都是老股民,见识过“喝白酒护肝”式的宣传,虽然刚听说时很心动,冷静下来一思考又开始犹豫。
华熙生物在玻尿酸宠物业务这一块还有很多产品,公司专门的宠物品牌叫做海宝诗,目前已经推出了皮毛护理、眼部护理、耳部护理、营养速补、口腔护理、宠物主粮等一系列产品……
而且卖得不便宜,比如一个20克的眼部护理凝胶要卖158块,一瓶80毫升的洗发水要卖168块。
旁边我们做量化策略头发不多的程序员小哥哥一看自己20块钱的飘柔,不得不感慨一句:代码狗真是活得不如狗……
前段时间,华熙生物推出玻尿酸矿泉水就引起过极大讨论,有小伙伴还专门去买过,420毫升,平均8块钱一瓶,喝起来口感有点涩,喝完之后,皮肤状态有没有改善就不好直接衡量了,这个特点说起来跟玻尿酸狗粮很像,产品效果没法直接衡量。
华熙生物做这些玻尿酸狗粮、玻尿酸矿泉水,主要目的可能并不是为了打造出一个主流产品,更像是为了让玻尿酸走出“医美”这个圈子,让更多人知道玻尿酸,抢占用户心智,打出品牌效应。
华熙生物这种努力推广的倾向,体现在财报上,就是销售费用的猛增,2020年销售费用达到11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111%;2021年一季度销售费用达到3.38亿元,增速为205%,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重已经将近44%,都快把一半的收入花在销售费用上了。

从去年2020年5月份开始,当我注意到多支医美个股出现放量上涨的异动后,我开始对医美行业及个股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较为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结果我兴奋地发现,医美行业符合好赛道的所有条件---“有很湿的雪和长长的道”,我坚定看好它未来10年快速发展的广阔前景,并于2020年11月做了一份《医美研报》:点我网页链接{![]()
![]()
![]()
![]()
![]()
网页链接}。
此后,医美板块及个股走出了一轮上涨行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当初对医美行业及个股的研判还需要进行补充和修正。为此,基于现下的认识,我利用五一假期,再次更新,对原《研报》进行补充和矫正。
一、医美行业是个好赛道。
在以贵州茅台为首的白酒行业爆炸式增长的过程中,成就了当初慧眼投资他们的人,至今这些聪明的投资者已赚的盆满钵满,比如林园、但斌等。这些投资大咖当初能够在众多行业里识别出白酒这个好赛道、并敢一路重仓持有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这些行业龙头公司,他们是多么地高瞻远瞩并极具智慧啊!在称赞和羡慕他们同时,我在思考他们取得成功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我认为,这个逻辑就是选择好赛道里的好公司,重仓买入、长期持有。
问题又来了,何为好赛道?何为好公司呢?
看看投资大师巴菲特是怎么说的,他说:投资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长长的道”。这个说法非常的形象和准确。是的,有很湿的雪和长长的道,雪球就会越滚越大,这自然就是好赛道。我对“很湿的雪和长长的道”的理解是:有深厚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底蕴、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和动荡而消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消费群体、并在新时代下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和赋予新的生命体---具有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和商业前景,这就是好赛道。
至于好公司,在《穷查理宝典》中巴菲特是这么说的“那么,让我们来把护城河、保持它的宽度和保持它不被跨越作为一个伟大企业的首要标准。当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很狭窄的护城河---那就太危险了”。
查理对“护城河”是这样说的:“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该企业的护城河,是保护企业免遭入侵的无形沟壕。优秀的公司拥有很深的护城河,这些护城河不断加宽,为公司提供长久的保护。能够历经数代而不衰的企业非常少,因此,努力识别而且只购买那些有很大机会击败这些围攻力量的企业”。
我认为,通俗的说法,好公司就是拥有强大的核心技术致使别人无法在一定时期内超越或有天然屏障做壁垒的公司。无疑,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就是符合上述条件的伟大的公司。但是,我们已经错过了它们爆发式增长的最好时期。那么,未来还有没有这样的好赛道呢?
我认为,当下的医美、美妆(以下统称为医美)行业就具备白酒行业当初爆发式增长的特质,未来5-10年有非常确定性的爆发式增长,增长的背后逻辑是千年来人们对美的追求、悠久的文化历史(比如经久不衰的法国娇兰诞生于1828年、法国香奈儿诞生于1910年、法国兰蔻诞生于1935年、法国迪奥诞生于1946年、雅诗兰黛1946年诞生于纽约等)、而当下流行的玻尿酸也经历了近百年的沧海历史。更重要的逻辑是,富起来的中国人对美的追求有爆发式的需求和购买力及广泛的群体,这就意味着医美将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国产替代将是大趋势,结论就是:医美将是我国未来数十年投资好赛道。

二、医美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医美行业在经历了20年的发展后,现已日趋规范,且已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其中,“95后”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工作和社交的竞争加剧了他们对外表的追求,已经占据医美人群的半壁江山。新氧APP数据显示25岁以下的95后占比接近60%;19岁以下的00后占比居然也高达20%; 40岁以上的“有钱人”占比近15%,其他人群约占5%,后两种人群的医美成本更高,使得医美行业“量价齐升”。
据统计,2014年新氧平台玻尿酸复购情况为平均每人2.3支,2015年11月底,玻尿酸复购增长到4.1支/人,如此强大的成瘾性,使得医美注射物成为当之无愧的医疗耗材之王。5年维度预计医美行业每年以22%以上复合增速,2025年行业相较现在扩容2-3倍;10年维度预计行业18%以上复合增速,2030年行业相较现在扩容5-6倍;行业目前看不到明显上限,未来10-15年可成为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通过下面的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出医美在中国发展速度及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国医美与韩国、美国市场相比,市场占有率还很低,未来的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2020年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注射类产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医美需求市场发展超过全球平均增速,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22.5%。中国在2017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2018年医美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16.7亿元,相对于201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6%,有望在2021年超越美国,成为医美第一大市场,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1.3亿元。

医美作为消费升级的典型代表,到2023年3600亿级别的产业风口,其赛道和潜在的空间潜力在目前的A股市场都是少见的,而巨大的市场,产品全都是自费,与医保无关,不会涉及价格限制。说的这里,我们是不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医美绝对是我们国人下一个绝佳投资的好赛道。

三、医美行业的主要情况
(一)行业细分情况
1、从医美产业链来看:医美产业链也分上中下游,以华熙生物等为代表的玻尿酸原料公司等公司属于上游;中游则是玻尿酸注射剂、肉毒素、医学护肤品等为代表的器械公司,其中就包括爱美客、华东医药和贝泰妮等;下游的行业集中度比较低,目前格局相对比较散乱,代表的公司有:朗姿股份、金发拉比、苏宁环球等,目前还没有比较明确走出来的连锁医美机构龙头公司。
2、从产业链带来的利润来看:上游的利润空间小、主导权有限、赚钱也相对比较辛苦;在日趋严格的行业监管、III类医疗器械的技术壁垒和准入壁垒相对较高形势下,中游产品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话语权强,因此其的利润空间大,结果就是毛利率和净利率都很高。同时,相较于事故频出的医美机构,中游医美产品更容易形成品牌效应,打造品牌的难度更低、行业风险更小、产能扩张难度小、规模化优势更加明显、发展更长远。下游竞争比较比较激烈,毛利率相对偏低。
3、医美可以分为手术类型和非手术类型,近年来,手术类占比自2014年的61.5%小幅下降至59%,非手术类占比则是自2014年的38.5%占比提升至2018年的41%。以注射为代表的非手术类微创医疗美容具有价格低、恢复时间快、风险低等特点,市场接受度逐渐提升,成了医美者的首选。
(二)主要产品的概念简介
1、肉毒素:在美剧《欲望都市》里,有一句十分著名的台词:比起爱情我更相信肉毒素,因为它每次都有效。肉毒素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有毒物质,甚至可以说成毒性极强,这玩意儿要是进入人体,会使得人体一种蛋白质复合物组装失败,全身的肌肉松弛,要知道我们平时能够呼吸、站立、消化都需要肌肉维持紧张的状态。但是这样一种对人体来说剧毒无比的东西,少量注射在脸上,能使得肌肉松弛、达到去皱的效果,要不说爱美的人都是勇敢的。

2、玻尿酸:它是一种透明质酸,其实人体内就含有大量这种东西,尤其是在皮肤里,有保湿润滑的作用。小分子的玻尿酸可以用来补水;大分子的玻尿酸在医美中,可以被用来填充凹陷或者调整面部轮廓。大家看很多明星,一把年纪了,面部还这么光滑,很可能就是打玻尿酸打的。玻尿酸,要么从牛眼睛里或者人的脐带亦或者鸡冠子里面提取出来,要么就人工合成,再不就是微生物发酵。
我国的玻尿酸市场一直以来都被外国货占领,近些年来,国货迅速崛起,上演了轰轰烈烈的国产替代化,且每年以较大幅度增长着。详见下图。

2014-2018年,我国医美玻尿酸正品市场规模从12.1亿元上升至37.1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2.3%;2014年正品、水货和假货市场销量占比分别约25%、25%和50%。随着市场发展趋于成熟,正品市场占比有望进一步扩大,行业合规监管和正品率提升也是行业成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四、大A医美行业的龙头公司
放眼大A,纯粹的医美行业龙头公司有4家,分别是爱美客$爱美客(SZ300896)$、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和贝泰妮。爱美客接近全部收入来自注射用透明质酸产品;华熙生物收入主要来自透明质酸原料、透明质酸产品、功能性护肤品等三个领域;昊海生科来自人工晶状体、骨科填充物、眼科粘弹剂、透明质酸产品等多个领域(收购为主)。贝泰妮的主营为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旗下的最出名,做得最好、收入贡献90%以上的是薇诺娜,因此,把贝泰妮等同于薇诺娜看也完全没有错。
整体来看四家公司,爱美客是比较纯粹的医美产品公司,华熙生物是集原料药、医疗终端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三位一体的医美超级大医美公司,而昊海生物则是横跨医美和眼科两大赛道、但是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贝泰妮基本是医学护肤品公司。下面就分别具体地讲讲每个公司的情况。
(一)爱美客
1、主要产品
爱美客是四家公司中唯一专注于医美产品的公司,目前公司已成功实现注射类透明质酸钠系列产品及聚对二氧环已酮面部埋植线的产为化。已经获批了5款注射用玻尿酸产品,并于2019年5月拿到面部埋植线的批件,形成了“5+1”的产品线,且6个产品全部都是III类医疗器械,是国内医美行业拿证能力非常强的公司。
注射类透明质酸钠产品属于三类医疗器械植入材料,从研发到注册审批,周期长、费用高,且需要大量的学术证明与专家共识。目前,公司根据不同适应症、不同时效、不同注射层次对产品进行了差异化的全面布局,满足精细化的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医美终端市场对细分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强以及公司对产品的学术推广不断深入,公司产品的技术优势、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下游医疗机构以及终端消费者的充分认可,差异化布局优势显著。
爱美客目前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嗨体和宝尼达两款注射用玻尿酸产品,嗨体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用于颈纹修复的注射用玻尿酸产品。由于国内玻尿酸的批件在使用部位上有较为严格的限制,爱美客的嗨体在颈纹方面具有差异化竞争的能力,2020年嗨体的收入占比达到70%左右。另外公司于2020年6月推出“熊猫针”,预计2021年可以拿到“童颜针”的III类医疗器械证。嗨体和宝尼达以及基于这两款产品新获批用于其他部位的注册证将是爱美客未来2-3年最主要的业绩增长点。
另外,爱美客也开始针对基于嗨体品牌的功能性护肤品牌的打造,目前仍处于比较早期,可能会学习华熙生物打造润百颜的思路,后续可以继续观察,功能性护肤品的市场规模远大于医美产品。
2、爱美客的行业龙头地位。

上图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美市场市占率分别为:爱美客14%、华熙生物、昊海生物分别为:8.1%、6%。爱美客不声不响就把国产其他对手甩在了身后。照这个速度下去,用不了几年,爱美客就能超越取代韩国LG,坐上国内老大的位置。
爱美客为何如此牛?和大A其他国产公司的区别在哪? 对于昊海生物、华熙生物而言,医美,只是他们的一部分,比如昊海,医美只占他营收的15%左右,而华熙生物是原料药+玻尿酸,他家的玻尿酸就不仅仅用于医美了,骨科、眼科都在用,相比而言,爱美客大A中唯一一个专注于医美产品的公司。
爱美客系国内生物医用软组织修复材料领域的创新型领先企业,是医疗美容行业的上游生产商。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聚焦于医美主业,主要产品为Ⅲ类医疗器
械系列注射用透明质酸钠产品、面部埋植线产品、衍生的品牌矩阵“伴侣型”化妆品。在医疗美容领域,公司拥有丰富的医美Ⅲ类医疗器械产品线,具有产品布局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年研究报告统计,截至2019年,公司透明质酸钠类注射产品,按销售数量计算的国内市场份额达到26.5%;按金额(入院价)计算的 国内市场份额已达到14.0%,在国产企业中排位第一。
爱美客业绩贡献最大的嗨体产品是首款NMPA批准认证适用于真皮层,针对颈纹、紧致提升的III类医疗器械注射产品。目前,嗨体已经实现了对终端医院的高覆盖度,正处于快速放量期,产品潜能仍有释放空间。有关方面预测,预计2025年嗨体出场市场规模可达39亿元。根据沙利文报告,2019年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合规机构数量综12700家,而爱美客目前已覆盖国内大约5000家医美机构,在渠道拓展方面还有较大空间。
而目前,医美行业的巨大利润空间就在于注射用的玻尿酸产品,这是因为它们的研发时间长、上市审批严格、从审批到上市的时间周期长,而形成了很高的技术壁垒,从而能获得绝对的定价权,为此,带来了很高的毛利率和高额的净利率。
2020年,爱美客以嗨体为核心产品的溶液类注射针剂实现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27.18%;实现归母净利润4.40亿元,同比增长43.93%;扣非归母净利润4.24亿元,同比增长42.95%;毛利率高达92.17,净利润达61.1%。2021Q1,爱美客实现营收2.59 亿元,同增 227.5%,实现归母净利 1.71 亿元,同增 29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1.62 亿元,同增 303.3%。
3、爱美客的经营模式
鉴于爱美客产品的龙头地位和下游大量的需求,公司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方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公司对客户的销售结算采取款到发货为主的方式,截止2020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 2,982.15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 4.20%,占比较小。
这种积极的经营模式,给公司带来了充足的现金流。2020年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6亿元,同比增长37.44%,公司产品整体销售情况良好,客户回款及时。截止 2020 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 345,584.06 万元(其中:募集资金余额 279,602.63 万元,自有资金余额 65,981.43 万元),此外公司尚有结构性存款余额 84,156.80 万元,2021Q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5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815万元。
这说明公司在今年首季度销量和回款的增加较为明显。财务费用-1200万元,其中利息收入1217万元。应收账款仅为3275万元,预付款项仅为719万元,说明公司在上下游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较强、现金流充裕,也就是俗话说的不差钱,在我大A,有几家不差钱牛的公司呢?
4、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爱美客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收购并购,爱美客目前已上市的产品均为自主研发。爱美客的发展战略为:秉承“以创新为先导,以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命质量为目标,打造民族品牌”的理念,立足于生物医用材料和生物医药的研发和产品转化,把公司打造成医疗美容、外科修复以及代谢疾病治疗等领域内技术领先、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为落实此战略目标,具体措施是:
一是每年都加大研发投入,几乎每年都能推出新产品,保证了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未来公司仍将发展战略继续聚焦主业,围绕医美产业链,坚持研发创新,坚持差异化服务。
爱美客近三年研发投入情况表:

2021Q1,公司的研发费用2336万元,2020Q1的研发费用为706万元,同增230.88%。
二是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发展战略,提高运营和决策效率,公司收购了两家控股子公司,北京诺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博特”)和北京融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知生物”),收购后两家公司成了全资子公司。据公司公告,诺博特和融知生物均为研发性质的子公司,均以聚焦医美,布局医美产业链为研发方向。
在研产品角度,诺博特主要开展基因重组蛋白药物重组人胰高血糖样肽-1(GLP-1)类似物产品(利拉鲁肽注射液)的研究及开发;融知生物主要开展溶脂药的研究开发。
截止评估基准日,诺博特的利拉鲁肽注射液研发项目,已取得慢性体重管理适应症的临床批准证书并进入临床阶段。诺和诺德( NovoNordisk)研发的利拉鲁肽(Liraglutide)在2010 年首次批准用于 2 型糖尿病的治疗,2014年12月,FDA 将该药物的治疗领域扩大到肥 胖症领域,宣布批准更高剂量的利拉鲁肽(商品名 Saxenda)用于慢性体重管理。
但是国内目前尚未有用于治疗肥胖适应症的注射用利拉鲁肽的产品获批,市场前景广阔。融知生物在研的溶脂药研发项目是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减肥药物产品,公司通过该产品可以实现代谢治疗手段的创新,推动国内医疗美容行业新技术的应用。
技术来源角度,诺博特和融知生物技术来源均为公司内部团队自主研发,研发团队具有稳定性。同时依托母公司的资源,具有从研发设计到产品市场化的完整的研发管理服务体系。目前,诺博特在研项目利拉鲁肽(“减肥针”)已经取得临床批准证书,一旦获批上市将成为的另一大增长点。融知生物的在研项目溶脂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综上,对诺博特、融知生物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将进一步提高运营和决策效率,增加技术储备,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公司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推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是新产品的不断上市,为公司持续发展保驾续航。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目前储备的项目还包括医用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质酸钠凝胶(有望在2021年获批)、注射用A型肉毒素、局部外用麻醉乳膏等其他相关产品。功效集中在面部除皱、减肥和舒缓痛感等方面,可满足逐步提高的医美多样化和精细化的需求。
随着新产品的上市,公司可对医美项目进行更全面的覆盖,同时,公司在渠道端的实力也经得起考验,随着营销网络日趋完善,学术推广与技术培训的不断深入,公司的渠道能力有望增强。
综上看出,爱美客的前景一片光明,继续保持行业中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业绩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5、靓丽的财务数据
放眼大A,贵州茅台是大家公认的最好的公司。有人说,爱美客是医美中的茅台,爱美客与贵州茅台同属于消费大类,那我们就将两家近五年的财务指标做一下对比吧。


通过上述财报的对比,我们是不是有爱美客是医美茅台的感觉呢?
可以说,爱美客所有数据都吊打同行,公司旗下产品矩阵丰富,好几款产品都没有竞争对手,巨大市场坐等公司前去开发,真的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绝佳好赛道、好公司。
有趣的是,爱美客是一家由女性掌舵的公司。谁能比女性更懂女性? 而且,由女性掌舵的公司有一点好处,那就是精耕细作,员工激励到位,更容易将周边人团结到一起。因此,爱美客,是国内同行业中将股权激励实施得最到位、最好的公司(后面要讲的华熙生物也是女性掌舵,股权激励做得十分好,但还是不如爱美客大方)。
结论:爱美客的确是顶顶好的公司,目前绝对是国产医美龙头!为此,上市以来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成立于1998年,是做玻尿酸原料起家的,是国内首个用发酵法大规模生产透明质酸(玻尿酸)的生产商。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低廉的成本,华熙生物迅速成为全球玻尿酸原料药市场龙头,2018年,市占率达到全球的36%!
目前,华熙生物是行业内三位一体巨无霸,又生产原料药、又生产医美产品,还卖肤护品,原料药做到全球第一、医美市占率为国内老二(仅次于爱美客);另外,肤护品和大卖热卖的故宫口红,也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根据2020年12月14日华熙生物官微: “2020年12月13日,全球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与海口国家高新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海南自贸港建立“华熙生物科技产业园”。根据规划,位于海南自贸港的“华熙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使用面积约72亩,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供地36亩,将建立法国Revitacare(丝丽)中国区总部和国际业务中心,并引进生产线进行Revitacare(丝丽)产品的本土化生产和销售。”
Revitacare(丝丽)是2017年华熙生物全资收购的企业,创立于2003年,公司总部在法国巴黎,主要从事皮肤抗衰、塑形减脂、头皮养护等方面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2013年获得欧洲抗衰老学会颁发的最佳美塑产品和最佳美发产品大奖,2017年经由华熙生物全资收购推向中国市场。
1、为玻尿酸原料的龙头。

华熙生物的玻尿酸终端产品,在医美领域市占率为国内厂家第二(第一为爱美客)。
2、以玻尿酸为原料的护肤品。
虽然玻尿酸原料药市场在迅速扩大,
但作为行业第一名的华熙很早就意识到,一直做原料药,没有前途,天花板就在那里摆着,因此,华熙一直在积极地思考如何打造企业成长的第二曲线。
2012年,公司推出注射用玻尿酸润百颜,成功将业务向产业链下游拓展,成功地从生产玻尿酸原料转型成既生产原料、又卖产品。而且,公司的玻尿酸产品并不仅是针对医美这个分支,但凡能用到玻尿酸的领域,公司都生产和销售,包括医美注射液、眼科黏弹剂、骨科注射液统统做。于是,医疗终端产品成了公司完美的第二增长曲线,近四年来,复合增速高达36.7%!

2018年,华熙开始进一步战略调整:一是华熙生物背靠玻尿酸原料药技术,推出了一系列的护肤品,其中,润百颜(次抛原液产品)辨识度高而且竞品少,在功能性护肤领域已经成为超级爆款,不得不佩服华熙把自己的原料药优势发挥到了极致。2019 年公司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为 6.34 亿,同比增长 118.5%,这个刚推两年的领域,已经为公司贡献了三分之一的营收。
2019年双十一,公司旗下四个核心品牌表现都极其亮眼,其中,核心的核心润百颜,天猫销售额破两亿,京东销售额同比+218%;夸迪全网销售额超 1.6 亿,同比+600%;米蓓尔天猫整体销售额超 2800 万;BM 肌活整体销售额超 2000 万,全店前 1 小时销售额同比+50%,真是牛啊!二是联合故宫推出爆款故宫口红,打造国货爆款。
华熙生物近两年产品业务结构出现较大改变,功能性护肤品收入占比快速提升,整体毛利率维持稳定,但是销售费用率大幅增长,自2017年的15.28%增长至2020年Q3的40.41%。研发费用率近年持续提升,不过费用率绝对值一直不算高,也和公司产品结构有关。
公司资产负债率不到10%,几乎没有有息负债,账上现金充沛,截至三季报现金余额19亿元,9月底公司耗资2.9亿元收购东营佛思特生物扩大了透明质酸原料产能。现金流方面收现比维持1-1.2的水平,净现比在2019年以来表现偏弱,2019年和2020年三季报分别为0.62和0.87。
至此,公司已经成功转型成一家,集原料药、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三位一体的医美超级大玩家!旗下每一块业务都具备相当强的增长潜力!
(三)昊海生科
昊海生科在注射用玻尿酸领域主要有海薇、娇兰两款产品,2020年新推出了定位高端的海魅,接下来几年可能会加快拿证进度,公司期望做一些高端、差异化的产品,但是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玻尿酸领域做出差异化竞争力,还需要继续跟踪。
另外昊海生科在眼科耗材领域也有比较丰富的布局,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人工晶状体供应商,人工晶状体的集采目前还远没伤到出厂价,公司目前的策略也是产品结构升级替换,研发更多中高端产品。
旗下子公司有全球独家的PRL产品用于超高度近视,目前还在开发低度近视的产品,另外公司也在研发OK镜,不过上市时间还需要比较久。公司主要以收购相关公司为主,自主研发的产品较少,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为此,本人慎重看好此公司。
(四)贝泰妮
贝泰妮于2021年3月2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证券代码300957。因为是新股,所以对公司的基本情况多一点介绍。
贝泰妮全称是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简称贝泰妮。公司注册地址为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医路53号,注册资本4.236亿元,实际控制人郭振宇,第一大股东是昆明诺娜科技有限公司,占总股本持股比例46.08%。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一体,定位于皮肤健康互联网+的大健康产业集团,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公司研发中心开拓创新,实施产学研结合,紧密融合植物学、生物学、皮肤学等前沿力量,在挖掘云南高原植物的有效活性成分时,开创一系列专利科技,研发新一代功效性护肤品。
公司旗下护肤品牌“薇诺娜”自诞生以来,运用多项专利技术,采用基于皮肤学级的温和配方,以符合美国、欧盟化妆品要求的GMPC标准进行生产,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得到消费者及皮肤学专业人士的广泛认可。
贝泰妮自成立以来每年均实现高速增长。通过建立电商全网渠道、终端专卖店、连锁药房OTC渠道,皮肤医疗美容诊所等营销渠道,同时推出逑美APP等线上皮肤健康护理服务平台,打造贝泰妮新零售全触点系统,成功跨界实现O2O营销,成为中国皮肤健康互联网+的领先企业。
1、贝泰妮的主要产品
贝泰妮旗下有好几个品牌,但最出名、贡献收入最多的是薇诺娜。薇诺娜属于医学护肤品,有10余个系列、70多款产品,产品功效包括舒敏、控油、净痘、补水、淡斑、紧致等,针对不同皮肤问题提供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产品可谓十分丰富、系列非常完整。
其中卖得最好的是“舒敏系列”,顾名思义,是专门舒缓肌肤敏感问题的,是一个以解决临床皮肤问题为导向的品牌。2019年,这个系列占了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 38.11%。这些产品都是滇虹药业孵化出来的品牌,其核心团队全部来自“滇虹药业”。
2、市占率
贝泰妮凭借滇虹药业的资源,一开始就脱胎药企,向医院和药店铺货,绕开普通护肤品这条红得发紫的赛道,进入功能性护肤品,这个细分赛道壁垒比普通肤护品更高(毕竟很多产品是作为医疗器械上市,按“械字号”审批备案的)。
贝泰妮借助自己的医生资源,合作了不少皮肤科专家,毕竟,用户对医院里的医生更加相信些,再加上医疗设备的配合,效果也更明显,为此,在医生集团的背书下,贝泰妮的药妆进入医院,同时,贝泰妮与九州通、国药控股、柳州医药、华东医药等医药流通公司合作,进了很多药房。医疗圈有个现象,就是头部专家推荐什么,后面的小医生们就会跟。因此,在有医疗方面的强背书下,老百姓们天然就觉得薇诺娜和别的品牌不一样,值得信任。
在临床和 OTC 渠道铺开以后,公司于2012年成立了电商部门,大力发展线上渠道。公司的线上渠道首先以自营为主,比如京东、天猫、唯品会,都是公司自己的官方旗舰店,在小红书、微博、知乎与抖音等等,也大量投放短视频以及软文进行种草;也有部分平台采取分销模式,比如拼多多就是授权给代理商做的。
其次,公司会进行非常多样化的直播,比如,一下子把自己和普通护肤品区别开来以消费者教育为目的的“专业医师+明星 KOL”直播,树立品牌专业形象同时,还会在日常设置专家直播答疑活动,将医生背书利用到了极致。
经过多年来线上线下组合拳打法,薇诺娜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牢牢占据了国内皮肤学级化妆品第一名,拥有20.5%的市占率。2019年国内皮肤学级护肤品规模达
140 亿(占整体护肤品市场 5.7%),同比增长31.4%,近五年,平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5%,整个赛道平均增速都这么高,贝泰妮作为龙头,只会比行业平均更高。以薇诺娜官方旗舰店(天猫)为例,近三年公司复购率已经接近 30%,这个比例非常高了。

“薇姿”、“理肤泉”、“雅漾”可都是外资品牌,要知道,我国的美妆市场一直以来,几乎都被外资占据,这样的情况下,薇诺娜居然能突围,真的很牛!
3、盈利能力
2020年,即便是疫情情况下,公司营收、净利都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过往更是都在50%以上,难怪一上市市场股价就这么高。

4、护城河
国内外的肤护品品牌这么多,贝泰妮的护城河在哪里?
首先,就化妆品而言,分为非特效的(普通的)以及特效的,特效是需要有临床试验数据和各种文书提交审核的,这个时间大约会耗费一年,结合贝泰妮本身长达9个月的产品研发周期,也就是说,公司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推出一款具有较强功能性的产品,此外,还需要进行临床1、2、3期实验验证才能获得上市审批的。(如此就把一大堆小公司挡在门外了)。
其次,化妆品的竞争核心,其实是源于对上游原料的垄断,不论雅诗兰黛还有欧莱雅,他们的专利成分都有长达20年的保护期,正是由于原料保密+独供,因此,即便是同一个代工厂生产的,别人也没办法仿制。现在的普通护肤品们,基本都只是在已经开放的通用成分上进行组合而已,大家的区别仅仅是在配比上,所以才让大家觉得,同质化严重,只能通过营销来创新,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昙花一现,可能红了一两年,上榜天猫双十一前十,过不来多久就被拉下了马,能一直守住前十阵地不变的,长期来看,还是只有雅诗兰黛、欧莱雅、兰蔻、Olay这些有核心护城河的大牌们。

贝泰妮坚持自研,其核心成分马齿苋和青刺果,已经拥有专利,并在云南逐步形成原料垄断格局,因此,贝泰妮是有望在功能性肤护品上走出一条中国的“雅诗兰黛”道路。
4、风险点
目前,贝泰妮超过80%的收入都来自线上。过于依赖线上,其结果就是沦落为电商打工者,常年增收不增利,不给电商平台钱,就没有流量,而给电商平台钱,利润就少的可怜。比如三只松鼠就是这种情况。目前,贝泰妮也确实碰到了这个问题,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5、公司的对策
针对上述风险,贝泰妮采取了三种应对措施:
一是探索私域流量。私域流量:就是自己建群、自己做小程序、APP,就属于私域流量,私域流量不论从复购率还是客单价来讲,都会比大众流量要高。而像天猫、京东那种,依托于平台的,就是非私域流量。
二是建立自己的会员体系以及在大数据的帮助下,进行更精准的投放。不难看出,公司的专柜不论是复购率还是客单价,都是远超过其他平台的。

三是加大线下渠道拓宽。
目前,公司线下有自己的旗舰自营店、有同医药流通公司合作、也有自己直接对接药店的、还有部分区域经销商。从同样拥有医疗+消费属性的汤臣倍健渠道来看,公司线下药店渠道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而且,除了药店,屈臣氏、商超,以后都能是公司新的线下渠道来源。

通过上述措施,公司的在一众化妆品公司里净利率是靠前的,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就证明公司的增长是健康的,并非三只松鼠一样,营销费用不被自己把控,常年增收不增利。

综上,目前来看贝泰妮属于非常稀少的兼具“好赛道”、“好产品”、“好运营”三重属性的好公司。但毕竟是新股,上市后股价一路攀升,个人认为目前尚不是入场时机,还需要耐心等待和进一步的观察。
五、大盘平衡点、板块拐点及个股的买点、伏击点
上面我们论证了爱美客等公司是好赛道里的好公司,那什么时候下手呢?根据基本的伏击技术理论,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2020年11月2日,大盘跌至阶段新低,而爱美客、华熙生物、华东医药、朗姿股份等医美个股却独立于大盘和板块,出现集体放量上涨的异动,相悖大盘、形成拐点。此后,这些个股一骑绝尘,时至今日(4月30日),朗姿股份、爱美客、华熙生物、苏宁环球等医美个股涨幅翻倍或接近翻倍。
2021年1月14日,医美板块出现929.25低点,随后,低部逐步抬高,形成了上升趋势。此后在1月29日、3月9日、3月25日、4月15日等均多次出现板块拐点,强势板块确立。
2021年1月29日,大盘创阶段新低而同一天,医美板块回落到前期平台止跌,出现拐点,然后开始上涨。
3月9日,大盘创阶段新低,回落的位置已跌到大平台的底部了。而医美板块回落至大约1月29日的高点止跌,且量能萎缩,板块出现拐点,同时,板块中的多支个股如朗姿股份、爱美客、华东医药等个股回落止跌的位置早已高于大盘和板块的前期高点。
(一)医美龙头个股的拐点、买点及伏击点
1、爱美客

2、华熙生物

3、华东医药

4、朗姿股份

5、苏宁环球

(二)医美板块的拐点、买点及伏击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